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本文利用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并参照当今各河外射电源观测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组建了1988至1993各年度的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即N-Cat系列综合表。检验结果表明,N-Cat系列表中坐标系是统一的,其指向维持精度高于0.1mas,明显好于A-Cat系列表和IERS系列表,这充分肯定了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的优越性。文中部分结果显示,1992年与1993年的IERS综合表之间存在显著指向差异,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2.
河外射电源光学对应体的“自行”和岁差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叔和  须同祺 《天文学报》1995,36(4):412-418
本文用有较长观测间隔的射电源光学对应体的光学观测结果,再次讨论了岁差常数值。由于现用岁差值的不精确,需把这些射电源光学对应体在不同历元的观测结果统一归化到共同参考系统J2000.0,并对它们各自的参考星表都归化到FK5系统,即可得到这些源在FK5系统中的所谓“自行”.由所得“自行”对岁差常数的改正作了估计。本文还分别对44颗源和25颗源作了估算,其相应的岁差改正为-2.67±1.33mas/年和-3.31±1.62mas/年,将这些值和由新技术观测所得结果作了比较,两者之间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23.
用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1.56m望远镜和CCD照相机,观测到彗-木碰撞的六次事件。本文给出由撞击引起的木卫闪光K=12的光变曲线和一些碰撞后木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24.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25.
郭丽  李金岭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2):91-93,96
结合我国探月项目卫星VLBI测轨资料分析中的实际需求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S、X波段时延测量精度均为1ns情况下,电离层延迟改正所能够达到的精度;二是在飞行器VLBI测轨过程中,不能确保S、X波段双频观测情况下获取电离层时延改正的可能途径,包括借助于相关电离层模型、利用常规VLB1历史观测资料积累、借助于局域GPS观测网和IGS网单站GPS测量以及借助于专门设计的单站GPS测量等。最后对电离层VLB1和GPS技术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6.
自由地核章动的时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岭  郑大伟 《天文学报》1998,39(3):308-312
对VLBI观测确定的IAU1980章动模型的天极偏移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由地核章动在1990年以前的幅值比其后为强,其时变强度比周年受迫章动的为大.另外,小波变换的时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在天极偏移序列中存在一幅值约0.1毫角秒的准两年周期信号.仅从目前的数据分析结果尚不足以确定此信号与顺向自由地核章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观测检,验和深入的内核动力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利用上海天文台佘山40cm折射望远镜拍摄的历元间隔约为27年的6张底片,共计有14次露光观测,以PPM星表作为初始参考星表,按中心重叠法进行归算,得到了南天区域内21颗恒星的高精度位置和自行,其中有6颗是依巴谷星,它们的赤经和赤纬精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8ms和22mas ,赤经自行和赤纬自行精度的平均值分别灰0.068ms/a和0.97mas/a。  相似文献   
28.
弹性板块运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是一个刚体,实际上板块是可变形的.板块内部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因此应当用弹性模型描述板块运动.推导了板块的弹性运动方程,由空间大地测量新的观测成果建立了菲律宾海、太平洋和澳大利亚板块的弹性运动模型.发现三个板块内部都存在明显的水平形变.板内应变场的空间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板块边界附近的应变率最大,从边界向内部逐渐减小;在板块扩散边界附近,主张应变率大于主压应变率,主张应变轴基本上与边界的扩张方向一致;在俯冲边界附近,主压应变率大于主张应变率,主压应变轴基本上与板块的俯冲方向一致;在走滑兼有俯冲性质的边界附近,最大剪应变的方向与边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由GPS观测得到的主压应变轴与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压应力轴方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板内的应力-应变场基本上遵循广义胡克定律.  相似文献   
29.
本文在视月球自由天平动为受迫天平动的附加运动之物理思想前提下,借助于雅可比行列式变换的数学手段,具体推导了激光测月理论时延τ。对月球自由天平动参数的偏导数,从而给出LLR法检测月球自由天平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30.
VLBI数据处理中的剩余钟行为与剩余大气效应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选取了27次上海天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最大分别至百米级和数十皮秒,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2)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它不宜过长,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拟合时段不宜过短,融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的差异。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4)一般而言,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60min情况下,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10min至40min为宜;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20min情况下。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20min至100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