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是近几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软土加固新技术。根据该技术的施工特点,本文论述了笔者从事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监理的做法和体会,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2.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的基本地质学问题及其他相关技术进行阐述,包括地下封存的基本原理、适合的封存场所、油气藏的筛选、储存潜力估算、动态监测、安全性及环境问题、及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面临的问题.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后,以分子状态、溶解状态和化合物状态储存于岩石孔隙中,从而得到封存;合适的封存场所包括:深部盐水层、深部煤层和枯竭的油气藏;对于气驱和水驱油藏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以得到适合埋存的油气藏条件;对于3种不同的埋存场所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计算其埋存量以评价它们的地质埋存潜力.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金青顶金矿床地质、蚀变岩石类型、蚀变矿物、蚀变岩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岩石英包体的物理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确定了主要金矿体、主要成矿阶段的围岩蚀变岩的分带特征.研究了围岩蚀变岩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壳源深熔花岗岩-热液流体-碱酸交代作用的蚀变岩带形成模式.指出了围岩蚀变岩带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24.
丽江玉龙桃花铁铜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凤  李治平 《云南地质》2013,32(1):30-32,29
桃花铁多金属矿与该区的次级构造、花岗斑岩、中等蚀变带等关系密切,经探矿工程控制其资源量已达小型规模,与花岗斑有关的断裂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5.
地面热红外发射率的天顶角变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毅义  李治平 《气象学报》2001,59(3):373-376
文中着重研究了自然地表面的红外辐射的方向特征 ,实地测量了发射率随观测天顶角的变化 ,分别对卫星资料反演地面温度和地面辐射测量作出红外发射率的观测天顶角修正 ,两者比较的结果表明 ,发射观测天顶角修正在精确地面温度的反演计算中不可忽视 ,尤其在大角度观测情况下 ,对某些地物发射率方向特征的修正比发射率本身的修正更重要。  相似文献   
26.
胶东乳山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李治平 《矿床地质》1992,11(2):165-178
乳山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产于昆嵛山花岗岩体中部,是胶东近年来探明的重要金矿床之一。在地质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乳山金矿床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由中生代壳源深熔花岗岩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中金以碲金银矿、银金矿、自然金等形式产在黄铁矿及裂隙中,其物质来源于太古界胶东群地层。  相似文献   
27.
28.
老虎台矿矿山地震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抚顺老虎台矿地质构造、开采、气象、矿震记录等资料,总结出了老虎台矿矿山地震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深度、强度、采煤方法等是影响矿震时序分布的主要因素,矿震在一年中的分布与同期降雨量成负相关,在现行开采条件下,矿震规模有增大的趋势,矿震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内大的构造。  相似文献   
29.
煤层气压裂中压裂液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由于煤储层具有割理发育、比表面积大等特性,使煤层吸附压裂液而对煤储层造成严重伤害。使用IR和GC/MS分析仪等,对煤基质吸附压裂液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将复杂的压裂液体系简化为3类吸附组分,即GC/MS分析结果为代表的有机组分、无机物分析代表的吸附组分、瓜胶及其破胶后的断链有机物组分。通过无烟煤和长焰煤对压裂液的吸附试验及IR分析发现,煤样对有机成分有更强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0.
对非径向脉动δScuti(盾牌座δ)型变星4CVn的最新光电测光观测,证实了其振幅和周期的长期缓慢变化.两种多重频率分析方法都一致确认出已知7个频率中的5个(f1,f2,f3,f5,f7).观测还发现三个可疑频率.目前主频的振幅和十几年前的一样,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正处于向最大振幅变化的增加阶段或者处于刚过极大的下降段.其它四个频率的振幅都不同程度地变大.f2,f3和f5的振幅增幅分别为63%,25%和120%,尤其是f7,从上次的0变为0.009mag.频率分析显示除主频f1几乎未变外,其它频率缓慢变化:f2和f7约减小0.08%;f3减小0.14%;f5增加0.03%.用Blazhko效应和不同非径向脉动模式之间的共振解释振幅和周期变化的合理性,尚需进一步从观测上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