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前言泰山群原称泰山杂岩,组成的岩石成分复杂,发育于山东中、西部——包括泰山地区。对于它的性质和时代,地质工作者曾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最初,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不少人认为它是我国最老的地层,是太古代的老基底;后来有人主张它和“五台系”可  相似文献   
82.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钻探中,遇到一层下泥盆纪,莲花山组的细粒石英砂岩,平均抗压强度1916公斤/平方厘米,最高达2500公斤/平方厘米。石英颗粒含量70~80%,粒径0.025~0.15毫米,致密均质,硅质胶结,也有部份铁质胶结,可钻性最高可  相似文献   
83.
A new semi-empirical formula for evaluating the residual strain of soil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cremental method and the increment model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When the incident loading is uniform,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ose by the existing formula. For excitation of the random earthquake loading,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dynamic triaxial tests. The dynamic triaxial tests had been perform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seismic waves, confining stresses,consolidation ratios, and types of cohesive soil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es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formula can efficiently and practically describe the time-dependent process of the soil residual strains under actual seismic loads.  相似文献   
84.
合肥—潢川盆地南缘中生代冲积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潢川盆地南缘中生代地层被划分为4个年代体(Chronsome)。年代体Ⅰ包括早侏罗世防虎山组和中晚侏罗世圆筒山组下部,由辫状河、曲流河以及滨一浅湖沉积体系组成,局限于盆地东端;年代体Ⅱ包括中晚侏罗世三尖铺组、朱集组和圆筒山组上部,下部为冲积扇沉积,中、上部为辫状河沉积,早期属于横向水流系统(南北方向),晚期是纵向水流系统(东西方向),近EW向的信阳—金寨—舒城断裂是其南部边界;年代体Ⅲ包括早白垩世早期凤凰台组、段集组、周公山组,前两组为冲积扇沉积,后者为辫状河和越岸沉积,粗碎屑明显向盆进积达数公里,南部边缘发育横向水流,而往盆地方向发育纵向水流。年代体Ⅳ为早白垩世晚期黑石渡组和陈棚组,南部边界是磨子潭晓天断裂和桐柏-商城断裂,断裂以伸展走滑为主,东段早期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晚期为深湖浊积岩沉积。晚白垩世沉积仅发育在西段局部地区,其余处于隆升状态。平行于大别山造山带的近EW向纵向断裂控制着年代体的南部边界,NE向郯城庐江断裂和商城麻城断裂控制着年代体侧向相的变化。合肥潢川盆地南缘沉积从东往西逐渐超覆,揭示大别造山带折返具有自东而西的递进特征。郯城—庐江断裂和商城—麻城断裂对年代体的发育有明显影响,郯城—庐江断裂控制着早侏罗世沉积,表明构造活动至少始于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85.
分析承德市1954~2003年地质灾害资料及对应的降水资料,初步揭示了承德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找出了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地强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根据地质灾害的区划、当日降水强度以及前期降水情况划分了承德市发生地质灾害的3种降水类型:前期饱和型、未来触发型和降水集中型,并确定了3种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为做好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打下了基础,据此建立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于2005年投入业务使用,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6.
针对凹凸棒石黏土脱色力测试过程中实验条件难统一、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测试结果误差大、现有测试方法规定不明确等现状,结合甘肃省某地凹凸棒石黏土脱色力的测试,通过一些条件实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物质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方法精密度(RSD,n=6)小于2%。  相似文献   
87.
皖南晚震旦世蓝田组底部含锰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铁锰矿层,含有丰富的成矿物质并且赋存有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而形成。这一发现为皖南地区矿床的成因给予了解释,并且为今后的矿床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介绍了1997年3月9日,紫金山天文台在3.2cm波段上日偏食观测概况及所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皖南雷公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皖南下震旦统雷公坞组碎屑岩,属弧后盆地沉积。以井潭组为代表的岛弧钙碱性火山岩区是其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