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篇 |
大气科学 | 107篇 |
地球物理 | 25篇 |
地质学 | 48篇 |
海洋学 | 57篇 |
天文学 | 116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3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欧佩克在10月份国际石油市场报告中称,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预计今明两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都将低于该组织此前的预测。新的预测,2008年和2009年的世界日均原油需求量分别为8645万桶和8721万桶,较9月月报中的预期数据分别减少33万桶和10万桶,年度总需求量同比分别下降0.38%和0.13%。 相似文献
102.
钻头振动信号的准确提取与恢复是随钻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提取方法是利用钻柱顶部的参考传感器记录在钻柱中传播的钻头振动信号.因此钻头振动信号在整个钻柱系统中的传输机制是亟需解决.本文基于传递矩阵算法,分析了钻头震源信号在周期性性钻杆中的传输过程,并进一步推导了非周期性钻杆(底部钻具组合,Bottom Hole Assembly,简称BHA)的传输方程,引入了能量比例因子,解决了BHA传输能量高于输入能量的难题,进而构建了整个钻柱系统中钻头震源信号的传输机制,实现了整个钻柱系统中钻头震源信号传输特性的分析.根据实际的钻柱系统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分析了它的综合传输特性.结果显示,钻柱系统的频率滤波效应对钻柱轴向波的传输影响较小,并且其能量损失不会超过20%.本文构建的钻柱系统传输机制能够为钻头震源信号的精准提取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3.
104.
暗物质既是宇宙必需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依然扑朔迷离的难题。根据对宇宙大爆炸余辉——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你、我、每一件日常用品、行星、恒星、星云和星系等,我们周围可见的所有物质仅占据宇宙质量能量的4.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的26.8%,是普通物质的5倍多,但它们的本质至今不明。 相似文献
105.
《南半球数值分析资料图集》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1986年1月出版的长期天气预报系列研究报告之七的内容编译而成的。原材料包括有图集和微缩胶片资料。中文译本只有图集。这份材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气象中心根据从1972年9月到1982年8月每天天气圈的客观分析(数值分析)整理和加工得到的。由于南半球常规气象资料比较稀少,在每天的天气图客观分析中,墨尔本中心充分采用了由卫星云图所推导得到的高空风资料,卫星垂直温度廓线探测资料以及1979—1980年南半球的海洋漂浮站观测资料。因此,从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好的一份南半球各层等压面的风、温度和高度场的气候资料。 相似文献
106.
107.
来自2006年4月初发射的新卫星系统(COSMIC)的前所未有的高精度资料,有助于提高飓风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改进长期天气预报以及监测气候变化。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系统独一无二的全球覆盖能力使其能提供大气温度与水汽结构的丰富信息。COS—MIC能够搜集到诸如南极和太平洋深处等难于到达区域的资料,使人类的全球尺度监测能力大大增强。U—CAR主席Richard Anthes指出,COSMIC是目前监测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最为准确和稳定的探测工具,它可以透过云层进行观测,能得到大气各层次高精度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8.
行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们正在从白矮星身上寻找证据。因其在已知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于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来说,寻找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寻找其他行星上的水目前仍是一项进行中的挑战。近十年来,在行星被白矮星瓦解和吞噬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它们的成分进行了探测。由于重元素很快就会下沉到它们富含氢和氨的表面之下,在白矮星上探测到的任何金属(除了氢和氮之外的所有元素)都必定来自落到它之上的行星残骸。得益于这个过程,相比于地球内部的成分,天文学家对死亡太阳系外行星的内部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9.
110.
2004年底的天灾印度洋大海啸,迄今回忆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大海啸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痛苦、怀念、忧患和反省。心有余悸之际,人们将亡羊补牢的焦点集中放到如何用红树林来固筑天然防洪大堤和怎样去实践的思考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