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滇池内湖滨带底泥的有机质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8年4月,用自制柱状采泥器及彼德森采泥器在滇池草海和外海采集内湖滨带底泥柱状样(每5 cm分一层)和表层样(0~10 cm).其中,草海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样12个,柱状样9个;外海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样22个,柱状样7个.研究结果表明,滇池内湖滨带底泥表层有机质含量为2.20~154.62 g/kg,滇池草海内湖滨带底泥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76.94 g/kg,明显高于外海(16.56 g/kg),这主要是因为草海是沼泽化湖湾且附近村落密集;草海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岸,而外海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也是西岸高于东岸,这主要是由于周围农业和渔业的影响所致.由于外源污染输入量及湖内自净能力等的综合作用逐年波动,使内湖滨带底泥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未明显随深度增加而一直增加或降低.滇池内湖滨带底泥表层pH为7.03~7.96,略偏碱性,外海内湖滨带底泥pH水平略高于草海,底泥含水率除个别采样点外变化不大,多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涡度相关方法连续观测的结果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真值"的工作,越来越引人注目.但是在后期的数据(特别是夜间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涡度相关方法会出现许多的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用涡度相关方法测定的有效和可靠的夜间CO2通量数据占所有夜间数据的比例很低(通常低于50%).因此,夜间CO2通量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用涡度相关方法观测的夜间CO2通量数据失真的可能原因,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处理夜间CO2通量数据所采用的理论和一般方法,并结合中国通量网(ChinaFLUX)部分台站的观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夜间CO2通量与摩擦风速的相关关系来客观确定摩擦风速阈值的方法--平均值检验法(AVT),并以禹城站和长白山站数据为例,分析讨论了不同夜间数据处理方法对夜间CO2通量产生的影响.最后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ChinaFLUX不同台站的数据插补方法和经验方程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03.
华南地区是我国钨矿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世界钨的重要产区,但随着近三十多年的大量开采,许多大中型矿山资源不足,现有探明量只能维持10年左右,后备资源的接替已经越来越迫切.因此,华南地区新一轮找矿工作再度兴起.  相似文献   
104.
“焦家式”金矿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陈家矿段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焦家成矿带诸多的相同特征。研究区共有3种赋矿岩性即绢英岩化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闪长岩。在-500~-800m共圈定4个矿体,发现了新的金矿体,实现了深部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吴根耀  关静 《古地理学报》2005,7(3):398-398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和鲍志东著的《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一书,2004年7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4章,233页,420千字,分4部分。  相似文献   
106.
大凉山次级块体的整体抬升和逆时针转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凉山次级块体现今仍处于强烈隆升状态,周边地震活动频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和隆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90 m 分辨率的SRTM 数据,对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周边地区的高程进行了200 m 间隔的地形重分类,计算了地形起伏度、坡度及横跨主要断裂的廊带剖面,统计对比了该块体和相邻块体之间的高程-坡度分布。结合地震活动、大地电磁测深剖面、GPS 速度场和地质剖面,发现大凉山次级块的整体高程较高、地形较平坦,向四川盆地阶梯式下降。以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处为界,块体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北部存在大量挤压抬升,南部挤压分量减少,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在四川盆地和川滇块体的挟持下,大凉山次级块体在南东向运动时,以自身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取代了块体内部的结构破坏和差异隆升,实现北部挤压至南部拉张的构造变形转换和整体抬升。  相似文献   
107.
包尔图铜矿床位于南天山库米什洋盆俯冲变质带的边缘,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围岩为一套中深变质岩,其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特征:∑REE较高,LREE/HREE=2.46~16.86,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且轻稀土相对富集,负铕异常,配分模式曲线向右倾斜。矿石的∑REE相对较低,LREE/HREE=0.06~0.97,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重稀土相对富集,配分曲线向左倾斜,与混合岩脉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近。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指示矿床的成矿过程可能与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包尔图铜矿床为变质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8.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1):15-15
95岁高龄的老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崔克信编撰的《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2004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两部分:文字部分共15章,514页,839千字。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编图的主导思想、基本观点和图面设计(图例)。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的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109.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2):166-166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和鲍志东著的“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一书,2004年7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4章,233页,420千字,可分4部分。  相似文献   
110.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4):546-546
戴金星、刘德良、曹高社、陶士振和秦胜飞著的“华北盆地南缘寒武系烃源岩”,2005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通过对华北盆地南缘新元古代—寒武纪沉积构造环境与全球同期沉积构造环境的对比,论述了华北盆地南缘新元古代—寒武纪早期沉积大地构造性质,并对本区寒武系底部优质海相泥质烃源岩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探讨了沉积构造环境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和华北盆地南缘烃源岩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全书共六章,126页,213千字。第一章“绪论”,在简要评述国内外关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离构造和我国寒武系底部烃源岩研究的基础上,叙述了研究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