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鄂东南地区下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发育典型的风暴成因的竹叶状砾屑灰岩.风暴沉积构遣包括风暴侵蚀构造、风暴撕裂构造、风暴浪构造、风暴涡流构造及风暴期后快速沉积构造和放射状构造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7种岩相类型:A为具块状层理的竹叶状砾屑灰岩;B为具递变层理的砾屑灰岩;C为具丘状、洼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的砂屑灰岩;D为具平行层理的砂屑灰岩;E为具波痕交错层理的砂屑灰岩;F为具水平层理的粉屑灰岩;G为具块状或水平层理的泥状灰岩.它们组成4种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风暴潮序列(序列1)、潮下带风暴流序列(序列2)、内陆棚风暴流序列(序列3)和外陆棚风暴浊流序列(序列4).鄂东南地区广泛发育的风暴沉积,说明三叠纪时期该地区处于低纬度带的潮坪-陆棚浅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以在建的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依托,利用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等手段对穿越砂土地层的浅埋暗挖隧道预加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围岩-支护体系的变形,分析适宜的预加固方法、范围和参数,结论如下:洞内帷幕注浆和地表注浆均难以形成止水帷幕,选择洞内水平旋喷桩配合掌子面注浆作为穿越砂土地层的最优预加固方案;依靠增加注浆范围控制砂土地层中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是不利的,但可加强非砂土地层的围岩整体性,对控制地表沉降也较为有利;改变加固区参数对控制砂土地层中隧道拱顶的沉降有较大帮助,注浆效果越好,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越大,而其水平位移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3.
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碳含量,直接固体进样,经过高温燃烧,红外检测,直接得到碳含量。通过非水滴定法、红外碳硫分析仪两种方法比较,得出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方法应用广泛,还能同时测定两种元素,高低含量碳都可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14.
弦支穹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开发区商务中心大堂的弦支穹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分别运用随机模拟风振分析方法和时间历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风振和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时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弦支穹顶结构的自振频率呈密集型分布,且振型复杂;结构的风振响应基本以受迫振动为主,没有出现明显的峰值共振现象;结构的地震响应在前几阶基频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峰值共振现象;从振动的幅值角度看,风荷载的动力作用效应相对于地震荷载要显著。  相似文献   
115.
微裂隙对于岩石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显微裂隙进行的观察,难以将薄片的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裂隙同自然裂隙区分;其次,观测的裂隙大小限制在0.1mm或以上数量级,一些重要细节观察不到.扫描电镜的高放大倍数和三维分辨率使其成为适合于裂隙研究的理想工具.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浙江花岗岩在室温下由51.6MPa压力产生的裂隙的发育过程.观察花岗岩的表面以研究其微裂隙和矿物的解理、晶形及破裂作用.微裂隙分为3种类型:晶体内裂隙(完全发育在颗粒内部),晶体间裂隙(穿过颗粒边界进入其他颗粒中),颗粒边界裂隙(沿颗粒边界发育或与边界重合).本研究中的花岗岩为中—粗粒(1~6mm),经过蚀变,约含40%斜长石,25%钾长石,25%石英,10%镁铁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白云母).(1)石英裂隙表面的石英颗粒具有边界破裂和贯穿颗粒破裂.贯穿石英颗粒的破裂常呈贝壳状断口.变形集中带与滑动面相伴,其上发育有擦痕和沟槽,这是石英典型的脆性破裂类型.石英矿物的贝壳状破裂产状指示其变形作用早期的碎裂作用,在变形作用中发生交代作用.一些平滑的破裂面上没有石英颗粒的微裂隙构造,但在石英表面却有明显的擦痕面,可指示应力的方向.由于石英的各向异性,这些面也是由贯穿颗粒破裂所形成.一些开放的裂隙集中于石英晶体之中或沿  相似文献   
116.
自泥盆纪埃姆斯期, 广西受陆内裂陷影响, 形成碳酸盐台地与台沟间列的构造格局.吉维特期开始, 六景及相邻的黎塘一带逐渐形成孤立台地的沉积背景.吉维特期, 六景剖面的民塘组为以竹节石为特色的礁前斜坡生态系, 尽管目前没有出露生物礁, 从礁前角砾岩可以恢复曾经存在的礁生态系.而黎塘一带塘家湾组为以珊瑚、层孔虫、腕足类为主要特色的台地生态系.弗拉斯期, 六景剖面的谷闭组则为少量珊瑚、腕足、层孔虫为特色的局限-半开放台地生态系.黎塘一带的桂林组仍为以珊瑚、层孔虫、腕足类为主要特色的台地生态系.六景、黎塘地区自法门期开始发生生态系突变, 六景剖面的融县组和黎塘一带的东村组发育藻礁丘或藻席为特色的藻生态系.该生态系的突变是F-F生物群集绝灭造成的生物类群突变的结果.生态系的特征也与吉维特-弗拉斯期烃源岩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7.
:在将内陆凹陷和海盆作大致类比的前提下 ,运用测井、岩心和露头层序地层学的一般原理 ,在研究层段识别出 4个下切性层序界面。界面的主体部分常是岩相突变面、岩相转换面或仅从冲积地层内部穿过。河口附近的下切深度大致等于下切期间湖水面下降幅度减去基底沉降幅度之差。由此可粗略证明 ,东营凹陷始新统和渐新统间的界面是在基底沉降速率大致为 0的条件下仅由湖水面下降所形成。湖进面和最大湖泛面可按层序发育原理鉴别 ,由于湖水面常大起大落 ,因而最大湖泛面和高位体系域很容易被后继层序界面的形成作用所清除。湖盆与海盆的重要区别是它狭小、封闭 ,因而至少在基底沉降缓慢、供屑速率较高的层序发育期 ,很可能没有典型凝聚层形成。  相似文献   
118.
潘盛山  许文俊  庄年  张哲 《地震学刊》2010,(Z1):160-163
双层桥上、下层桥面的支座如何布置及使用何种支座对其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提出3种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3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层固定支座分开布置在两个桥墩上能够有效地减小固定墩所受的地震力;不设固定支座,全部采用活动盆式支座与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并联,桥墩的内力大幅度降低,所有桥墩受力均匀,减隔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9.
喻福  苏杨  张哲  黄宇 《天文学报》2020,61(4):40
硬X射线成像是研究太阳耀斑等爆发现象的重要手段.由于采用调制成像而非直接成像的原因, X射线图像在日面上的位置需要借助太阳指向镜提供的仪器指向的日面坐标来确定.因此,指向信息对于耀斑定位实现多波段研究,理解太阳耀斑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对两种太阳指向镜指向信息的获取算法进行了测试.结合太阳指向镜的设计方案,首先利用SDO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AIA (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 4500?的数据产生测试图像,其次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别提取日面轮廓和4个边角指定区域面积;最后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四象限法对太阳中心坐标进行反演.初步结果显示最小二乘法受随机噪声影响小,定位精度相对稳定约为0.25′′,并可提供四象限法解算的初值;后者的精度可以优于0.14′′,但受随机噪声影响较大.两种算法的精度都显著优于硬X射线成像仪(Hard X-ray Imager, HXI)太阳指向镜的设计要求,可为指向数据在将来科学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星流在星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银河系中星流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银河系的合并历史.将LAMOST(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DR6光谱数据以及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DR12光谱数据分别与Gaia(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DR2天体测量数据交叉匹配,获得恒星自行等数据.对GD-1星流在速度空间、几何空间和金属丰度上进行限制,从LAMOST DR6和SDSS DR12数据中共获得了157颗星流成员星.GD-1星流的平均金属丰度为[Fe/H]=-2.16±0.10 dex,延伸长度超过80°.收集前人给出的GD-1星流高概率成员星,组成较大的成员星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GD-1星流的金属丰度分布呈现内低外高的特点,沿着星流方向径向速度分布特点是两端大、中间小,?1=-20°(?1为GD-1星流坐标系横坐标)和?1=-60°附近的间隙是因为成员星运动差异形成的.根据成员星分布及其速度分布特性,推测GD-1星流起源位置是在?1=-40°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