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特点、产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2.
从大尺度天气形势、省区域小天气图、物理量场、层结稳定度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6月19~20日河南区域强风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从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场上分析了雷达回波的演变和典型特征,特别是超级单体回波典型特征及移动特征、外流边界(弧状云线)回波特征等,找出了两次过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3.
岷江上游气候立体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岷江上游的气候要素的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岷江上游的气候干、雨季分明;气温与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为2 500 m以下呈现负相关,而2 500 m以上呈现正相关;降水随高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农田蒸散量和干燥度均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高海拔地区凉爽而湿润,其限制因子主要是热量;而中低海拔地区温暖而干旱,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岷江上游主要气象要素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认为在岷江上游地区,开展生态恢复,应具体分析光热水状况,在不同海拔地区,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采用相应的植物来进行生态恢复,以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14.
Analyzing observations of wintertime air temperature in both indoor and outdoor surroundings in Kunming,a city lying in low latitudes,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 interior of rooms facing north-south under differnet weather conditions ,Signicant warming effec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erms of lowest and daily-mean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area of Kumming.The heating amplitude ranges from 7.7℃ to 10.0℃ and from 4.6℃ to 5.8℃ for the interior part of rooms facing the south and from 4.6℃to 7.0℃and from 1.3℃ to 4.4℃ for the interior part of rooms facing the north,respectively for the two elements,The highest air temperature is higher indoor than outdoor for rooms facing the south,but otherwise is usually true for rooms facing the north,Additional findings point out that buildings not only help maintain relatively warm indoor temperature but delay its variation.The diurnal cycle of temperature indoor is smaller and ranges by 40%-48% for south-facing rooms,and by 20%-30% for north-facing rooms,than outdoor,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about 2 hours hate inside the room than outside.It shows how inertly indoor temperature varies.The work also finds that relative humidity is less indoor in southward rooms than in northward ones and difference is the largest on fine days but the smallest when it is overcast.For the diurnal variation,the indoor relative humidity is large at nighttime with small amplitude but small during daytime with large amplitude.The above-presented results can be served as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more research no climate in low-latitude cities and rational design of urban architectures.  相似文献   
115.
2001-08-07河南省局地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7日冷锋过境前河南中部出现了局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及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高温高湿,为强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流场上风向辐合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风暴出现在高能区,并在高能区传播和移动.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为强度强、高度高、移速快;强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前方,弱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后方.平均径向速度场特征为辐合系统和气旋性辐合系统,垂直剖面图上,低层有明显的辐合界面.  相似文献   
116.
2001年8月7日冷锋过境前河南中部出现了局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及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高温高湿,为强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流场上风向辐合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风暴出现在高能区,并在高能区传播和移动。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为强度强,高度高,移速快;强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前方,弱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后方。平均径向速度场特征为辐合系统和气旋性辐合系统,垂直剖面图上,低层有明显的辐合界面。  相似文献   
117.
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适应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做出分析。研究表明: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总体状况一般,生态环境适应性好和较好的类型区面积仅占了纵向岭谷区总面积的40.37%,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相对较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适应性较差和差的类型区面积占了全区总面积的59.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的地区。因此对该地区应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提高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干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首次研晟功的钛离子泵高压电源。该电源以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可靠性好、工作寿命长,并可直流供电等特点为实用型氢原子钟提供了必备条件。文中描述了该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0.
这里所说的云南丽江地区,指丽江行署丽江、华坪、永胜和宁蒗四县境内的金沙江谷地,大致处于27°25′N以南,100°15′E以东至金沙江谷地。 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Link)Schneider,又名霍霍巴和油油巴,印第安语称Jojoba,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生常绿灌木,属特殊油料植物,用以取代抹香鲸油的好原料;生长稠密,适旱能力强,经济价值高,许多国家颇为重视。 希蒙得木原产于北美洲23°—35°N间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和太平洋沿岸,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