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过去提出的铀试剂和钍试剂在光度测定铀、钍、钚、铝、稀土以及一系列其它元素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稍后提出的铀试剂Ⅱ、钍试剂Ⅱ,特别是铀试剂Ⅲ也是很有使用价值的。所有这些试剂都能很好的溶解于水,而实际上不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到目前为止,比色测定都只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一系列其它试剂所能适用的萃取比色法,对于铀试剂-钍试剂来我是不适用的。在本文内描述了允许以萃取法完成这类有色反应的方法。我们来讨论一下钍与铀试剂络合物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452.
当前在水深万米以上的海域中,进行海底测深及底质取样是十分困难的.迄今为止人们所知世界海洋最深处如马里亚纳海沟的毕塔斯海渊为11034米,挑战者海渊为10880米.在以上地点人们虽然也曾作过有如潜水或测深等类探索活动,但却未见有关底部物质的记录.历史上唯一留下的一份资料,那是在挑战者海渊测深之际,据认为已到达最深部时附着于测深铅块上的一点点样品,据报告为含有大量放射虫与硅藻的褐色粘土(Carruthers和Lawford,1952).  相似文献   
453.
利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地区周边气象站1961~2010年常规和辐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方法,对格尔木光伏电站地区年、月、日、候辐射特征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及其周边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格尔木月总辐射为双峰型,从3月开始急剧增加,5月达峰值,6月略有下降后,7月又回升达次高值,9月迅速下降,冬季12、1月达最小值。近5年月辐射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格尔木日辐射持续时间最长的是5月、6月和7月,日辐射时间分别达到15h,格尔木候最大辐射量出现在第30候(5月26~31日),最小为第12候(2月26~28/29日)。从整体来看,格尔木候辐射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36候为上升,37~72候下降)。  相似文献   
454.
为了探讨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物源特征及形成时代,本文选取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界定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下限为(437±4)Ma,结合前人对周边地质体研究情况,其主体形成时代为志留纪。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4个年龄组段:(1)437~526Ma,峰值为458Ma,年龄较为集中,呈现最为强烈峰值特征,指示其物源可能来自于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2)601~978 Ma,可细分为601~651Ma、738~978Ma2个亚组,峰值分别为650Ma、814Ma,年龄也相对比较集中,这一时期受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影响,在秦岭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产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岩浆活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奠定了可能性;(3)1032~1245Ma,峰值为1092Ma,这组年龄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4)1668~2546Ma,该组可细分为1668~2019Ma、2304~2546Ma2个亚组,其峰值分别为1920Ma、2418Ma,反映了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二者的结晶基底以及华北板块结晶基底都存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的可能性。综合分析显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质来源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有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基底3个物源区,其中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区,二者相比,北祁连造山带应为最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455.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对喇嘛苏西部、西北部成矿潜力给予肯定。但喇嘛苏外围属于草、松林覆盖特殊景观区,矿山企业针对2号斜长花岗斑岩岩体进行长期矿产勘查,面临矿产勘查瓶颈。文章以喇嘛苏外围2号斜长花岗斑岩岩体发现铜矿化为例,阐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喇嘛苏外围铜矿普查中的应用效果。认为在植被覆盖严重的西天山地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可以迅速圈定异常区;不同物探方法的组合可确定找矿有利地段,提高勘查效率。综合物探方法对于在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局部植被覆盖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6.
利用晋蒙重力测网2007—2009年的流动重力资料,研究了原平4.2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4.2级地震震中为界,流动重力呈现出东西向的负条带异常,而南部、北部均上升(正异常)的特征,震中附近的大部分测点点值在震前均出现上升—下降—恢复的变化特征,地震发生在重力恢复阶段。在远离震中区的内蒙重力测网并没有出现上述重力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57.
利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冬季1月、2月和12月-次年2月逐日逐小时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段常规气象站和交通气象站逐日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逐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建立了4站冬季各月路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与地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方程,旨在为路面温度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路段4站冬季各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冬季各月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的时间并不是完全相同;。常规气象站点平均地面最低温度日出/日落的变化速率要高于交通站点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并且平均地面最低温度的变化幅度要比路面最低温度变化幅度大。平均地温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比路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超前1~2h,常规气象站点逐小时地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15~18h,交通站点路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8~22h。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朝阳站、汉庄站、高庙桥站和老鸦峡站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与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相关性方程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