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藏东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王增,申屠保涌,姚鹏(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一、藏东地区主要构造单元(自东至西)1.金沙江结合带北起玉树经埃拉山、巴塘、得荣,进入云南奔子栏,与哀牢山连接。本结合带内,金沙江沿岸一带,蛇绿混杂岩极为发育,...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所获得的19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55-243Ma之间,明显地分为2组,分别对应于2个构造活动期,早期为155-189Ma,晚期为189-243Ma。这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的62-100Ma和100-160Ma两个构造期完全一致。早期和晚期构造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分别为54-60Ma和34-38Ma,而这两个构造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则从早到晚由83-89Ma变为89-93Ma。同时,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与距特斯巴汗断裂和巴寨断裂的距离有关,反映这两条断裂带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矿物中U、Th及其子核进行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时,剩余重核受到反冲而产生辐射损伤.在适当条件下经化学蚀刻,这些辐射损伤成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测的核径迹.通过建立适当的蚀刻模型和定年模型,计算径迹面密度和体密度,并测量U、Th含量,便可得到年龄.Alph反冲径迹年代学的特点是可以确定较年轻的时代(百万年至数百年),故在资源环境、地理、考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原住民,具有近6×108年的发育史,弱势群居、喜温和原地长成是珊瑚的基本特征。作者介绍了珊瑚-珊瑚礁的基本特征,综述了跨十年调查的研究区珍贵照片资料和相关认识,指出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珊瑚-珊瑚礁国家,地位举足轻重;珊瑚-珊瑚礁作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代表,造岛、固礁、护鱼、防护岛岸流失,形成南海四大群岛280余座岛、礁、滩、沙,所构建庞大海洋生态系统是无与伦比的海洋生态资源和寸土寸金的南海海洋国土。提出划分南海珊瑚-珊瑚礁为中央区和周缘区2个分布区,阐述了南海中央区珊瑚-珊瑚礁的基本特征,系统汇集报道了间隔10年2个科考航次调查在浅水礁盘浮潜、至20 m水深浅潜-深潜和礁盘及开展岛、礁、滩、沙地质调查的发现,包括科学定名46种六放石珊瑚和6种八放软珊瑚等成果,同时,收集了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海域的相关调查航次珊瑚照片;进一步阐述了单体环礁和复合环礁的特征及分布,并进行了初步对比,指出永乐环礁是南海唯一一个真正的切合达尔文模式的环礁,也是环礁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构成现代海洋珊瑚-珊瑚礁形成演化研究最好的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重要的产金省份,辽宁省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并伴有强烈的金成矿作用。根据金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将辽宁省划分出5个重点金矿集区,为深入了解各金矿集区内金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对金矿集区的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各金矿集区的金成矿作用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时间集中于126~118 Ma、225~188 Ma;辽西金矿集区金矿石中的S属于地幔硫,而辽东金矿集区S来源于岩浆和变质岩地层,各矿集区矿石的Pb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5个重点金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源区组成为同一岩浆源区、不同岩浆演化阶段的产物,成岩成矿物质为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有部分幔源物质参与。结合近年找矿进展,建立了辽宁省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可为下一步开展区域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冀鲁豫测网的流动重力5期观测成果,探讨了重力场变化与封丘地震的关系。研究发现:冀鲁豫交界地区的重力点值在封丘地震前后出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较好地对应了封丘ML4.8地震孕育 发震 震后调整的过程。该重力变化可能是封丘地震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液压驱动贯入式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电路控制单元的研究实现过程,以及该控制单元在南海北部海底沉积声学调查中的应用。该电路控制单元以Cortex-A8处理器为核心,集成大容量FLASH存储器,与单片机接口控制板进行串口通讯,实现对声学发射采集单元和机械液压贯入单元的可视化控制和监测。基于该电路控制单元,海底底质声学原位测量系统兼具自容式和在线式两种工作模式,可自容记录或实时采集声学原位测量单元在海底的工作状态数据、海底沉积物声速和声衰减系数等声学特性数据。该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实验室联调及南海海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电路控制单元对海底底质声学测量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是有效的,对精确获取海底底质的原位声学特性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海底底质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产品化。  相似文献   
18.
西昌一滇中地区前震旦纪细碧一角斑岩系为早元古代(17-20亿年)产物。主要产 出于大红山群和河口群。区域构造上大体分布于安宁河一易门深断裂的两侧,呈零星出露。其化 学成分的显著特点是Na2O含量高((6-8%),而且富铁((Fe2O3 + FeO>10% ) ,Ti02的含量亦较高。根据岩石中残留有岩浆岩特有的结构、岩石组合、Sr同位素及87Sr/86Sr比值,认为岩石是由富钠的岩浆直接结晶而成。根据火山一沉积组合和野外标志,岩石是在半深海相环境中喷发和沉积的。  相似文献   
19.
20.
一、经营项目投资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气象部门能否经得起市场竞争的长期考验,则取决于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和经营决策水平.企业成败与经营的好坏,对其选好经营项目是十分重要的,项目论证可靠,决策正确是实现经营目标和创造高效益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