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6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PS信号斜路径方向水汽含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GPS信号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含量(SWV)探测水汽的三维分布,是目前国际上地基GPS气象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无电离层影响的GPSLC非差观测组合直接计算斜路径方向水汽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每30秒钟计算一次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含量.计算结果与水汽辐射计(WVR)的观测值比较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含量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把5分钟内的斜路径水汽投影到天顶方向取平均,与以5分钟间隔估计的可降水量(PWV)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别小于2mm.用该方法计算的GPS信号斜路径方向上的水汽含量,可以用于层析水汽的三维分布,优化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始场,也可以改正GPS大地测量和雷达影像的误差。  相似文献   
52.
中国天文学会人造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四月九日至十八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了“统计方法在卫星动力学中的应用”讨论会。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乌鲁木齐人卫站、广州人卫站、长春人卫站、系统科学研究所、武汉测地所、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测绘  相似文献   
53.
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形变及其边缘现今相对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层、洋中脊扩张以及海沟边界汇聚与俯冲相对运动速度,获得了太平洋板块及板内的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整体以70.1mm/a向西北移动;北太平洋板块具有刚性特征,而南太平洋板块东西向存在拉伸,具非刚性特征。  相似文献   
54.
利用GPS双频观测量可获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以监测区域上空电离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从而可以发现不同尺度的电离层异常。该文采用2004年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以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CMONC)的部分台站的观测,计算得到1年时间序列的TEC数据,来研究长三角地区上空的电离层TEC的变化与活动。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利用高斯权函数和滑动平均等几种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和讨论了长三角地区上空电离层的周日变化、周年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特性,揭示了电离层冬季异常等现象。同时,通过对1年时间序列TEC进行谱分析,得到了其相应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55.
通过比较地球定向参数(EOP)序列和对应的地固参考架,本文得到了依巴谷输入星表(HIC)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基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建立的河外天球参考架(ICRF)之间的旋转参数,在J2000.0历元,前者至后者的旋转参数为[8.4±1.1mas,46.7±1.1mas,45.5±1.5mas],其时间变率为[-0.14±0.05mas/a,3.22±0.05mas/a,5.70±0.07mas/a]。依巴谷输入星表是完全基于FK5系统的,本文得到的旋转参数与ICRF和FK5之间的系统差异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6.
区域GPS网实测电离层变化和卫星硬件延迟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实际需要,介绍了利用中国GPS区域网双频相位平滑伪距实测数据,准实时监测区域网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变化和GPS卫星硬件延迟(DCB)的方法和结果.着重研究了区域网独立测定DCB的可靠性,利用中国境内的GPS站点分别构造了3个大小不同的区域网,通过实测DCB和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与CO...  相似文献   
57.
2011年8月在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首次进行了GPS与VLBI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置站的本地连接测量。针对南山并置站,本文在建立、优化南山GPS控制网的基础上,探讨本地连接测量中GPS数据处理的方法、精度。通过对GPS控制网7 d连续观测和基于IGS精密星历的GAMIT基线处理、三维空间平差,结果表明:基线在N、E和长度方向的重复性在0.3~0.4 mm,U方向分量重复性为1.4 mm,基线相对精度为0.8×10-8,达到《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中A级网的精度要求,GPS控制点在ITRF2008系统下的坐标精度均优于0.5 mm。  相似文献   
58.
对流层延迟是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其值对目标高程的变化敏感.在动态导航定位中,由于目标高程变化随机性强,延迟改正实时性需求高,已有的对流层延迟模型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本文利用2005到2006年ERA-Interim再分析气象资料积分方法计算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天顶静力学延迟(ZHD)以及天顶非静力学延迟(ZWD)的垂直剖面研究了ZTD随高程变化的最佳拟合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球ZTD改正模型SHAO-H.该模型以大气中水汽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依据,将ZTD表示为高程的分段函数,进而再模制每段函数中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精度评估显示:与积分ZTD相比,SHAO-H模型计算的ZTD在不同等压层上的平均bias大部分在±1 mm以内,随着高度的上升,平均RMS由39 mm减小至不足1 mm;与IGS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实测ZTD相比,SHAO-H模型的精度(bias为7.02 mm,RMS为38.50 mm)优于UNB3m模型(bias为14.67 mm, RMS为51.95 mm).SHAO-H模型具有精度稳定、计算简便等优点,适宜任意高度的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59.
利用光引力理论得到了光引力限制性三个问题的特解,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太阳系天体,探讨了太阳光引力对彗尾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等离子体彗尾只有1个直线平动点L3,对于某些尘埃彗尾可以有2个共面平劝点L6,L7和3个直线平动点L21,L22,L3,并给出了存在共面平动点的范围。由此还可以确定法埃彗尾可能的运动区域。  相似文献   
60.
根据我国广域差分GPS系统对GPS卫星定轨的要求,通过对国内GPS跟踪网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讨论了区域网定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达到的定轨精度。为了提高所定轨道的稳定性和先进实时预报的精度,通过对所定轨道的误差分析提出在轨道沿迹方向引入经验加速度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GPS卫星的定轨精度有了显提高。既论证了利用我国区域GPS网和广播星历进行独立定轨的可行性,也阐述了提高轨道预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