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马头热液成因金属矿区开展试验,提出了确定和判断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在勘探剖面上,斑岩型Mo、Cu矿分布在由带出作用形成的Na2O等元素负异常之内,含矿地段粉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在地表条件下,矿化带产出在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之内,δ34S值小于3.2‰,显著低于矿区外围花岗岩的δ34S值。由此认为,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的负异常是确定马头斑岩型钼铜矿深部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δ34S值小于3.2‰,是确定该矿床外围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本研究不仅为马头勘查区深部、外围找矿和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成功案例,而且对其他勘查区热液成矿边界的研究和确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2.
在瓜德鲁普统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多类生物均遭受重创。关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有学者认为海洋缺氧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但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L)过渡时期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开展得较少,缺少直接证据证明海洋缺氧和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的关系。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是指示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少数可靠的指标之一。由于微晶粒径大小与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密切相关,草莓微晶粒径大小同样也可以作为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蓬莱滩剖面卡匹敦阶茅口组和吴家坪阶合山组下部草莓状黄铁矿微晶粒径特征,从而分析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蓬莱滩剖面茅口组和合山组微晶粒径多数分布在0.4~1.2 μm之间,大部分样品微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部分样品分布较宽。茅口组-合山组界线处间歇性出现微晶粒径很小且分布范围窄的样品,其平均微晶粒径一般小于0.7 μ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 μm,很可能指示硫化-缺氧的环境。茅口组和合山组大部分样品平均微晶粒径分布在0.7~1.0 μm之间,最大值一般不超过3.3 μm,很可能指示的是氧化-贫氧环境。蓬莱滩剖面硫化至缺氧环境对应着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事件层位,说明这两者很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海洋的硫化缺氧很可能是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64.
"T-O地图"或称"O-T地图"(拉丁语Orbis Terrarum),源自西班牙塞维利亚主教伊西铎(Isidorus) 623年撰成的《词源学》(Etymologiae)一书.该书直观描绘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世界观,在中世纪的欧亚大陆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T-O地图将大地描绘为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圆球,形如字母O,旧大陆(即当时欧洲人已知的世界)被地中海和顿河、尼罗河分为亚、欧、非三大洲,状如字母T,三大洲的交界处(也即地球的中心点)位于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亚洲位于地图的上部,欧洲和非洲分居下部左右两侧.地图东方朝上,西方朝下,北方朝左,南方朝右.T-O地图在8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后,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传入伊斯兰世界,并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了中亚和中国新疆一带.  相似文献   
65.
席会东 《地图》2013,(6):132-133
拟人地图(anthropomorphic map)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已将欧洲地图绘制成人物或动物形象,其中以女王形象居多. 据说,14世纪的一个阿维尼翁教廷教士奥皮奇努斯(Opicinus de Canistris)曾将欧洲绘制成一个代表圣母教会的女人形象.1537年,为了庆祝哈布斯堡家族(Hapsburgs)统治大半个欧洲,奥地利蒂罗尔地区的地图学家约翰(Johann Putsch)绘制了一幅《女王欧洲地图》(Europa Regina)——女王的皇冠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所统治的西班牙,女王腰部的徽章是费迪南德统治下的奥地利,生动表现了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荣耀与辉煌.  相似文献   
66.
咸阳城区热储流体混合作用研究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咸阳城区热储流体混合作用分析和混合比例的计算.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热水混合作用和混合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咸阳城区地下热水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较低温度地下热水的混合作用。应用PHREEQC模拟软件、稳定同位素D和温度计算热水与冷水的混合比例,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咸阳城区地下热水与冷水的混合比例在0.09~0.63之间。  相似文献   
67.
在泰安市所辖6个县市区范围内,分布着以铁、金等为主的金属矿产和以煤、石膏等为主的非金属矿产。两类矿产分别赋存于呈近SN向相间排列的5个凸起和5个凹陷构造中,铁、金等矿赋存于凸起,煤、石膏等矿赋存于凹陷。对凸起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南北方向相邻的凸起、凹陷构造本是一体,凹陷深部与凸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相似类比理论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空间,应树立综合找矿和缺位找矿的思想,整合矿业权,实行整装统筹勘查。  相似文献   
68.
何凭宗  戴吾蛟 《四川测绘》2000,23(4):172-173
本文介绍了GRE4电子手簿数据转换程序设计的过程以及该程序的结构和使用协议。程序的输出为测点坐标数据文件,可为CASS3.0成图软件直接调用。程序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本研究对充分发挥GRE4的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本文探讨了灞河流域岩溶特征、CO2估算方法和CO2吸收量。观测资料表明,灞河流 域河水中pH值在冬春季高,夏秋季低,而HCO3含量通常与pH相反。河水和黄土地下水中 pH值、HCO3等化学成分含量与北方南部石灰岩区岩溶水基本相同,表明该区现代岩溶作用 明显,黄土地层也在不断吸收CO2,并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雨水富含CO2,其中约有 82%的CO2被岩溶过程吸收,18%左右的随河水流失。根据一个流域CO2输入量和输出量,可 以计算岩溶过程中 CO2吸收量。计算表明,灞河流域现代岩溶过程中每年吸收的 CO2约为5632.8t。  相似文献   
70.
From Einstein Observatory, we know most nearby dM flare stars have X-ray emissions. X-ray flare energy of dM stars is far larger than that of large flares of sun. The corona temperature of dM sta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un. The X-ray flare time scales are several minutes to hours. Star corona heating model for X-ray flares is loop model, which provide a mechanism to convert magnetic energy to heat energy in star corona.Within identification of ROSAT X-ray sources, we found that X-ray source: RX1102.0 4347 corresponds to WX UMa, a dM5e flare star, which is in a nearby visual binary: Gliese 412A B. The binary is very near to earth, 5.38pc, and has high proper motion, 4".54/ year. The binary is also an Einstein X-ray source: 1 E1103.0 4346.In March 27, 1993, we observed WX UMa by CCD BVRI photometry at BAO 2.16m telescope. Magnitudes of the star are: V = 14.56, B-V = 1.95, V-R = 0.97, R-I = 2.06, which are similar to previous observations.From the ROSAT X-ray survey data in November 7-17, 1990, average 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