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天文学   3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详细讨论了流行的“反射盘-光电吸收-荧光线”模型在解释活动星系核(AGN)的中、低价铁的Kα线起源时面对观测的困难,进一步指出新认识的谱线发射机制--Cerenkov线状辐射有可能是产生AGN铁Kα线的主要机制.并论证等离子体中氢对折射率的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计算了光薄情况下的Cerenkov铁Kα线发射,并与观测做了比较.进一步证实了新机制的合理性,并由此给出黑洞附近物理状态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22.
近来的观测表明,在射电宁静孤立中子星1E1207.4-5209的X-射线连续谱中存在几条等间隔的吸收线,能量分别为0.7、1.4和2.1keV.根据近年发展的四极近似下的量子回旋辐射理论,澄清了目前的一些疑问,肯定了它们是电子回旋吸收线,而不是质子回旋线.并从理论上确定了该中子星自转轴的空间取向.  相似文献   
23.
林宣滨  尤峻汉 《天文学报》1995,36(2):127-137
本文介绍了超新星SN1987A爆发六年来关于其包层温度演化的研究情况。温度是研究超新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一个基本参量,然而目前对温度的各种估算十分弥散,结果相当不确定。本文利用辐射转移理论的逃逸几率方法,导出Ha线辐射理论光变曲线,通过与观测曲线的比较,可定量地导出超新气壳的温度演化行为。这一模型的结果与他人结果有较好的符合。同时,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爆发500天以后,温度反而随年龄上升,可能的解释在  相似文献   
24.
对BL Lac天体PKS 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光变时标tD≤2000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  相似文献   
25.
对BLLac天体PKS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的光变时标,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所致。由此可解释X射线谱的观测特征,特别是X射线幂律谱高频端的陡化。  相似文献   
26.
有一些射电源同时观测到射电辐射和紫外-X射线辐射,某些作者认为这两种辐射起源于同步一自康普顿效应。本文给出该效应中同步射电谱与康普顿紫外-X射线谱的一系列相关性。分析这些相关性,可以提供一些半定量的理论判据,用以检验同步一自康普顿效应的正确性。这种分析也有利于估计源的各种物理参量。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简要介绍了AGNs 的铁Kα线的ASCA 观测结果,主要观测特征。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解释观测的主导模型――盘- 线模型的要点。特别指出了盘- 线遇到的基本困难。从而由该模型得到的推断:即AGNs 存在中央大质量黑洞的结论不再可靠。本文的分析也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这一重大课题找到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9.
刘当波  陈磊  尤峻汉 《天文学报》2007,48(3):269-279
当具有各向同性速度分布的相对论电子穿过稠密气体区,或者轰击稠密气体区的表面时,切仑科夫效应将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线,称做切仑科夫线状发射.这一预言在光学波段已由实验室的实验所证实.把线状发射理论推广到X射线波段,给出计算切仑科夫铁Kα和Kβ发射线的强度比和本征红移比的基本公式,列出了不同价次铁线的强度比和本征红移比.这一计算结果在活动星系核中有可能找到潜在的应用.最近观测发现源NGC3783,除存在着6.4 keV的铁Kα发射线,还存在着很强的7.0 keV的铁Kβ发射线,且两者等值宽度之比为EW_(Kα)/EW_(Kβ)≈3.43,这很难用传统的"光电吸收-莹光机制"来解释.切仑科夫线状发射机制可为解决这一困惑提供一条新途径.此外,期待切仑科夫铁Kα和Kβ线的本征红移比也会在以后的观测中能得到检验.假如切仑科夫线状辐射的设想得到观测的进一步支持,则对中央大质量黑洞周围物理环境的传统认识将有大的修改-活动更加剧烈,而且更加高能,其中气体也更加稠密.  相似文献   
30.
用径移主导吸积流模型(ADAF)不仅可以成功解释很多低吸积率天体的连续谱辐射,也可以说明X射线波段的谱线发射,而后者目前尚少有讨论.以黑洞X射线双星GX339-4处在低吸积率的宁静态情况为例,计算了它的铁线发射,表明在ADAF情况下的确可以产生足够强的可以在观测上检测的类氢和类氦铁Kа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