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云南天文台PI1024TKB C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新近引进的美国PrincetonInstruments公司PI1024TKB CCD及其控制器ST-138的各基参数指标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新近引进的美国PrincetonIn-struments公司PI1024TKBCCD及其控制器ST-138的各项参数指标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1m望远镜安装PITEK1024CCD后,前台计算机采用PC计算机,后台使用SUN工作站。本文介绍了微机和工作站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及在网络上使用的软件系统。通过这一网络系统可以使观测数据按FITS格式方便的转移到SUN工作站上,并转储到150M数据流磁带机上  相似文献   
14.
磁场是太阳物理的第1观测量,当前太阳磁场观测研究正迈向大视场、高时空分辨率、高偏振测量精度以及空间观测的时代.中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也配置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磁场灵敏度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载荷,针对FMG载荷的需求,讨论了大面阵、高帧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于太阳磁场观测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滤光器型太阳磁像仪观测的原理,比较分析了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可用的或是可选的两种快门模式)的特点,指出全局快门类型更适合FMG;其次搭建了CMOS传感器实验室测试系统,测量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增益及其分布规律;最后在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的全日面太阳望远镜上开展了实测验证,获得预期成果.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形成了FMG载荷探测器选型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天文用电荷耦合器件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云南天台CCD检测实验室检测天用CCD系统的方法,检测参数主要包括:线性、噪声、增益、量子效率以及转移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天文用近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发展历程,阐述了IRFPA的结构,重点介绍了InSb、HgCdTe和PtSi三种近红外探测器阵列,结合目前正在筹建的红外太阳塔计划,对其各项性能指标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7.
WinView是一个用于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软件包。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它除了能对图像进行线性、非线性、像素合并、多图关联和阈值处理外,还能对图像进行边界增强、锐化、平滑等处理。本文详细介绍了它的这些功能及在天文观测上的应用,以期对使用这个软件的观测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天体测量学中,数字星象的高精度定位方法日益重要。本文利用边缘分布的方法将二维星像转换到一维,比较了高斯拟合法、修正矩法、中值法和寻导法四种一维定心算法。从精度上看,高斯拟合法最佳,修正矩次之,而寻导法最低。但从计算速度上看,高斯拟合法太慢了。因此作为一个满足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定心方法,修正矩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1996年9月2日至9月6日云南天文台CCD实验室对北京天文台太阳气球望远镜主探测器DALSACA-D7-1024T CCD相机各种主要参数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远程观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观测技术。与传统的天文观测方式相比,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5年12月25-26日我们在北京利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首次成功地对土星及其卫星实施了远程观测。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次观测,并讨论了在目前国内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下,实现远程观测的技术方法和难点。最后展望了远程观测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