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2011年江苏梅汛期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梅雨锋降水两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中产生的暴雨,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平均方法,从天气形势、热力和动力特征方面对其异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梅雨锋暴雨在500 hPa中纬度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暴雨落区在5840 gpm线附近,对流层低层有切变线,近地面梅雨锋特征显著,经向风扰动为深厚的北风,暖湿气流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中北部;非典型梅雨锋暴雨时,中高层江苏处于天气尺度深厚低槽前的西南气流中,冷空气来自东北冷涡后部,低层有倒槽辐合线,近地面锋区较弱,异常强盛的暖湿气流由南海经台湾海峡和东海北上,对流层低层经向风扰动为南风,中高层为北风,暴雨产生在低层南风风速辐合区;两类暴雨的落区均位于锋区暖的一侧以及假相当位温(θse)和比湿(q)大值区的北侧以及强上升运动区。  相似文献   
143.
江苏省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其对长江下游水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朱伟军 《地理科学》2013,(2):238-243
利用1961~2009年江苏省逐日降水资料和南京站逐日水文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苏梅汛期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长江下游水位的关系。发现,在梅雨期间江苏省大部分区域都会出现暴雨,但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暴雨量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年梅雨量的丰枯;江苏南、北两个区域梅汛期暴雨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但其年际和年代际振荡的周期和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表现。长江下游南京站6~7月的水位变化与梅雨期暴雨的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化和异常年份的发生有一定相似性,江苏南区梅雨期暴雨量与南京水位的相关性通过了0.10的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南京站6~7月水位的高低与梅雨期暴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4.
江苏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13—2017年江苏70个环境监测站资料和1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研究江苏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臭氧质量浓度和超标率逐年增长,其空间分布特征由东部沿海城市大于西部内陆城市逐渐转为东西部城市差异不明显,南部城市超标率总体高于北部;4—9月臭氧质量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夏季超标占一半以上;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15时(北京时间)前后超标率最大,O_(3-8 h)较O_(3-1 h)峰值推后3—4 h;O_3对空气质量不达标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臭氧质量浓度与颗粒物和前体物NO_x日变化呈反相关,且存在"周末效应"。江苏地区臭氧质量浓度总体与气温正相关,相对湿度负相关,气温高于25℃、相对湿度30%~50%区间、风速低于4 m·s~(-1)以下易出现高浓度臭氧;苏南的城市主要在东南风向对应较高的值,而苏北城市多在西南风向对应的较高臭氧质量浓度值。  相似文献   
145.
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2010年1.2亿hm2的耕地保有量,根据我国近年耕地利用现状,构建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基于我国耕地保有量现状进行分析预测;并从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5方面进行单要素分析,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低3种方案,针对如何保障我国“十一五”规划耕地保有量的实现,提出可供政府咨询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6.
宋慧丽  慕芳红  孙燕  华尔 《海洋学报》2021,43(8):139-151
本研究于2015年12月在濒临渤海的大连夏家河子沙滩和濒临黄海的大连金沙滩采集海洋线虫样品,对两处砂质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处砂质潮间带海洋线虫丰度、优势种、摄食结构及多样性差异显著。夏家河子海洋线虫平均丰度为(592.0±318.9) ind./(10 cm2),金沙滩海洋线虫平均丰度为(54.6±53.8) ind./(10 cm2),显著低于夏家河子。共鉴定海洋线虫43种,共有种13个。夏家河子沙滩海洋线虫优势种为Daptonema sp.1、Daptonema sp.2、Theristus sp.1、Setosabatieria sp.1、Prochromadorella sp.1、Daptonema sp.3、Paracyatholaimus sp.1、Sabatieria breviseta,以非选择性沉积食性线虫为主;金沙滩海洋线虫优势种为Oncholaimus sp.1、Chromadorita sp.1、Theristus sp.2, Neochromadora sp.1、Enoplus sp.1、Prochromadorella sp.1,以杂食性或捕食性线虫为主。两处砂质潮间带海洋线虫种数S、丰富度指数d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值均表现为夏家河子显著高于金沙滩。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处沙滩的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间隙水pH、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及中值粒径是引起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子,其中,沉积物中值粒径对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最为突出。就两处沙滩潮区差异而言,受沉积物粒径特征及pH的影响,夏家河子海洋线虫群落特征在不同潮区之间也存在差异,其低潮带海洋线虫多样性高于高、中潮带,杂食者和捕食者丰度高,反映其海洋线虫群落结构较复杂。金沙滩不同潮区的环境因子无显著差异,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潮区差异不显著,较为均一。此外,水动力对海洋线虫群落结构沙滩差异和潮区差异也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水动力通过影响不同粒径沉积物的沉积影响海洋线虫群落特征;另一方面,水动力可影响线虫的分散性,进而对其潮区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目前,我国土地储备管理常采用的传统台账和二维土地管理系统等方式,已无法满足土地储备日益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本文根据实际需求,利用三维GIS、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研究了三维GIS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建设思路,构建了二三维一体化土地储备数据库,并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数据库内容、功能和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城市土地储备管理水平,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等应用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8.
描述了采自东海陆架沉积物中自由生活线虫HopperiaNemanema属的两个新种。新种大化感器霍帕线虫主要特征是螺旋形化感器5圈,较大;弓形交接刺近端宽大具有中肋,延伸至三分之一处;引带具有弯曲的引带突;6个乳突状的肛前辅器;锥柱状尾具有膨大的末端和尾端刚毛。新种小线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小是属内最小的;具有较大的椭圆形化感器;尾锥状;交接刺细,具有腹面翼膜,近端弯钩状;引带环形;1个肛前辅器乳突状,其上着生3条刚毛。更新完善了Hopperia属17个种的二岐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9.
新疆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浅富矿体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燕  慕纪录 《矿物岩石》1996,16(1):51-57
本文通过对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中浅富矿体产出的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矿石组构特征、成矿元素的赋存规律,以及矿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意义的研究,为在整个铜镍成矿带中寻找浅富矿体提供了对比和找矿依据,同时对深部矿体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彦  肖渊甫  孙燕  王奖臻 《矿床地质》1998,17(Z3):575-578
西范坪斑岩铜矿床(岩浆期后浅成高中温热液矿床)产于喜山早期复式小岩株中;以巨粗斑(角闪)黑云石英二长斑岩(主体)及下三叠统青天堡组角岩化砂岩(其次)为容矿岩石;不规则长透镜状矿体中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及脉状、网脉状矿石为主;具锌铜矿、富铼辉钼矿等罕见矿物;矿体为后成中细斑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及脉岩等侵冲。喜山期后的风化夷平作用使矿床发生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