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8篇 |
免费 | 782篇 |
国内免费 | 7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5篇 |
大气科学 | 744篇 |
地球物理 | 980篇 |
地质学 | 2172篇 |
海洋学 | 548篇 |
天文学 | 79篇 |
综合类 | 350篇 |
自然地理 | 4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天气图、FY-2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50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其演变;检验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WTPQ20 BABJ的路径预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报首先着眼于两个大型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ITCZ),风暴内部结构也对移动路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1 前言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农业发展影响很大,所以近十几年人们对气候变化极为关注,开展了诸如大气增温对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大气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应在各个要素均有反映,本文拟以年降水量为对象,探索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weiman(1976),Venktram(1977)等关于热力内边界层高度的预测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这些公式在远离海岸线处不能很好地预测热力内边界层高度。作者详细地论述了热力内边界层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局地海风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力内边界层高度的预测公式。该公式克服了上述公式的缺点,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为了加快探空记录的整理,简化温度露点差的计算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图解方法,今介绍如下。 一、绘制方法 (一)在一张40×25厘米~2的毫米方格纸上,以纵座标为温度值(T),1毫米为0.2℃;横座标为湿度值(u)和温度露点差(T-Td),后者1毫米是 相似文献
25.
26.
亚北极白令海近百年海洋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210Pb方法对亚北极白令海B2~9岩芯样进行定年, 获得分辨率以10年等级变化的100来年(1890~1999年)连续海洋沉积环境序列. 该岩芯样检出众多的分子化石, 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脂肪酸和甾醇等. 利用这些精细分子C27, C28, C29甾醇及分子组合特征Pr/Ph, SC+22/SC8722;21, CPI, C18:2/C18:0并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 重建100年以来亚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史. 结果表明过去的100年以来北极经历了两次较强的气候变暖事件(7.5~5.5 cm和3.0~0.0 cm, 对应时间段约1920~1950, 1980~1999年), 随之陆源物质减少, 海洋自生源增长而沉积环境呈氧化状态. 还经历了两次短暂的降温事件(8.0 cm和4.0~3.0 cm, 对应时间段1910和1970~1980年), 随之陆源物质增加, 海洋自生源相应减少, 沉积环境呈弱还原状态. 同时揭示了这两种冷与暖变化过程与北极区域性和全球性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7.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分为数理统计方法、非数理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三大类,并对其中常用的层内差异法、有序聚类分析、极值方差聚类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模糊识别方法、活度函数法、小波变换和Walsh变换等自动分层方法的算法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各类自动分层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测井响应的地质和物理基础认为,虽然自动分层方法众多,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决分层问题,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今后,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应在去噪、提高测井纵向分辨率与自动分层方法的进步和联合应用上有所研究,才能够为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测井相分析、储层划分、储层参数等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
29.
吉林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分离矿物相是角闪石和斜长石。岩浆来源于下地壳角闪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一直以来,人们都倾向认为地电化学方法取得的异常是由其吸附的金属离子引起,文中通过多个矿区地电化学试验发现,电提取微量元素异常往往与Fe、Al等常量元素异常高度一致,而Fe、Al等常量元素是组成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 进一步对地电化学泡塑样品开展扫描电镜观测,发现电提取后泡塑载体样品中存在大量的大小从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粘土矿物颗粒. 由此初步推断,当前所使用的地电化学方法取得的异常很大程度上是由土壤中存在的具有电活动性的极细粒粘土矿物颗粒引起,地电化学提取过程对这些粘土矿物颗粒具有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