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如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构建了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的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分析模型方法。根据该模型对全国依赖地下水资源且开发程度较高的514个县的地下水资源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协调关系分析,评价了各县地下水资源禀赋与其承载的经济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水平,结果显示2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及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下水资源与经济协调的正向区间,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潜力,华北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负向协调区间,经济的发展超越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2.

在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 岩石圈拉张减薄, 减薄的中心地带成为拉张中心,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期间拉张中心具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迁移规律.为了探究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期间拉张中心的迁移与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的关系, 本文在构造-热演化模拟的基础上, 对渤海湾盆地各坳陷新生代岩石圈热-流变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岩石圈拉张中心的迁移主要受岩石圈流变强度的非均匀性所控制.拉张中心开始位于岩石圈强度最低的济阳坳陷, 拉张及伴随的的热冷却过程使得济阳坳陷岩石圈强度增大, 并且超过了渤中坳陷岩石圈强度, 因此, 沙四段时期, 拉张中心迁移到了渤中坳陷; 沙三段时期, 拉张中心迁移到了黄骅以及辽东湾坳陷.这是由于拉张速度较慢时(对于约90 km厚度的岩石圈而言, 如果初始地壳厚度>34 km, 拉张速度0.5 cm·a-1), 拉张初期会造成岩石圈强度的降低, 但随着拉张的持续进行, 岩石圈整体强度反而增加.孔店组时期, 在岩石圈强度较大的冀中及临清坳陷形成拉张中心可能是叠加了其他地质因素(如前期构造、断裂活动、远程应力等)的影响.东营组时期, 在岩石圈强度较大的渤中坳陷形成拉张中心, 这可能是该时期岩石圈强度同时受到了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或小规模的地幔对流的影响, 导致其实际强度比模拟计算的强度更低, 因而使得应变集中在渤中以及辽东湾坳陷.

  相似文献   
43.
目的:针对两种不同类型造影导管(美国COOK公司RH导管及日本TERUMO公司RH导管),造影参数的选择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0岁,平均56.3岁,均为原发性肝癌,其中20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RH导管,20例采用日本TERUMO公司RH导管。在同一参数设置、机器设备以及图像后处理软件下,分析两组患者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实际造影压力,以及对图像质量评判。结果:在40例患者的340幅造影图像中,图像质量良好36例(COOK组16例,TERUMO组20例);图像质量欠佳4例,均来自COOK组。所得数据以SPSS25.0软件处理分析并作t检验,在腹腔干动脉造影,COOK组实际压力平均值为107.6psi,TERUMO组为93.1p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OOK组实际压力平均值为101.4psi,TERUMO组为88.9p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造影参数时应根据不同的造影导管选择合适的压力。若使用TERUMO RH导管,选择较小的压力即可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4.
利用2003-2016年的 CERES SSF(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 Single Scanner Foorprint)数据,对东亚不同区域的单层卷云物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层卷云量在东亚地区为25%~46%,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贵...  相似文献   
45.
华北克拉通热结构差异性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克拉通破坏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至今其内在的动力学机制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这种差异性在岩石圈热结构上必然有所表现.广义上岩石圈热结构包括热流结构、温度场结构和热岩石圈厚度,是揭示岩石圈演化及其内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基于二维地震剖面和大地热流数据,建立二维稳态热传导有限元模型,对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热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并与西部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热岩石圈与地震岩石圈厚度差异的变化.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东、西部岩石圈热结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地幔热流值波动范围分别在24~44/20.5~24.5 mW·m-2,壳幔比1.61~0.70/1.84~1.51,以1300℃等温线计算得到的热岩石圈厚度变化范围在75~139 km/128~162 km.华北克拉通东部相对西部有着较高的深部地幔热流值和较小的地震/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这可能意味着东部软流圈地幔有效黏度相比西部低,估算差异可达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6.
针对北非撒哈拉地台三叠系TAGI组储层预测难题,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依据基准面旋回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指出三叠系TAGI组主要发育2大类4亚类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通过分析不同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的储层发育规律,得出仅保存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A类基准面旋回是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综合区块目的层及上下围岩基准面旋回结构及地层厚度变化特征,构建出4种基准面旋回变化地质模型,通过对模型开展地震正演模拟识别出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根据对地震相刻画指出单轴强振幅地震相分布区为有利储层发育地区。  相似文献   
47.
对江汉盆地西南缘12个原油样品中含硫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原油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和苯并萘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分别占芳烃总量的4.61%~9.79%和0.27%~1.32%,与烃源岩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一致,反映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与沉积环境有关.原油含硫化合物的内组成表明,咸水环境有利于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三甲基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富集.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峰面积比值(MDR)在低成熟阶段(Ro<0.7%)的变化范围较小,当成熟度进一步增加时,因热稳定性较差的1-甲基二苯并噻吩向其他化合物转化的速度加快,相对丰度降低,而4-甲基二苯并噻吩的相对丰度增加,致使MDR值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很快增大.同时,DR值受到沉积条件的影响,可能指示沉积环境的咸水化程度.2 3-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峰面积比值与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峰面积比值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说明2 3-甲基二苯并噻吩与4-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形成机理相似,同样受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新探及计算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土地利用结构指标众多,但因对其意义及相互间关系缺少深入分析而出现的普遍复用现象,选取常用表征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结构的7个指标,探讨指标间相关性,并对指标意义、分类和模型展开分析和新的探讨。研究表明:原表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应归属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因同类指标高度相关,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时在同类指标中择一即可,无需复用;优化的集中化指数模型简化了计算,且能表达区域自身的集中化程度。提出了根据斑块形态差异程度而选择采用算术或加权法进行平均分维数和平均形状指数计算的建议,可使对斑块空间形态特征的测度更为准确;创建的基于斑块拐点数的形态指数模型为描述斑块形态复杂程度提供了新指标。针对目前土地利用结构指标计算软件大而复杂、均为英文界面,且不具备计算数量结构指标的功能,编写了土地利用结构指标的计算程序,可实现各类指标的自动、快速生成。  相似文献   
49.
某高层建筑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基坑边坡土层没有完全封闭、边坡顶部和底部裸露,致使雨水从坡顶排水沟下部渗到边坡面层内,经雨水浸泡后的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大量土块失稳落下,喷射混凝土面层内形成了大片空洞,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最终导致整个面层坠下,造成塌方事故。采用二分法改进的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对该基坑边坡进行模拟,得到了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用二分法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提高了极限分析有限元法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50.
在海量影像数据的管理中 ,数据的压缩是关键技术。基于提升方法构造的整数小波变换 ,采用行索引稀疏存储方案 ,可以对海量影像数据进行高保真的压缩。与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结合起来 ,进行二次开发 ,可以建立起正射影像数据库系统框架。通过多级索引指针 ,可以实现影像数据的快速调度与显示 ,实时漫游、局部放大和缩小、多分辨显示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