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系统梳理了四川姑咱海子泉1971—2023年水氡连续观测数据,通过与降雨、气压、气温等对比分析,探讨了水氡数据干扰动态变化,利用傅里叶滑动和残差法对干扰数据进行了矫正,并对矫正后的数据进行震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姑咱海子泉水氡数据对震中距在200 km范围内MS≥6.0地震有着良好的映震效能,该分析方法可作为前兆异常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42.
煤厚变化对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三维地震数据中含有噪声时,易导致煤厚预测结果具有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变模态分解(VMD)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结合进行煤厚预测的方法。首先,构建煤厚楔形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当煤层厚度较薄时,振幅属性和频带宽度属性与煤厚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瞬时频率属性与煤厚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对正演地震记录增加噪声,结果表明噪声对利用地震属性进行煤厚预测具有较大影响。利用VMD进行去噪之后,基于SVM进行煤厚预测,实际地震资料的煤厚预测结果与已有钻孔揭露的煤层信息较为吻合,预测煤厚最小绝对误差仅为0.02 m,最大绝对误差0.52 m,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低信噪比区的煤厚反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3.
杜萍  刘涛  李鼎凯  杨晓霞 《测绘学报》2019,48(6):747-755
当前,应急响应范式已经由“预测-应对”转变为“情景-应对”,应急地图作为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制图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本文介绍了突发事件情景及地理场景的定义,指出地理场景是各情景要素存在或发生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应急地图表达的对象;论述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的基本原理及该制图模式具有的4个主要特点;将传统的地图信息传输理论与新应急响应范式相结合,提出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模式下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空间信息的传输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输效率的地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444.
445.
张嘉峰  张鹏  王明春  刘涛 《遥感学报》2019,23(3):443-455
在已有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图像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中,存在着高分辨下杂波模型适用性差的难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G_0分布下虚警概率具有闭合解析表达形式的CFAR检测方法,并定义虚警损失率(CFAR Loss, C_L)参数用以量化评估CFAR检测方法的恒虚警保持效果。首先,在乘积模型框架下,引入了逆Gamma纹理变量假设,推导出了多视极化白化滤波(MPWF)检测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然后,对MPWF检测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积分得到了虚警概率关于CFAR检测阈值的解析表达式,并设计了相应的CFAR检测流程。最后,采用仿真数据和AIRSAR实测数据对已有方法和新方法进行了算法运行时间、检测量拟合性能及目标检测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运行时间比已有方法缩短3至30倍,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日本玉野地区的AIRSAR实测数据结果表明G_0分布对高分辨不均匀海区具有良好的拟合性能,且新方法在G_0分布和非G_0分布海区均能有效检测出目标,鲁棒性较强,相比其他检测方法品质因数(FoM)平均高出15.78%;C_L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恒虚警保持性能,同时指出杂波对数累积量散点距离G_0分布曲线越近,新方法的恒虚警保持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46.
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温度的短周期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中部投放了3个ATLAS浮标.本文选取3个站点1998年4月13日~1999年4月8日的所有观测水层的温度数据作为研究.通过逐月功率谱分析,发现50-500m深度,温度存在全日和半日2个显著短周期的振动;利用小波分析得出了温度短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并结合温度跃层时空结构的分析,发现跃层深度上,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与跃层时空结构存在一致性,即在跃层核心深度上,跃层强度越大的时域内,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的振动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447.
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一直是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和多发的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呈高发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国土资源系统违法违纪案件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特点、新问题,正确认识和探讨这些案件的特点,研究和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对增强国土资源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繁荣健康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8.
考虑实测数据新旧程度的工后沉降单项模型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后沉降预测是建筑物地基或路基安全性与加固维护方案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获得更加合理而简单实用的单项模型工后沉降预测方法,本文针对实测沉降数据新旧程度对地基沉降预测效果的影响,引入新鲜度函数,对单项预测模型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描述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建立出单项预测模型拟合分析的新型目标误差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测沉降曲线的拟合分析确定地基单项沉降预测模型参数的新方法,进而提出了反映实测沉降数据新旧程度影响的单项模型工后地基沉降预测新方法。它既不失传统单项模型沉降预测方法简单实用的特点,还能明显改善地基沉降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9.
空间数据索引对于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与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遥感矢量数据具备了大数据的特点,传统的空间索引构建方法无法有效满足矢量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为此引入云计算环境来进行空间索引构建,目的是提高空间索引构建速度。首先,对常见的空间索引及现阶段云计算环境下基于MapReduce模型的空间数据管理进行了综述;然后以云计算环境下R树索引构建为例,对云计算环境下空间索引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云计算环境下空间索引构建的速度与单机索引构建相比,加速比为28~40倍;在相同云环境下,网格索引构建速度最快,R+索引构建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450.
China has witnessed unprecedented urbaniz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The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population has been dominantly contributed by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rural areas,of which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driving forces,and multidimensional effects are scrutiniz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latest national censuses conducted in 2000 and 2010.Analysis based on the county-level data comes to conclusions as follows.The spatial patter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remained stable over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ew century.The top 1%cities with the largest floating population received 45.5% of all migrants in China.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ga-city regions,the coastal concentration area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ended to geographically united as a whole,where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grants within each region varied significantly.The migrant concentration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as the largest and its expansion was also the most salient.However,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growingly moved into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other big cities in the inland regions and its gravity center has moved northward for around 110 km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spatial patter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en formed jointly by the state and market forces in transitional China and the impacts of state forces have been surpassed by those of market forces in the country as a whole.The attractiveness of coastal cities and counties to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omes mainly from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public services,reflecting that long-distance and long-term migrants have moved coastward not only to gain employment but also to enjoy city life.By contrast,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places with a hig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at a higher administrative level are more attractive to floating populations,demonstrating that the state remain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ocating economic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inland China.As the main body of new urban residents,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contributed substantially to the elev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s of migrant-sending and-receiving places,by 20.0% nd 49.5%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terprovincial migrants,intra-provincial migrants have higher intention and ability to permanently live in cities and thus might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The internal migration has also reshaped China’s urban system in terms of its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