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53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法国在地下水管理中所采取的立足全局和长远利益、加强短期用水协调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在立法、财政和教育宣传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以保存地下水储量,保护水质,从而促进水资源的正常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2.
亚利桑那北部科罗拉多高原上的数百个角砾岩筒均形成于古生代沉积岩中,岩筒中的铀、铜矿床产于密西西比系红墙(Redwall)灰岩至三迭系钦纳尔组(Chinle For mation)的岩石中,具穿层特征。这些岩筒并不是典型角砾岩筒,与火山岩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而是红墙灰岩内的溶蚀塌陷与上覆岩层升蚀作用的结果。红墙灰岩中的岩溶作用开始于密西西比纪,并延续到三迭纪或者至少在三迭纪又再次活动。成矿作用产生于中生代,紧接在岩溶作用之后。大峡谷(Grand Canyon)地区角砾岩中的采矿活动开始于19世纪,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主要是开采哈克Ⅰ、Ⅱ、Ⅲ号矿床(hack Ⅰ,Ⅱ,Ⅲ),但开采的矿种已从铜变为铀。岩筒规模较小,但其中的矿石品位高,最高可达55%U_3O_8,平均值为0.30—0.60%U_3O_8。地表矿化通常出现在黄铁矿和针铁矿结核中,并沿断裂分布,还原带的原生矿石则主要分布在充填于上覆岩层角砾中的粉砂岩基质中。矿石矿物是沥青铀矿,共生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针镍矿、硫镍钴矿和辉铜矿。某些地表结核包上了一层孔雀石外壳,并意外地富集有银。黄铁矿很丰富,某些岩石的有机炭含量也十分高,因此,可以认为有机炭和黄铁矿可能是铀的还原剂。如果铀是以重碳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形式搬运,那么角砾岩筒就有可能是释放CO_2,使成矿溶液平衡遭受破坏,并造成沥青铀矿沉淀的唯一通道。矿石中许多元素都明显地产生富集。这些元素是:Ag、As、Ba、Cd、Co、Cr、Cs、Cu、Hg、Mo、Ni、Pb、Sb、Se、Sr、U、V、Zn以及稀土元素,其中Cu、Pb、Zn、Ag尤其是As,可能是矿化岩筒最好的地球化学示踪元素。有关成矿溶液的成因现在还不清楚,但角砾岩筒内硅化作用不强烈,根据闪锌矿、白云石、石英和方解石测定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为80—173℃,可以认为成矿溶液属低温热液,但高于据科罗拉多高原上地热梯度所推算的温度。除铀矿之外,其它的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点与密西西比河谷式矿床相类似。  相似文献   
993.
绪言哈勒派印第安人居住地位于亚利桑那州的西北部,66号公路的北部与科罗拉多河的洛厄格拉尼特弋格南部的交汇处(图1)。调查区位于皮奇斯普林斯山谷以东,格兰德沃什悬崖以西,科罗拉多以北所构成区域的西半部。科罗拉多河的许多北东向的大支流切过这个地区,称之为哈勒派高原。哈勒派高原被早石炭的红墙灰岩覆盖,是一古新世形成的侵蚀面(扬,1979年)。呈零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植被叶片水平提出一种表征植被组成的结构模式—荣枯比,分析不同荣枯比下植被波谱响应的规律,对比叶绿素及植被水分含量指数随着荣枯比变化的速率,对不同荣枯比下植被叶绿素、含水指数与叶绿素、水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荣枯叶片组合的模式增强了植被吸收特征,波段570~700,1300~1540nm对于荣枯变化均具有指示作用;NPQI,NPCI,R695/R420,R695/R760,R750/R700,红边峰值面积、红边振幅、红边振幅与最小振幅的比、NDVI,随荣枯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特征,这九个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高度相关;植被指数NDWI,PRI也对荣枯变化高度敏感并与水分含量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超过了0.9.导数光谱更能反映不同荣枯比结构模式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波段552~628,630~686nm区域,其对组合叶片的敏感性优于基于叶片的植被指数;红边位置这一与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度相关的指数对于荣枯组合结构模式的变化失去其敏感性,而对荣枯变化敏感的红边参数为红边峰值面积、红边振幅与最小振幅的比.沙地对于枯叶的影响比荣叶的影响大,400~700nm可见光波段及1300~1540nm,沙地的影响随着枯叶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差异达到了7%左右;700~1300nm近红外波段,沙地对于组合叶片的叠加作用超过了10%.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对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外围荒漠植被的生物量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梭梭自然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表明,梭梭群落在一年的生长周期内没有明显的生长变化,只有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但是绿色同化速率快。梭梭地上生物量中,多年生枝条比例最多占地上生物量的60%,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物量较少,一般占30%以下。5月份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长比较缓慢,地上生物量42 052.197g/m~2;7~8月份达到高峰76 457.18~92 922.598g/m~2,这是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生长最旺盛、最有活力的时期;进入9月份随光合作用的下降生物量也下降至86 794.669g/m~2;10月份生物量迅速下降11月接近零,准备冬眠,脱落大部分枝条被并入非同化系统。梭梭群落地上生物量增长规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其地上现存量季节动态呈二次抛物线方程y=a bx cx~2形式;梭梭绿色同化系统(AS)和非同化系统(UAS)的现存量集中分布于地面8~60cm和20~90cm的范围内,属典型的中繁型群落。梭梭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与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萌发、生长、脱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策勒绿洲深处封闭环境之中,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属于独特的荒漠——绿洲型生态系统,通过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圈层结构及其绿洲化与荒漠化的反馈关系直观的反映出干旱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具体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两种,通过对策勒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表现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喀纳斯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分量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1)景区的限制因子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的适宜承载力为2 352人次/日,极限承载力为2 822人次/日;(2)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旺季适载,旺季高峰目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3)景区各景点承载力利用水平不同,游客多聚集在观鱼亭和湖边.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空分流、新增景点等调控措施解决景区超载和弱载问题,为景区的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陕西大柳塔煤矿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路线穿越调查和地面分辨率为2.5m的1:25000 SPOT5遥感影像解译,查明了研究区2005年沙漠化土地现状,采用TM遥感影像解译对比了1986年煤矿建设初期、1996年开发中期同时段土地沙漠化程度及面积。研究表明:20年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了11.67km^2。主要煤矿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变化与研究区趋势相同,即重度、中度面积逐渐缩小,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这一结论为该区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同时保护生态地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昆仑山北坡近5000年以来黄土堆积的环境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m的一处台地的风尘沉积剖面KMA,利用沉积物粒度、总有机质含量(TOM)、碳酸盐含量和部分孢粉记录重建了当地近5000年的环境变化历史。研究认为,研究剖面所在地区在4300cal.aB.P.前和3000~2600cal.aB.P.之间相对湿润,其余时段均表现为干旱状态;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活动在3400cal.aB.P. , 3000~2600cal.aB.P. ,1800cal.aB.P. , 1200cal.aB.P. , 900~650cal.aB.P.表现活跃,沙漠向南扩张,表明在KMA剖面古环境记录中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和山地的降水存在着显著分异。红色噪声谱分析还显示,KMA剖面的环境记录存在多种与太阳辐射或者太阳活动相关的显著周期,可能表明研究区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与太阳辐射强迫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影响和田冬季设施农业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和田地区1961—2006年4个代表站的气候资料,对设施农业主要生产阶段冬季(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浮尘日数、降雪日数、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日照时数增加,浮尘日数下降,上述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但是降雪日数增加,对设施农业生产不利。针对和田地区气候特征,在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建立南疆特色瓜果蔬菜基地的同时,需要加强雪灾、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