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艺  于洋  金彪  张霁云  陈文文  张干 《地球化学》2021,50(3):305-316
持久、迁移性有机污染物(PMOC)具有高极性、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故难被土壤以及沉积物吸附.该类化学物质的环境释放可导致其在地下水以及饮用水中富集.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技术手段,水体中大量未知的PMOC仍待进一步分析和识别.本次研究将从定义、特性和判别标准等方面系统介绍该类污染物,同时,对欧洲国家的PMOC管控现状...  相似文献   
32.
Based on the cost-income data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taking major grain crops and economic crop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as study cases, we studi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and its composi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5, and then analyzed its main driv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tal intensity of major crop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wed a rising trend from 919.73 Yuan ha-1 in 1980 to 3285.06 Yuan ha-1 in 2015, and the average annual intensity of economic cro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in crops. The labor cost and material cost of major crops bot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the material input was much higher than labor input for grain crops, while the labor input was much higher than material input for economic crops. (2) The labor intensity of major crop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501.75 man-day ha-1 in 1980 to 161.93 man-day ha-1 in 2015. The labor intensity of grain crop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economic crops and its decline rate was fast. On the contrary, the capital intensity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518.33 Yuan ha-1 in 1980 to 1159.95 Yuan ha-1 in 2015. In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capital intensity, the proportion of yield-increasing inputs such as seed, farmyard manure, fertilizer, pesticide and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abor-saving inputs such a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amount of agricultural labor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per capita. The primary direct driving factor was the net income per unit cost of major crops, but the time response lagged by 1-3 years. The main indirect driving factor was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olicy.  相似文献   
33.
甘雨  马小川  阎军 《海洋学报》2019,41(4):42-52
海底沙波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并能够对海底工程设施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海底沙波活动性的评估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仍利用平面剖面对比来分析海底沙波的迁移特征。然而,该方法难以全面高效地获取海底沙波二维平面迁移矢量。本文基于2007年和2009年的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数据,详细阐述了空间互相关方法在分析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迁移规律中的应用过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海底沙波的活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空间互相关算法中不同参数的选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空间互相关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获取海底沙波二维迁移矢量,获得的海底沙波迁移速率和迁移方向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在对实际DTM数据进行空间互相关分析时,需根据海底沙波形态、数据质量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参数及矢量获取方法。本研究实验了一种确定海底沙波迁移规律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有效提升获得海底地形变化规律的效率和准确度,可获得更加精细的海底地形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34.
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对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发育特征、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并从构造背景及力学机制两个方面探讨反转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主要发育一系列"上凸下凹"的大型褶皱背斜,伴生NWW向弱走滑断裂构造和NNW向张剪构造。反转构造及其伴生构造符合NEE右旋剪切应力场特征,形成时间与东沙运动一致,表明该反转构造带可能受晚中新世南海东北部东沙运动产生的右旋走滑应力场作用控制。反转构造有利于研究区圈闭的重建和改造,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新区油气运移和重新优选分配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5.
基于1∶1的大型水槽试验结果,分析了波浪溢流过程中位于海堤内坡的高性能加筋草皮护面的侵蚀特征。试验观察表明试验期间有一定土壤的损失,但护坡无明显的破坏;土面高度测量表明,当土壤流失发展到一定深度后,如果水动力强度变化不大,侵蚀趋于逐渐停止,这种现象称为侵蚀上限;结合试验现象对侵蚀上限进行了初步解释,并讨论了侵蚀上限达到前的侵蚀速率特征;植株密度监测表明,试验期间的草茎密度基本不变,草叶密度在开始几次试验期间持续减小,而后达到一个稳定值,这对于海堤的可持续防护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能够为波浪溢流期间海堤内坡防御的相关研究和工程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抑食金球藻(Aureococus anophagefferens)可以形成褐潮, 并对贝类、浮游动物等多种生物均能造成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抑食金球藻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本文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实验生物, 研究抑食金球藻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存活、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日本虎斑猛水蚤具有易于在实验室培养、生长周期短、雌雄异体等优点, 是海洋毒性污染物检测的模式生物。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在日本虎斑猛水蚤体内色素中检测到了抑食金球藻的特征色素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 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能够摄食抑食金球藻。当微藻生物量(相对碳含量)分别同为0.7 μg/mL和7.2 μg/mL时, 在抑食金球藻中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幼体及成体的存活率均高于以青岛大扁藻为饵料的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异, 并且在前者中无节幼体的发育时间显著低于后者, 12 d内雌体的产卵次数与产卵量显著高于后者。结果表明, 日本虎斑猛水蚤在抑食金球藻中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并且是首次报导的一种能够在抑食金球藻中正常摄食、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浮游动物。因此, 当褐潮发生时, 由于贝类幼体等生物会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 日本虎斑猛水蚤等抗性较强的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种, 从而会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组成, 进而可能会使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褐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GIS技术在煤矿瓦斯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平台的选择和组建;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研究了如何使用MapX进行图形操作,以及图形如何与数据库相结合。  相似文献   
38.
在普遍利用海洋观测站标准层的温度、盐度数据估算稳定层化海水浮性频率的传统算法中引入自然三次样条插植方法,不仅可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以提高,而且还可方便地对观测深度范围内的任一水层进行插值,从而获得总体曲率最小的温度、盐度和浮性频率随深度的分布。本文以南海(13°30’N,118°30’E;9°30’N,lll°30’E)及北太平洋(40°00’N130°00’W)3个测站为例,说明了在浮性频率的传统算法中引入自然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对近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从水体质量、富营养化、赤潮情况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水体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我国四大海区水质问题逐年改善,但南海的近岸污染问题、东海和渤海的赤潮问题等仍需加以重视。文章的大量数据分析为我国建立更符合国情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Dai  Guofei  Gan  Nanqin  Song  Lirong  Fang  Shaowen  Peng  Ningya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8,36(4):1103-1111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Microcystins (MCs) are cyclic hepatotoxic peptides produced by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nd present a public health hazard to humans 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