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59篇 |
免费 | 1152篇 |
国内免费 | 16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8篇 |
大气科学 | 1464篇 |
地球物理 | 1502篇 |
地质学 | 3187篇 |
海洋学 | 693篇 |
天文学 | 288篇 |
综合类 | 629篇 |
自然地理 | 7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249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261篇 |
2018年 | 273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343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307篇 |
2011年 | 348篇 |
2010年 | 354篇 |
2009年 | 329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35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343篇 |
1998年 | 341篇 |
1997年 | 335篇 |
1996年 | 246篇 |
1995年 | 229篇 |
1994年 | 213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139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LEE Ben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11,30(2):204-216
The Dehe granitic pluton intruded the Xiahe Group which is in the core complex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NQOB).It shows gneissic bedding and possesses typical S-type granite minerals such as muscovite and garnet.LA-ICP-MS U-Pb isotopic dating of the Dehe granite yielded a weighted average age of 925±23 Ma which represents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pluton.Most of the εHf(t) values are negative,and the two-stage model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ge of the Qinling Group.The isotope data show that the Dehe granite was formed in the following geological setting:in the syn-collision setting of the NQOB in the Neoproterozoic,crustal thickening induced partial melting of materials derived from the Qinling complex,and then the maga upwelled and intruded into the Xiahe Group.The formation of the Dehe S-type granite implied the occurrence of a convergent event in the QOB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92.
陕西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已知铝土矿产地主要分布于陕北的府谷县、渭北的铜川-韩城一带和陕南的西乡、镇巴、南郑地区;已知铝土矿都位于沉积间断面上,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矿床。陕北和渭北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系下统下部本溪组,陕南铝土矿主要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是隆起区边缘。成矿物质来源既有基底碳酸盐岩的溶蚀分解物,也有陆源铝硅酸盐岩的风化分解物。气候条件是有利于使岩石中铝质析出的温暖潮湿条件。时间上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沉积问断。对成矿有利的地形条件是古地形总体比较平缓,有利于铝硅酸盐风化物在缓慢的搬运过程中充分分解析出Al2O3。 相似文献
93.
GPS Solutions - Tropical cyclones are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concern in Australia due to El Niño and La Niña phenomena.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onospheric... 相似文献
94.
A hierarchical finite element is presented for the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free and forced vibration of a non-uniform Timoshenko beam resting on a two-parameter foundation. Legendre orthogonal polynomials are used as enriching shape functions to avoid the shear-locking problem. With the enriching degrees of freedom,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uted results and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arc-length iterative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eigenvalue equation. The computed result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vibrat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element is very fast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Legendre orthogonal polynomials used. Since the elastic foundation and the axial load appli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am affect the ratios of linear frequen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l resonance, they influence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m. The axial tensile stress of the beam in nonlinear vibr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vibration resulting in considerably large axial tensile stress in the beam. 相似文献
95.
GPS,VLBI和SLR确定地心坐标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评价GPS、VLBI和SLR这3种空间技术确定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我们把3种技术在并置站上的地心坐标进行了相互比较。经过偏心改正和7个参数的转换后,可获得任意2种技术地心坐标不符值的加权中误差,以此作为外符精度。可以看出,VLBI与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cm之内,SLR与VLBI和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3cm之间。表明VLBI和GPS实现的地心坐标精度比SLR高一些 相似文献
96.
97.
谈测绘单位的贯标认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统一标准,具有科学性、有效性、通用性的特点。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是深化和发展单位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的需要。通过贯标取得认证,可以提高测绘单位的知名度,取得用户的信任,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8.
泥石流排导结构对于减轻泥石流对周围建筑物的损毁起到了显著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排导结构难以抵御泥石流的强烈侵蚀磨损和周围环境恶劣时伴随产生的腐蚀磨损。首先,通过分析泥石流排导结构侵蚀和腐蚀磨损机理,应用相关磨损量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侵蚀和腐蚀的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计算公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针对磨损过程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建立了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随机过程模型,推导了任意时刻磨损量的分布函数,实现了评估泥石流排导结构的动态可靠性和概率失效时间。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可为今后泥石流排导结构的磨损定量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
自Simpson和Hunter(1974)在对夏季爱尔兰海的研究中提出潮混合控制潮汐锋的概念以来,人们相继在许多强潮浅水区发现了潮汐锋现象,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锋区的流场结构等特征,以及潮汐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国,赵保仁(1985)首先提出黄海存在潮汐锋现象,认为冷水团的温度锋可看作是底层的潮汐锋,并可利用近最大潮流流速计算层化参量来确定黄海潮汐锋(从而亦即温度锋)的位置,而且还可以根据已有调查资料和卫星图片揭示它的一些变化规律。他与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表明:黄海的潮混合及潮汐锋现象对黄海的温盐和水团分布、层化现象、强温跃层的分布变化、黄海的水平和垂直环流有重要影响和直接关系,进而可以推测黄海的潮混合及潮汐锋现象对黄海的物质输运、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黄海潮混合形成的温度锋和断面温度分布的数值预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往关于潮汐锋的数值研究大多数是诊断模式,用于求解潮汐锋形成以后锋区的环流结构等,而用数值方法模拟潮汐锋的形成和演化的工作却很少。在国外,只有王东平等(Wang et al.,1990)用二维模型,对垂直涡动扩散和粘性系数采用Munk-Anderson格式与湍流封闭格式嵌套的方法以反映边界层的作用,利用实测的大气强迫力和数值计算的潮流模拟了英国Celtic海的潮汐锋和海洋层化的变化问题,尚未涉及潮汐锋的形成过程。在国内,Bi和Zhao(1993)用一个二维数值模式对黄海34°N的潮汐锋进行了模拟,较好地模拟了从4月到8月潮汐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利用潮流分布及海面的热量和动量输入条件,以垂直均匀状态为初始条件,模拟黄海各主要断面的温度分布、温度锋和温跃层在增温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