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72篇 |
免费 | 3503篇 |
国内免费 | 36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2篇 |
大气科学 | 2846篇 |
地球物理 | 3752篇 |
地质学 | 8109篇 |
海洋学 | 1870篇 |
天文学 | 685篇 |
综合类 | 1415篇 |
自然地理 | 17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416篇 |
2022年 | 789篇 |
2021年 | 912篇 |
2020年 | 819篇 |
2019年 | 903篇 |
2018年 | 948篇 |
2017年 | 866篇 |
2016年 | 962篇 |
2015年 | 837篇 |
2014年 | 1045篇 |
2013年 | 945篇 |
2012年 | 908篇 |
2011年 | 937篇 |
2010年 | 900篇 |
2009年 | 805篇 |
2008年 | 739篇 |
2007年 | 803篇 |
2006年 | 603篇 |
2005年 | 486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434篇 |
2001年 | 367篇 |
2000年 | 408篇 |
1999年 | 510篇 |
1998年 | 462篇 |
1997年 | 423篇 |
1996年 | 357篇 |
1995年 | 329篇 |
1994年 | 361篇 |
1993年 | 273篇 |
1992年 | 216篇 |
1991年 | 170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127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5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452.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异常高孔带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松辽盆地低孔低渗背景下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文中应用岩心实测孔隙度、测井孔隙
度以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松辽盆地
北部纵向上发育3个异常高孔带(ⅰ-ⅲ), 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600~2350m、2500~3500m、3600~4400m,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12%~35%,6%~28%,5%~20%。第ⅰ高孔带主要发育在中浅层, 主要由Ⅰ、
Ⅱ型干酪根形成的有机酸溶蚀砂岩储集层形成;第ⅱ、ⅲ异常高孔带发育在深层,主要由Ⅲ型干酪根产生的大
量有机酸溶蚀砂砾岩储集层和火山岩储集层形成,大气水淋滤作用也有一定贡献。此外,裂缝和岩相对徐家围
子断陷深层异常高孔带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3.
经过十余年理论技术持续攻关,中国陆上实现了致密砂岩气规模发展、页岩气快速发展、煤层气持续发展、致密油稳步发展和页岩油加快探索,源岩层系油气已成为中国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源岩层系油气包括源岩油气和致密油气2种资源类型,普遍具备有效配置的烃源岩、储集层和聚集保存3个方面基础地质形成条件,展现出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标志特征,海相页岩气主要分布于深水陆棚区,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一般分布于主要聚煤期煤系,页岩层系石油一般主要发育于长期持续沉降的富油湖盆.源岩层系油气开发追求“平面甜点区”“纵向甜点段”较好经济资源条件,页岩气需含气量高、孔隙度高、TOC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适中、气层埋藏适中、保存条件好、储层可压性好、储量规模大,致密砂岩气需全天候气源、中粗粒砂岩、含气层系多、大面积聚集、稳定斜坡区、中浅层埋藏,致密油甜点区段一般具有烃源性、储集性、含油性、流动性、成缝性和经济性“六特性”经济资源条件.中国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源岩层系天然气是天然气上产的“主力”,源岩层系石油是石油稳产的“砝码”,实现地下原位“煤岩燃烧气化、页岩熟化气化”“2个革命性领域”突破是推进源岩层系油气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455.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456.
457.
458.
459.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