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3篇
  免费   4022篇
  国内免费   5992篇
测绘学   3133篇
大气科学   2142篇
地球物理   3044篇
地质学   10931篇
海洋学   2650篇
天文学   258篇
综合类   1361篇
自然地理   2408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1039篇
  2021年   1337篇
  2020年   1013篇
  2019年   1167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219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414篇
  2012年   1545篇
  2011年   1534篇
  2010年   1493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397篇
  2007年   1313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029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01.
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年来在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认识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盆地的基底结构、地质结构和主要构造类型等方面对北黄海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北黄海盆地是在前中生代结晶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盆地经历了走滑拉分(J3-K1)、断陷(E2-E3)、拗陷(N—Q)3次主要的沉降作用过程,形成了下、中、上3个构造层,在盆地内发育了断裂、褶皱和潜山3种基本构造类型。盆地的这种构造特征为盆地内油气的生成运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边界条件,特别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走滑拉分形成的下构造层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同时还有良好的圈闭发育条件,后期的构造改造也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聚集,应是北黄海盆地的主要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902.
地震是地壳或岩石圈构造变形的一种方式,施加于边界断层及其活动块体内的力决定了它们的变形方式(伸展、挤压、走滑),而变形(或地震)的空间分布受岩石圈流变学控制,尤其是受断层和其间块体强度以及这些块体与岩石圈耦合作用的控制( Thatcher,2009).而火山岩浆作为低粘度熔体,其活动通常也会产生地震,地震类型和大小与岩...  相似文献   
90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协同发展战略,现代金融业能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和重要的资金保障,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文章选取2006-2017年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3个视角构建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基于PLS-SEM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海洋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但对于这5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开放、协调、共享、绿色、创新;海洋机构研究经费收入、海洋第三产业GOP值、单位煤炭消耗生产GDP值、外商直接投资FDI值、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股票市场总市值等因素在金融发展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04.
准确有效的数据是开展各项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与传统采样监测流程不同,海洋浮标在线监测从样品采集到数据结果完全实现自动化,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不再聚焦于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阶段。文章选用浙江近年的浮标监测数据,结合浮标监测特点,从浮体稳定性、仪器设备校准、系统运行维护、数据传输接收、比对监测和异常值判定等关键环节,对浙江近岸海洋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设计,重点聚焦异常值判定和比对监测;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库,提出浮标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可信和相对准确3个层级的异常值判定规则,具有首创性,其中第一层为去除明显的故障值、异常值和离群值等无效数据后得到的有效数据集,第二层是经方法库选取合适的质控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可信数据集,第三层是根据现场比对监测结果验证后的相对准确数据集。以浙江海洋浮标监测数据为基础提出的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将有助于整体提升浙江近岸海域浮标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可为全国海洋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相关数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5.
选取了2003年1月~2004年4月河北省及邻省ML≥2.0级地震149个,针对每个地震记录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最大空隙角、近台距离、远台距离、台数等因素,选取台站分布相对合理的4~12个台站,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交互处理系统提供的Hypo81、GELor-p、Genetic3种定位方法分别进行定位处理,将3种定位结果与全国地震月报目录进行对比得到定位偏差量,定量分析了3种定位方法的定位偏差量随空隙角的变化,探讨了Hypo81、GELor-p、Genetic3种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稳定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906.
为了解西辽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通过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探讨了生长季各月NDVI与气象因子的时滞性,以及气象站周围10 km缓冲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  相似文献   
907.
西秦岭“五朵金花”岩体是寨上—马坞金矿整装勘查区一带重要的金矿成矿地质体,围绕“五朵金花”岩体已发现有多达100余处金矿(床)点,是西秦岭重要的金矿集中区。锁龙—马坞一带研究区正好包括了整个教场坝岩体以及中川岩体及柏家庄岩体北部大部分区域,具有良好的形成金矿的潜力。因此本次工作在收集前人1∶5万矿调及锁龙金矿矿产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MRAS软件对该区域金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同时预测了23处金成矿的有利区域,为该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靶区。  相似文献   
908.
基于2020年中国近海31个浮标的逐小时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陆面数据同化系统(HRCLDAS-V1.0)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海面风场进行了系统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我国近海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风速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16 m/s和1.09 m/s,风向MAE分别为23°和22°。随着风力增大两者的风速准确度均有所降低,当风力等级≥10级时,前者准确度优于后者;对于风向而言,随着风力增大,两者准确度均升高。此外,选取2020年典型的两次冷空气过程和2008号台风“巴威”过程,检验两者在不同天气过程影响下的准确度,两类融合产品均能较好地再现冷空气过程引起的风向变化,而对不同强度的冷空气过程下的风速反映存在差异;对于台风引起的大风,在风速较低时两者风速均具有不错的表现,但HRCLDAS-V1.0对峰值强度的表现优于ERA5。  相似文献   
909.
2018年8月19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省临沂市遭受龙卷袭击。通过实地灾情调查,给出了该龙卷的影响范围、灾害分布和强度评估等,综合考虑不同标识物和致灾过程,评估本次龙卷强度为EF3级。分析龙卷发生的环境和天气雷达特征,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低抬升凝结高度(≤300 m)、强低层垂直风切变(≥18×10-3s-1)、强相对风暴螺旋度(≥350 m2/s2)和较低对流有效位能(≤400 J/kg)的有利环境条件下;龙卷超级单体嵌于台风右侧螺旋雨带内,龙卷发生在中气旋与风暴后侧下沉气流区相接一侧,与龙卷涡旋特征位置对应;龙卷及地时中气旋向下延伸加强,同时风暴顶及单体质心迅速下降;若探测到低层中等强度中气旋时应发布龙卷预警,则此次过程的龙卷预警时间提前量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910.
无机盐改性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考察了无机盐改性对沸石覆盖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并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NaCl及CaCl2改性对沸石吸附氨氮的性能影响不大;CaCl2改性可以提高沸石Ca2 的交换量而降低Na 的交换量,NaCl改性则可以明显降低Ca2 的交换量和增加Na 的交换量.②NaCl及CaCl2改性对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氨氮的释放影响不大,而对控制底泥磷的释放则影响较大,沸石覆盖控制底泥磷释放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CaCl2改性沸石>天然沸石>NaCl改性沸石.③沸石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机理为沸石的物理吸附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机理包括沸石的机械阻挡作用和沸石与铵所交换出来的Ca2 对磷酸盐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