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9篇
  免费   12232篇
  国内免费   19296篇
测绘学   9874篇
大气科学   6757篇
地球物理   9579篇
地质学   34894篇
海洋学   10038篇
天文学   596篇
综合类   4191篇
自然地理   7558篇
  2024年   678篇
  2023年   1722篇
  2022年   3497篇
  2021年   4172篇
  2020年   3410篇
  2019年   3780篇
  2018年   3277篇
  2017年   3168篇
  2016年   3216篇
  2015年   3867篇
  2014年   3605篇
  2013年   4392篇
  2012年   4777篇
  2011年   4669篇
  2010年   4606篇
  2009年   4264篇
  2008年   4290篇
  2007年   4086篇
  2006年   3888篇
  2005年   3227篇
  2004年   2446篇
  2003年   1751篇
  2002年   1811篇
  2001年   1594篇
  2000年   1327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82.
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分布模拟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近地表土(岩)层,是冻土地区热力动态最活跃的岩层,在冻土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青藏高原地区80个气象观测台站1991-2000年的地面温度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出青藏高原冻土区的地面冻结指数和地面融化指数,然后应用斯蒂芬公式分别得到多年冻土区的季节融化深度和季节冻土区的季节冻结深度.  相似文献   
83.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翠英  张乐民 《岩土力学》2007,28(12):2506-2510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84.
澳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研究——澳门的填海造地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门原系海中孤岛,由于利用了自然条件,进行填海造地工程,使孤岛相连,土地面积扩大,城市发展,交通改善,经济增长,成为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典型地区。文章论述了澳门有利于填海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海洋空间利用的发展过程,及填海造地工程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5.
地面加热对沙尘暴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沙尘数值预报模式并针对2002年3月18—20日典型沙尘暴过程,模拟研究了地面热通量对沙尘暴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沙尘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较准确地模拟了本次沙尘暴过程。模式对白天地面加热强度和夜间地面冷却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高估。地面热通量能够使沙尘暴明显增强,同时也通过导致地面风速、层结稳定度、地面摩擦速度产生明显的日变化,进而导致沙尘暴强度的日变化。地面热通量影响地面风速的方式是导致混合层形成,从而有利于产生高空动量下传。另外,沙尘暴发生时地面热通量主要影响地面和行星边界层中的天气要素,随时间推移地面热通量能够持续影响上升运动强度,且这一影响从边界层逐渐向上扩展到自由大气,并达到500 hPa以上。  相似文献   
86.
房价的快速上涨和城市内部房价的巨大差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控房价,防止局部区域房价过热势在必行。本文从城市空间功能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2016年房价为例,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均房价为8480元/m2,并从市中心沿交通环线和放射状干线同时向郊区递减,形成圈层加放射格局,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医疗、金融和教育服务)对房价的影响以第三圈层和西南方最为显著,且高于城市层面上整体的影响。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受不同区域的空间功能差异的影响,公共服务和空间功能差异会加剧房价的分异格局,并推动局部房价过热。因此,显著地受到在房价调控中,不仅要有传统的金融、经济政策,还要注重空间功能和公共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87.

起沙机制是沙尘暴天气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蒙中区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通过提取沙尘源地涡动相关数据中的湍流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研究了CS在起沙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起沙期间存在CS,其典型特征表现为上扬—下扫循环,即暖空气的辐合上升与冷空气的辐散下沉相伴;(2)起沙期间,CS具有频次高、持续时间短、间歇性适中、连发频繁、速度切变大、水平尺度远大于垂直尺度和尺度变化比较大的特点;(3)CS是重要的起沙机制,它可起动粒径在0.1~156 μm之间的各种沙粒,起动最多的是粒径低于8 μm的粉粒与粘粒,但CS不是唯一的起沙机制;(4)CS的上扬与下扫两过程均可引起起沙,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暖空气的上升将沙粒向上空输送,后者则是将上空高速冷空气拖带下来引起地表沙粒的起动;(5)CS起沙分为单起式和连发配合式两种形式.单起式是单发CS产生的起沙形式,连发配合式是连发的CS产生的跃移—上扬的配合起沙形式.其中,连发配合式为主要形式;(6)下扫过程对起沙的贡献是上扬过程的1.8~15倍,上扬过程可将下扫过程中起动沙粒的1/3左右向上输送到空中;(7)一般情况下,CS对起沙具有稳定的贡献,其贡献率为51%,当临界起沙风速大于13 m·s-1时,其贡献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88.
构建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框架,引入信息熵和偏移份额模型定量剖析2000-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阶段对比分析收缩情境下东北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用地总面积持续增长,用地结构信息熵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以后,城市用地结...  相似文献   
89.
泥化夹层是一种典型的软弱结构面,经常引发许多工程地质问题,如斜坡和坝基失稳,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等。开展泥化夹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探讨泥化夹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一直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根据近年来国内围绕泥化夹层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泥化夹层的形成机理、分类和分布规律、力学特性、工程地质特征和抗滑稳定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得出以下主要认识:泥化夹层的形成模式有3种,层间错动作用是最普遍的形成模式;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描述和规律总结方面;泥化夹层是黏弹塑性体系,主要研究了其剪切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最后笔者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建议,包括:软弱夹层的泥化演化过程研究;泥化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和可视化研究;泥化夹层的剪切蠕变理论模型,泥化夹层的细观损伤破坏动态演变规律、应力松弛特性和动力特性,泥化夹层与围岩间的接触面及组合岩体的力学特性;扩展和深入泥化夹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0.
According to climate features and river runoff conditions, Xinjiang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search areas: The Altay-Tacheng region, the Tianshan Mountain region and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Utilizing daily observations from 12 sounding stations and the annual runoff dataset from 34 hydrograph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for the period 1960-2002, the variance of the summertime 0℃ level height and the changing trends of river runoff are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rough trend contrast of curves processed by a 5-point smoothing procedure and linear correlation. The variance of the summertime 0℃ level height in Xinjiang correlates well with that of the annual river runoff,especially since the early 1990s, but it differs from region to region, with both the average height of the 0℃ level and runoff quant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over time in the Altay-Tacheng and Tianshan Mountain regions but decreasing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The correlation holds for the whole of Xinjiang as well as the three individual regions, with a 0.01 significance level. This indicates that in recent years, climate change in Xinjiang has affected not only the surface layer but also the upper levels of the atmosphere, and this raising and lowering of the summertime 0℃ level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arming and wetting process in Xinjiang and the amount of river runoff. Warming due to climate change increases the height of the 0℃ level, but also speeds up, ice-snow melting in mountain region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river runoff, leading to a season of plentiful water instead of the more normal low flow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