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313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33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应用叠层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门建筑抗震新技术。但由于对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是否会增加缺乏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使得建筑开发商对其推广应用一直持保守态度。选择了位于VIII度区的两个典型工程实例(一例为乙类建筑,另一例为丙类建筑),简要分析了同一建筑物采取不同设计方案(不隔震但抗震设防、隔震使实际设防水平提高、隔震后与未隔震建筑保持相同设防水平等三种不同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在同等设防烈度下,基础隔震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被隔震建筑的工程造价与同条件只采用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造价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02.
103.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测井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寻找井旁地震数据与测井曲线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应用到远离井的区域(只有地质数据,但无测井)来预测测井的有关特性,其方法有单属性分析和多属性分析[1]。本文通过实例描述了多属性分析的特点及预测结果。从单属性回归到多属性预测、再到神经网络预测过渡时,预测能力持续提高。同时对地震属性的选择和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将结果应用到整个二维地震剖面上,能更好地确定井以外区域的测井特性。  相似文献   
104.
在系统整理以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利用本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载荷试验成果,通过三元一次方程得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的承载力的经验公式,该公式的建立对本区工程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Well Zheng-1 is located in the combined area of the central uplift and the north Tianshan piedmont depression in the Junggar Basin. Two oil-bearing beds are recognized at 4788–4797 m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Tugulu Formation (K1tg) and 4808.5–4812.5 m of the Lower Jurassic Sangonghe Formation (J1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compositio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saturated hydrocarbons, sterane and terpane biomarkers and carotane of two crude oil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rude oils are basically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ey were all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high mature, brine, algae-rich lake facies sediments. Oil-source correlation revealed that crude oils of the two bed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Permian and mixed by the oil deriv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Jurassic and Triassic.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with several sets of source rocks in the area studied.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朝阳地震台公皋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将这些观测资料应用于地震预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吉林和黑龙江省地震台网观测数据,对2003年发生在第二松花江和松辽盆地深断裂较大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合松原地震台单台定位结果,测定松原小震群地震多发生在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断裂交汇部位,判断第二松花江断裂发生左旋运动。  相似文献   
108.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地质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需要探索一些更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快速解决地质环境这种目标结构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广东省恩平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地质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分析与层次分析法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中选取坡度、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年降雨量、人类活动等作为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这些因素的提取与获得途径。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剖分及空间分析叠加,计算每个单元的质量评价指数,生成地质环境评价等值线,得出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  相似文献   
109.
选择北京平原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都比较典型的沙子营垃圾堆放场,建立了其水文地质模型。在充分收集资料、分析得出部分计算所需参数后,采用现场弥散实验、勘查取样测试等方法,求得了该含水层的弥散系数等参数;用二维非稳定流溶质运移方程对污染物在此含水层中的迁移扩散规律、速度和污染范围等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现场钻探、取样测试分析等方法,评价了该含水层的实际污染状况。实验模拟计算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中的运移规律遵循二维非稳定流场中的溶质运移方程,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中的运移速度约为86.25m/a,迁移扩散主要发生在地下水流向上,侧向扩散宽度极小,是地下水流向上的1/17。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球面Quaternary编码的特点,给出了三角格网方向判断的规则,并对该算法与Bartholdi邻近搜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解算法的平均时间耗时量约是Bartholdi邻近搜索算法的2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