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288篇
地球物理   592篇
地质学   1230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 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42.
Sm-Nd法及其参数εNd(O)、εNd(T)、TCHURNd、εDMNd及x,是测定花岗岩形成年龄及研究花岗岩成因类型、模式年龄及地幔物质百分比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测试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广泛使用。作者提出了Rb-Sm法的相应参数εSr(O)、εSr(T)、TURSr、εDMSr及μ做为补充,在没有Sm-Nd同位素资料的情况下,Rb-Sr同位素参数基本上可以代替Sm-Nd同位素参数。经对比,求花岗岩中幔源物质百分比时,Rb-Sr法计算值与Sm-Nd法计算值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计算花岗岩山幔源物质百分比的简化式,使该计算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3.
视频会议系统在气象行业应用较广,近年来随着多点(会议室)会议需求增加,设备复杂度提高,原有分立、单独管理模式对人员造成较大的压力。以湖北省气象局所建的数字化视频会议系统为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结合气象部门的信息网络条件,提出了基于数字化集中控制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通过集中配备主要设备,对综合信号进行远程采集、分配,以数字化中控系统进行网络集中控制管理的方式,实现了召开多会议室、多会议模式的视频会议功能。业务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案既保证了视频会议效果和会场分布规模,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对同类系统的构建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西安地区旱涝气候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西安丰富的历史旱涝史料,建立了近1500年旱涝序列,并采用滑动滤波、功率谱分析、谐波分析等方法,对西安地区旱涝气候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5.
鄱阳湖水龄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环境水动力学模型EFDC源程序,建立了染色剂模型和水龄模型,在将模型与航测水文数据验证吻合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鄱阳湖自然条件下春、夏、秋、冬季的水龄和倒灌前后鄱阳湖染色剂和水龄分布的变化,以及五河水系各分支河流水龄.分季节的水龄计算表明鄱阳湖水体交换受季节性来水影响明显.夏、秋季的水龄相对较小,在多数年份又受到长江水倒灌的影响导致水龄有所增大;冬、春季水龄较大,亦无长江水倒灌现象,相较于夏、秋季,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分支流的水龄计算表明,西南湖区的水体交换主要受到赣江的影响,西北湖区水体交换主要受到修水和赣江的影响,南部湖区主要受到抚河与信江的影响,东部湖区主要受到饶河的影响,湖心区和入江水道则受到五河水系的综合影响.同时水龄的研究表明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枯不调洪"的原则是合理的,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ozone layer of gases released by the engines of proposed high altitude supersonic aircraft. The major problem arises from the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s 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stroy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ozone in the stratosphere. The magnitude of the perturbation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cruise altitude of the aircraft. Furthermore, the depletion of ozone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when heterogeneous convers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to nitric acid on sulfate aerosol particles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calcul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erosol load on stratospheric ozone is investigated. First,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aerosol load induced by the SO2 released by aircraft is increased by about 10–20% above the background aerosols at mid-high latitud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t 15 km for the NASA emission scenario A (the NASA emission scenarios are explained in Tables I to III). This increase in aerosol has small effects on stratospheric ozone. Second, when the aerosol load is increased following a volcanic eruption similar to the eruption of El Chichon (Mexico, April 1982), the ozone column in spring increases by as much as 9% in response to the injection of NO x from the aircraft with the NASA emission scenario A. Finally, the modeled suggests that significant ozone depletion could result from the formation of additional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produced by the injection of H2O and HNO3 by the aircraft engines.  相似文献   
47.
2005年6月桂南沿海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桂南沿海降水异常偏多,通过分析气候背景,环流形势特征,并将其与历史多雨年和少雨年做对比分析得出:2005年6月桂南沿海降水偏多是在多雨的大气候变化周期中发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位置偏西、脊线位置偏南是2005年6月桂南沿海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A one-dimensional, time-dependent model of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a warm stratiform cloud is used to study the possible impact of chemical inhomogeneity among cloud and raindrops on the oxidation of SO2 in clouds.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inhomogeneity are examined using two contrasting models: In Model 1 a bulk-solution parameterization is adopted which effectively treats all cloud and raindrops as if they are chemically homogeneous; in Model 2 we allow the cloud and raindrops to have a dichotomous distribution. The dichotomous distribution in Model 2 is simulated by assuming that the two groups of cloud droplets nucleate from two chemically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condensation nuclei; one being acidic and the other being alkaline. While the two models yield essentially identical results when the ambient levels of H2O2 are greater than the ambient levels of SO2, the rate of conversion of SO2 to sulfuric acid and the amount of sulfate removed in the precipita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Model 2 over that of Model 1 under conditions of oxidant limitation (i.e., H2O2 < SO2). This enhancement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upon the fraction of alkaline nuclei assumed to be present in Model 2 and arises from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aqueous-phase reaction between O3+SIV at high pH.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loud models which adopt a bulk-solution parameterization for cloud droplet chemistry, may underestimate the amount of in-cloud SO2 oxidation under oxidant-limit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9.
近55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大陆1951~2003年160站较为完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降水突变事件的大致时间,研究揭示了近55年中国大陆降水突变事件变化的区域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近55年来,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量正在逐步减少。华北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明显。年降水量增加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另外,西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略有增加。(2)中南地区和青藏云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突变,华北地区降水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突变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50.
贾正大  李军  金星  林彬华 《中国地震》2022,38(3):486-493
海底地震仪是海上观测天然地震的主要手段,仪器所记录到的噪声分为环境噪声和仪器噪声。本文利用2018年9月3日—2019年7月1日期间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所采集到的数据,对海洋环境下的强震型海底地震采集站和宽频带海底地震采集站进行仪器自噪声分析,利用两道互相关模型,采用加窗平均周期图法计算功率谱,通过1/3倍频程积分作平滑处理,得到仪器自噪声功率谱密度图。对比分析相同型号仪器的自噪声功率谱,发现相同仪器的自噪声变化趋势一致,但自噪声大小有差异,且这种差异对于不同仪器、相同仪器的不同分量也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