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451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492篇
地质学   1211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222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PS��InSAR�����ӳ�У�������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InSAR????????????????????????????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LSSVM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GPS?????????в?????????GPS??InSAR????????????????????????????,????GPS????????InSAR??????????30 mm,?????????InSAR?????????  相似文献   
992.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slopes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highly variable.The present study tries to giv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Which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degree of slope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ureau,we set 3 monitoring sections in Jiulong slope,Mianzhu city,China with the aim to record the site response of the slope during the aftershock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which happened on 12 May 2008,30 aftershocks have been recorded in these monitoring points.We analyzed 11 records,with magnitudes ranging from ML = 4.6 to ML = 3.1.The amplification factors of the horizontal compound PGA and 3D compound PGA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he 3 points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on the slop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on the earthquake was controlled by factors such as topograph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Quaternary overburden.  相似文献   
993.
西藏当雄6.6级地震与尼木6.5级地震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北纬29°48′,东经90°21′)发生了Ms6.6级地震,而在1992年7月30日16时24分在拉萨市尼木县(北纬29°35′,东经90°15′)曾发生过Ms6.5级地震。上述2次地震发生在同一活动构造带上,地震类型相同,震级、震源深度也相差不大,但2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却相差很大。作者在地震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2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震害情况,探讨了造成地震灾害损失轻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华薇娜  张洁  刘芳  邓三鸿 《极地研究》2009,21(2):124-140
通过美国的核心期刊数据库,收集了中国作者自1982年以来在世界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有关南北极研究方面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本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包括各年文献量、期刊、著者、地区、机构、研究主题、引文等,以期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中国南北极研究方面的科研生产率、核心机构、核心人员、核心期刊、主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等信息,便于人们通过定量数据来了解中国南北极研究的现状、布局和实力。  相似文献   
995.
对采自东太平洋CC区西部的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进行了岩石磁学、古地磁极性地层及古生物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等温剩余磁化强度(IRM)、磁滞回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仅在柱状样底部存在少量赤铁矿/针铁矿。340~350 cm发育的埋藏结核层,标志着一处沉积间断的存在;60~336 cm发育上新世晚期的硅藻化石Cosinodiscus nodulifer,但古地磁极性地层缺失上新世-第四纪的2r反极性时;0~60 cm见第四纪标准化石Pseudoenuotia doliolus、Spongaster tetras,且顶部缺失1正极性时。综合对比古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邻近区域地层学特征,认为该柱状样记录了从晚渐新世至第四纪的沉积历史,期间存在晚渐新世至早上新世、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及第四纪晚期3个时期的沉积间断,上述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是南极底流的形成与增强、CCD界面抬升及海底侵蚀作用增强共同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以GB/T 21714.2为基础,以Delphi7.0为开发语言,融合Gis叠加、Microsoft Word自动化等计算机技术,研制而成了一套程序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多功能业务系统,提高了原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的规范性,缩短了评估流程,提高了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997.
用应变模态技术诊断梁结构的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点研究损伤对应变模态影响规律及其灵敏程度.根据计算结果,损伤处附近发生突变,损伤30%时突变区为梁长的12.5%.应变模态对非节点损伤非常敏感,应变模态也有明显改变,尤其是跨中损伤第1阶、四分之一跨损伤第3和第2阶.跨中损伤时,1阶应变模态除突变区外大多数应变几乎呈均匀下降趋势.四分之一跨损伤30%时,3阶应变模态第1峰值区及2阶模态第1、第2峰值区应变振型值下降至58.6%、71.9%及84.2%.所以,可利用应变模态的敏感性确定损伤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998.
龙门山活动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断块区巴颜喀喇断块与华南断块区四川断块之间,是青藏高原断块区东部边界构造带中段的一条北东向挤压推覆构造带,它南接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为岷山-西海固南北向构造带。与后二者历史上均发生过多次7~8级地震不同,龙门山构造带历史地震活动强度却相对较低,只发生过6~612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即发生在青藏高原断块区东部边界构造带中段这一历史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的构造段。  相似文献   
999.
为充分利用石质弃渣,填石路堤已经成为山区高等级公路较普遍的路堤形式。汶川地震以后,我国已处于地震活跃期,因此在高烈度区内修建高速公路,进行地震作用下稳定性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小型振动台试验虽然受承载能力和台面尺寸的限制有诸多弊端,但所需经费少,可进行重复实验,其实验结果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更是大型振动台试验积累经验所不可缺少的。作者对研究尚不成熟的填石路堤进行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情况。涉及的雅泸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工程位于水库水位变动带内,实验发现水在地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无水条件下,地震导致的边坡破坏最先发生在边坡内侧,随着振动的持续,边坡外侧也将发展成破坏区;在水位上升后,地震导致的边坡破坏最先发生在边坡外侧,由振动产生的水浪对边坡的冲刷、淘蚀作用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