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93篇 |
免费 | 2468篇 |
国内免费 | 18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7篇 |
大气科学 | 1599篇 |
地球物理 | 1698篇 |
地质学 | 4444篇 |
海洋学 | 1326篇 |
天文学 | 294篇 |
综合类 | 692篇 |
自然地理 | 10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7篇 |
2023年 | 258篇 |
2022年 | 506篇 |
2021年 | 600篇 |
2020年 | 521篇 |
2019年 | 502篇 |
2018年 | 522篇 |
2017年 | 447篇 |
2016年 | 499篇 |
2015年 | 469篇 |
2014年 | 520篇 |
2013年 | 581篇 |
2012年 | 577篇 |
2011年 | 536篇 |
2010年 | 539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479篇 |
2007年 | 429篇 |
2006年 | 386篇 |
2005年 | 338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298篇 |
2001年 | 246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北极涛动、极涡活动异常对北半球欧亚大陆冬季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1-2012年NCEP/NCAR全球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气温场等再分析资料,北极涛动(AO)指数,北半球及其4个分区的极涡指数等资料,分析极涡和AO对北半球特别是欧亚大陆冬季气温异常分布的影响。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与北半球气温相关场呈由北向南的“+、-”分布,显著正相关中心位于极区,显著负相关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AO指数与气温的相关场分布与此反位相。极涡各分区面积指数体现与各大洲气温显著相关的地域特征,尤其是亚洲极涡面积指数比AO的相关区域更偏向亚洲和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能表征亚洲大陆冬季风向中低纬度爆发的某些特征。2006年以来AO指数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北半球、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是有利于欧亚大陆近几年连续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年代际背景;2009-2011年北半球欧亚大陆冬季大范围低温事件,不仅与冬季AO负位相明显变强有关(2011年除外),与北半球以及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大联系更为密切,亦表明该区域冬季变冷的自然变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灯光密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效率,采取KDE、ESDA、SDE等方法对中国县域尺度2000-2015年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总体特征、时空演变以及方向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夜间灯光总亮度与建设用地出产出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可用灯光总亮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以灯光密度反映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②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东高西低,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西高东低,中部居中,但区域间年均增长率最大相差0.56%,整体较为均衡。③ 虽然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由2000年的0.008单位灯光/km2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0.025单位灯光/km2,但其核密度曲线始终处于中低水平且右侧区间不断扩大,说明中国建设用地产出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中低水平俱乐部收敛的特征。④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全局 Moran's I指数都大于0,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存在正向空间分布特征,且其局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存在稳中有动,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的特点。⑤ 方向分布上,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方位角始终在72.420o与81.066o之间,说明东北-西南方向为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且标准差椭圆的主轴与辅轴标准差都有所增加,说明在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与次要方向上都发生了分散现象。 相似文献
43.
44.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variability (IV) in ensembles of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CM) simulations is now widely acknowledged in the community working on dynamical downscaling. IV is defined as the inter-member spread between members in an ensemble of simulations performed by a given RCM driven by identical lateral boundary conditions (LBC), where different members are being initialised at different tim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time variations and structure of such IV have only recently begun to receive atten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empirical evidence of a close parallel between the energy conver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ime fluctuations of IV in ensemble simulations of RCM and the energy conversions taking place in weather systems. Inspired by the classical work on global energetics of weather systems, we sought a formulation of an energy cycle for IV that would be applicable for limited-area domain. We develop here a novel formalism based on local energetic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IV. Prognostic equations for ensemble-mean kinetic energy and available enthalpy are decomposed into contributions due to ensemble-mean variables (EM) and those due to deviations from the ensemble mean (IV). Together these equations constitute an energy cycle for IV in ensemble simulations of RCM. Although the energy cycle for IV was developed in a context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nergetics of weather systems, the exchange terms between the various reservoirs have a rather similar mathematical form, which facilitates some interpretations of their physical meaning.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东平原狭蚌虫外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外壳由内外角质层、内外上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共同组成。外角质层厚,较规则。上皮细胞有柱状细胞和具有胞突的锥形细胞两种形态。同侧及相对两侧的上皮胞突相连接,构成了许多具有血细胞的血腔隙。 相似文献
46.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是凝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核心,在微尺度范围上形成了水环境结构的重要梯度,对于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循环、碳沉降以及食物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东海典型断面PN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典型断面PN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含量介于28~376 μg Xeq./L之间,平均值为(115±67)μg Xeq./L;呈现出明显的夏季 > 冬季 > 秋季 > 春季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岸 > 外海和底层 > 表层的分布趋势。通过对比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分布趋势和硅藻、甲藻分布趋势以及统计分析得出,东海典型断面PN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硅藻,甲藻贡献不大;而外海TEP的来源可能主要由超微型浮游植物贡献。 相似文献
47.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西南缘及东北缘发育典型坳陷型湖盆坡折带。研究表明,在北东缘具有多级缓坡坡折带特征,坡度1°~3°,宽度15~25 km;西南缘具有单一陡坡坡折带特征,坡度3°~5°,宽度10~20 km。由于受湖盆收缩原因影响,坡折带平面展布局部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坡折带在对地层的超覆叠置、岩性纵向组合以及沉积体的纵横向展布上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以坡折带特征研究为基础,建立坡折带控制非构造圈闭展布模式,对于指导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地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了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则弄群火山岩的野外特
征和锆石U-Pb年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喷发于154.2~142.1 Ma。研究首次获得
晚侏罗世的则弄群火山岩年龄为154 Ma,比前人提出的则弄群火山岩浆活动起始时间(130 Ma) 提前了24 Ma,据此将则
弄群的时代定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根据研究获得的最新年代学数据,结合冈底斯带火山岩的前人研究资料,显示冈底
斯带中生代弧火山岩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年轻的趋势。因此,最早期南冈底斯弧中生代火山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
冲有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中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受到了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和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南向俯冲的双
重影响,早白垩世中期的北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则与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南向俯冲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冈底斯带晚中生
代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火山岩方面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49.
铜锌是海洋浮游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其含量和同位素能够对相关海洋生物—物理—化学过程进行示踪和定量分析,是国际地学重大研究计划"GEOTRACES"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海洋铜锌同位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归纳出以下认识:①生物吸收、颗粒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等不同海洋过程会使海水溶解铜锌同位素产生分馏,从而对同位素组成的纵剖面分布特征造成影响;②现代海洋主要铜锌输入、输出端元同位素组成及通量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仍存在潜在的铜锌源汇尚未被发现;③铜锌对海洋气候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其同位素组成经常被广泛应用于古海洋气候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示踪.未来还需在优化铜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探究海洋铜锌的潜在源汇以及生物碳酸盐等海洋载体铜锌同位素分馏机理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工作,并有望在碳循环、地球气候重大演变和海洋环境污染的示踪应用等方向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0.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氯含量和流体盐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开展了磷灰石成分的研究,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榴辉岩相条件下流体盐度和磷灰石中的氯含量之间的关系.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与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范围为0.00~0.35时,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盐度约为0~40% NaCleq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