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876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利用1981—2016年承德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及2012—2016年11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承德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承德冰雹主要发生在东北部的高海拔地区.20世纪80年代是承德市冰雹高峰期,90年代后逐渐减少.承德冰雹次数的月分布呈"单峰型"变...  相似文献   
992.

射频大地电磁(RMT)是新兴的浅地表勘探法, 其工作频段(10 kHz~1 MHz)处于音频大地电磁(AMT)与探地雷达(GPR)之间, 随频率的增加, 位移电流对RMT观测的影响逐渐增大, 单一电阻率参数反演会影响数据解释的准确性.本文在同时考虑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影响的条件下, 开展二维RMT数据电阻率和介电常数联合反演研究.为提高电阻率与介电常数之间的联合约束效果, 在经典最小结构模型正则化约束的基础上, 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进行联合约束.模型试算表明, 基于FCM聚类的二维RMT电阻率与介电常数联合反演可以在丰富解释参数的同时提高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处理了电离层赤道异常北峰Okinawa站的f0F2行星波周期的振荡.比较同一期间相近经度链上的南北半球观测到的低热层中性大气运动,发现较短周期的2-5日波,尤其是在南北半球的夏季期间(北半球7-8月前后,南半球1-2月前后),其纬向风与赤道异常振荡强弱及周期变化具有良好的同步对应性.对于较长周期的中性风振荡,只要其幅度相当大,也会在赤道异常的振荡中有所对应.从而提供证据说明中性风的行星波振荡是赤道异常的行星波振荡的驱动源.  相似文献   
994.
辽宁省海城地震前震震源错动方式的一个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城地震前震的错动方式都一致,这一特点表现为各台记到的P波S波垂直向最大振幅的比值均稳定.与中国境内发生的五个震群资料对比表明,上述特点有助于区分震群和前震.  相似文献   
995.
方尚武  李强  王若帆  焦恒  易瑞 《中国岩溶》2019,38(3):388-393
贵州镇宁地区地下水中硫酸盐超标是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而该区地下水中硫酸盐超标主要来自于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含水岩组。采集水样分析发现该含水岩组中地下水的硫酸盐含量达到了275.42~1 100 mg?L-1,为Ⅳ-Ⅴ类水。运用地下水中硫同位素追踪,其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石膏溶解,并通过实施“探采结合井”(ZK3),初步查明 “膏岩层”分布于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一段下亚段(T2g1a)的中下部,厚度在1~1.5 m。而分层抽水试验显示:T2g含水岩组试段水质为Ⅴ类,降深在11.50 m时涌水量为256.61 m3?d-1;当揭穿T2g膏岩层含水层并进行封隔止水后,钻孔自流量为330.05 m3?d-1,降深在10.80 m时钻孔涌水量达628.84 m3?d-1,水质属Ⅲ类水。因此,在类似因水质超标而引起的功能性缺水地区,可越过膏岩层而获取深层安全的可饮用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例UAVM患者64排螺旋CT数据,所有扫描图像均采用冠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2例患者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均能清晰显示骨盆、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等,可以确定UAVM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情况及与毗邻血管、骨盆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UAVM,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997.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科的信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川滇-华南活动块体/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也是活动及变形的大凉山次级块体与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之间的边界带;结构上表现为2个平行展布、朝南东推覆的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带有显著逆冲分量的右旋走滑性质.沿昭通断裂带无大地震的时间至少为1700 余年,目前存在地震空区.GPS变形图像反映昭通、莲峰断裂带已不同程度闭锁.另外,昭通断裂带的鲁甸附近以及莲峰断裂带的南段分别存在异常低b值区或高应力区.已由低b值区和小震空白区识别出昭通断裂带上的鲁甸—彝良之间存在高应力闭锁段,并估计出其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为MW7.4.本研究因此认为昭通断裂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 而莲峰断裂带的危险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3年1月1日至1988年11月5日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获得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及附近区域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图像,初步揭示了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澜沧—耿马地震之前,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参数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匀性特征.澜沧7.6级地震震源区以低于0.7的异常低b值、低a值以及整个研究区最短的局部复发间隔Tl值为特征,表明震源所在断裂段在震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具有发生大震的应力条件.  相似文献   
999.
计时精度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地震勘探对地层分辨的准确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计时精度主要由采集站的采样率精度决定.本文首先给出了计时精度的定义,基于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分别研究了采用单方波脉冲法和双单位脉冲法测量计时精度的两种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测试精度,给出了采用本文所述方法的测试结果.最后对测试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ASM) is a vast climate system, whose variability is critical to the livelihoods of b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the Asian continent. During the past half-century,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variations on a wide range of timescales, yet several significant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Of note are two long-standing problems concerning orbital-scale variations of the ASM.(1) Chinese loe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show a persistent glacial-interglacial dominated ~100 kyr(thousand years) periodicity, while the cave oxygen-isotope(δ18 O) records reveal periodicity in an almost pure precession band(~20 kyr periodicity)—the "Chinese 100 kyr problem".(2) ASM records from the Arabian Sea and other oceans surrounding the Asian continent show a significant lag of 8–10 kyr to Northern Hemisphere summer insolation(NHSI), whereas the Asian cave δ18 O records follow NHSI without a significant lag—a discrepancy termed the "sea-land precession-phase paradox". How can we reconcile these differences? Recent and more refined model simulations now provide spatial patterns of rainfall and wind across the precession cycle, revealing distinct regional divergences in the ASM domain, which can well explain a large portion of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loess, marine, and cave proxy records. Overall, we also find that the loess, marine, and cave records are indeed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incompatible, with each record preferentially describing a certain aspect of ASM dynamics. 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hydroclimatic proxies and largely reconciles the "Chinese 100 kyr problem" and "sea-land precession-phase parad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