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9篇
  免费   5334篇
  国内免费   8247篇
测绘学   3997篇
大气科学   2582篇
地球物理   3910篇
地质学   15155篇
海洋学   3926篇
天文学   247篇
综合类   1755篇
自然地理   3458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1250篇
  2021年   1708篇
  2020年   1304篇
  2019年   1593篇
  2018年   1342篇
  2017年   1331篇
  2016年   1348篇
  2015年   1670篇
  2014年   1489篇
  2013年   1877篇
  2012年   2121篇
  2011年   2007篇
  2010年   1994篇
  2009年   1882篇
  2008年   1935篇
  2007年   1751篇
  2006年   1762篇
  2005年   1442篇
  2004年   1056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550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1.
目前绝大部分可压裂性模型以弹性参数脆性指数法为基础评价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然而通过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岩石力学测试统计结果和矿场压裂实例分析可知,通过弹性参数评价页岩脆性缺乏理论依据,且与实验测试、压裂效果等相悖.针对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定义不统一、不全面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影响页岩体积压裂过程中压碎难度、缝网的复杂度、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812.
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快速加固超软弱的吹填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法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再联合以碎石桩加固则能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通过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由原天然地基的60 kPa左右提高到220 kPa,计算结果表明打碎石桩后的地基变形模量Esp与真空预压后的Ea相比提高了1倍,联合碎石桩加固后的地基沉降量比仅经过真空预压的地基减少1/3.  相似文献   
813.
为明确巴布亚盆地主要的含油气系统发育层段——侏罗系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勘探的关系,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沉积背景与古物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岩心相"三相"联合分析及与周边的布劳斯盆地的类比,识别了沉积微相类型,刻画了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展布特征;通过不同沉积相带生烃指标、储层物性参数对比,明确了有利的烃源岩与储层发...  相似文献   
814.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is related to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However, the starting time and the associated deep crust-mantle processes are still debatable. Mafic dike swarms car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deep earth (including mantle) geodynamics and geochemical evolution. In the Jiangnan Orogen (South China),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on whether the Mesozoic 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are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acific subduction or not.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detaile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whole-rock element and Sr-Nd isotope data for Early Cretaceous Tuanshanbei dolerite dikes, and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mantle dynamics of the SCB during that tim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his dolerite erupt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145 Ma). All samples have alkaline geochemical affinities with K2O + Na2O = 3.11–4.04 wt%, K2O/Na2O = 0.50–0.72, and Mg# = 62.24–65.13. They are enriched in LILE but depleted in HFSE with higher initial 87Sr/86Sr ratio (0.706896–0.714743) and lower εNd(t) (?2.61 to ?1.67). They have high Nb/U, Nb/La, La/Sm and Rb/Sr, and low La/Nb, La/Ta, Ce/Pb, Ba/Rb, Tb/Yb and Gd/Yb ratios. Such geochemical signatures suggest that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s obvious but crustal contamination play a negligible role during magmatic evolution. Tuanshanbei dolerite were most likely derived from low-degree (2%–5%) partial melting of a phlogopite-bearing mantle material consisted of ~85% spinel peridotite and ~15% garnet peridotite previously metasomatized by asthenosphere-derived fluids/melts with minor subduction-derived fluids/melts. Slab-rollback generally lead to the upwelling of the hot asthenosphere. The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e consuming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y thermo-mechanical-chemical erosio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may have partially melted due to the heating by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and lithospheric extension.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Tuanshanbei dolerit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itial slab rollback and corresponding lithospheric extension occurred potentially at ca. 145 Ma.  相似文献   
815.
基于气象站资料的中国地区太阳日辐射量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计算水平面太阳日辐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影响辐射的相关要素建立模型,另一种是依据实测资料进行空间插值.但后一种方法若要保证精度则需有足够多的样本.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我国不同区域67个站点的数据,在VP-RA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地区的逐日太阳辐射算法CNR,该算法仅需要输入站点基本信息、最高最低温度和降水量.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816.
周至井水位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在中强地震前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2002~2004年周至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初步分析了其与地震的关系,认为在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2003年和2004年甘肃岷县5.2、5.0级地震前,该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17.
对整个福建省的钻孔体应变仪器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4个台站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了分析,用M2波潮汐因子及其相对中误差等来衡量其总体精度和稳定性,还分析了钻孔应变观测的干扰机理和特征,希望能够正确地认识以及排除观测资料中的非异常信息,提高观测精度,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可靠的前兆资料。  相似文献   
818.
通过分析2006年2月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得到该序列具有①频度高、衰减慢、持续时间长;②震中分布集中且呈北西向展布;③震源浅;④各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保持不变;⑤较大地震发生前,空间上出现空段,时间上表现为“增强—平静—发震”;⑥h值先变小后变大,b值缓慢变大等特点。结合地震应急时的预报实践,重点研究了地震趋势判断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或参量,希望能为以后珊溪水库地震趋势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19.
本研究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进行检测,并对转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海、陆对增温的响应不同导致的环流调整给出成因分析.结果 表明,(1)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在1990年前后出现显著的年代际转变,极端降水由偏少转为偏多.转折后与转折前相比,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落区南移,南方偶极子分布型加强,南方极...  相似文献   
820.
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对山东近岸的威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五垒岛湾及乳山湾(37°28.7'-36°46.3'N,121°28.8'-122°39.6'E)的26个站位按季节进行了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6个海湾不同季节的微型藻类及营养盐情况,并进一步对几种主要微藻类群与各种营养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海湾微型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在456.3×104-2332.2×104cell/L之间;夏季和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硅藻:冬季主要优势种为黄藻;秋季主要优势种为隐藻.不同微藻类群与不同营养盐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其中,与NH4-N的相关性依次为:绿藻>黄藻>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965、0.929、0.761、0.748、0.671和-0.304;与NO3-N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金藻>隐藻>甲藻>硅藻>黄藻>绿藻;与PO4-P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则为甲藻>金藻>绿藻>黄藻>隐藻>硅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