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一次雨雪的回波演变及大气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奔  魏鸣 《气象科学》2010,30(4):548-55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探空资料,对2009年3月2日南京的雨雪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雨雪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射率场、基本速度场、基本谱宽场、VWP廓线以及大气要素垂直剖面图的演变特征,分析显示:(1)降雪过程的回波分布连续、具有丝缕状纹理,强度比降雨弱。(2)速度场西北方向有逆风区出现,逆风区持续期间降雪稳定、持续。(3)利用探空资料绘制的大气风矢与位温剖面图可较细致地分析雨雪天气的大气垂直结构特征。(4)雨雪天气过程和大气层结密切相关,K指数、沙氏指数及sθe850-500与雨雪天气的演变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2.
2007年8月2日郑州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利用探空资料、Tbb资料及郑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07年8月2日发生在郑州市的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郑州短时大暴雨在高空低槽和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的有利大尺度环境条件下,产生在高温高湿的辐合中心,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大气层结为此次短时大暴雨提供了大量的位势不稳定能量;此次短时大暴雨是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中基本反射率和径向速度产品都具有明显特征;卫星云图上Tbb低值区及强对流云团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  相似文献   
953.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气象部门实施公务卡改革背景和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实施公务卡改革的优势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公务卡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公务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4.
对2006年1月18日-19日山西中南部区域暴雪天气过程从垂直环流结构、形成机制、螺旋度数值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雪发生在高空极涡加强南压期间,北路强冷空气直灌山西,受700hPa西北涡东移影响所致。暴雪区上空,垂直螺旋度柱为上正下负,正螺旋度柱的两个中心分别位于300hPa和500hPa,在500hPa出现了强度高达14×10^-6m·s^-2的强中心,负螺旋度柱中心相对较弱。垂直螺旋度强度的变化对暴雪的出现有明显指示意义。涡散场的分布存在“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暴雪出现在500hPa涡度梯度最大的地方,暴雪出现12h后,正涡度中心强度迅速增强,对应暴雪出现一个增幅期。暴雪区上空,锋面坡度较大,湿层厚度达到600hPa左右,整个系统深厚稳定。低空、超低空急流的存在,不仅为暴雪提供了水汽来源和热量输送,而且使得重力惯性波不稳定发展,是强降雪的重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955.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牛若芸  乔林  陈涛  孔期  张亚妮 《气象》2009,35(12):74-82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 1°×1°网格点逐6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过程中.西脊前强偏北风带南移、横槽涡度西部大于东部、横槽前东南方的负变高和横槽后部的暖平流正变高等促使横槽转竖;南掉极涡与转竖低槽合并后,低槽明显向南加深,冷空气势力显著加强并开始向南爆发;自西脊西北部入侵小槽压迫高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崩溃,脊前偏北气流逆转为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南爆发,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强风的形成除与冷平流侵入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的增加密切相关.山东半岛降雨和强降雪的环流成因和物理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降雨为冷暖空气交汇所致;强降雪则是冷平流、海陆分布差异和地形抬升共同影响的结果.T639、ECMWF和日本等3种数值模式均对这次亚欧中高纬大气环流的演变和调整均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尤以ECMWF模式预报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56.
地震短期、短临预测面临的"最后一分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地震预测面临的“最后一分钟”问题,阐述了前兆方法预报地震呼唤新思路的重要性及地震预测的可探索性。  相似文献   
957.
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整点和加密采样(10min)两种采样方法除计算的中误差有一些差别外,对固体潮汐因子的影响不大。同时用辅助气压观测及首都圈体应变观测数据计算了体应变日异常频次,并与观测台站附近的小震活动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远震及震源区地震活动与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8.
The piedmont aeolian sediment in Central Asia is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Quaternary palaeoclimatic reconstructions. Here we present detailed sedimentological and rock magnetic investigations on 188 samples from the ~9.4‐m‐thick Urumqi River section (URS) in the southern Chaiwopu Basin of the northern Chinese Tian Shan forel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constrains the time‐span of the URS loess sedimentation from c. 28 to c. 6.8 ka. This chronology implies that the onset of the URS loess sedimentation is approximately synchronous with the Shangwangfeng Glaciation (MIS 2) in the headwaters of the Urumqi River. Analyses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rock magnetic parameters indicate that sediment grain‐size composition controls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URS loess, i.e. the wind intensity model, distinct from the pedogenic model interpreting the variations i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loes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Overall, the variations in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throughout the UR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study area was dominated by a climate of strengthened wind associated with gradually intensified aridity during the latest Pleistocene. In contrast, the intensity of aridity and coldness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gradually became relatively weakened.  相似文献   
959.
960.
Updating the block configuration on the basis of additive decomposition and its linearized expression of the displacement increment leads to the low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the origi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 and false volume expansion. In this study, the displacement expressions of a small deformation, a large ro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terms on the basis of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are presented using multiplicative decomposition. With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the stiffness matrix, mass matrix, and force vector of blocks are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DA, each of the block deformation parameters has obvious physical meaning as a parameter of mechanics,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adding the incremental deformation components of each time step directly without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reover, the proposed modification automatically considers the block deformation produced by centrifugal and Coriolis forces. The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numerical examples have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the strain and stress calcula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is updated by the total displacements, which completely overcomes the false volume expansion and provides reasonable linear str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