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72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904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41.
南宁市紫外线辐射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雄 《气象科技》2003,31(2):105-108
文章分析了南宁市紫外线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总辐射和云量的关系。指出南宁市紫外线辐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4月下旬开始紫外线逐渐增强,5~9月长达5个月时间紫外线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0月上旬开始紫外线迅速减弱。日最大值出现时间多数在12~14时。紫外线辐射量与太阳总辐射量相关系数达0.67,与部分月份云量也有较好的相关性,晴天的紫外线日变化曲线最为平滑,多云天气次之,少云天气下日变化曲线有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842.
利用1970—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我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平流层极涡向欧亚大陆偏移与我国冬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月极涡偏欧亚大陆强度指数与同期1月降水的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大面积地区及新疆西南部的少数地区,显著负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相对1月而言,与后期2月显著正相关区域仍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地区但向西北方向延伸,使得华中北部、华北南部相对减少,而华北西部、西北东部等地区增大。对流层环流形势显示出在欧亚型强极涡年的1月,东亚冬季风和东亚大槽异常减弱,我国内陆中东部东南风距平显著,而贝加尔湖北部北风距平显著,南下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地区较常年偏北,同时我国中部地区低层水汽向上传播也明显增强,存在显著的水汽强辐合中心。  相似文献   
843.
844.
中国近4年结构抗震进展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4年中国在结构抗震理论、钢筋混凝土结构、生命线工程、其它类型结构、场地与地基、减震和隔震等研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向有关国际组织与学者推荐中国地震工程学者近几年成果,也为同行今后的科研选题与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考文献,有助于他们了解结构抗震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选择自己致力研究的课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845.
长江破碎带的研究过程及最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京市及其附近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目标区范围)所开展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槽探、钻探,以及第四纪地层划分、新年代学测试数据等多学科资料,综合评价了长江破碎带的最新活动年代、活动性质、断层相关参数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方面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846.
利用2022年9月5—12日震相报告中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四川泸定MS6.8地震序列的主震和余震进行重定位。重新定位后地震序列较重新定位之前震中分布更加集中,线性趋势更加明显。余震主要分布在鲜水河断裂以西地区,总体沿着鲜水河断裂呈NW向展布,余震区长轴约为65km。根据重定位结果,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磨西—石棉段,该断裂走向为331°~340°,倾角较陡。受SW向海螺沟段断裂影响,余震区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总体上呈现北浅南深的特征。随时间的演化,余震区中南段震源深度逐渐变浅,且地震频次逐渐衰减,而北段震源深度变化不大,频次也未明显减弱。不同时段的余震活动表明,本次地震的初始破裂方向为SE向,该破裂随后触发了与主断裂共轭的SW向分支断裂,余震沿这两个方向逐步扩展,最后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47.
基于结构类型的建筑分类是抗震设计和地震灾害分布调查的基础,也是开展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所依据的分类形式,而在社会管理中则更注重基于使用功能的建筑分类。上述2种建筑分类方法难以给出恰当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因此在面向地震巨灾保险研究与应用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传统的建筑分类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结构类型平行处理,未考虑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使用功能的耦合影响;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均不断地变化,需要发展适用性强大的非固定类型分类方法。本文针对地震巨灾保险业务中建筑分类这一核心问题,结合中国建筑形式和使用功能,从建筑结构分类出发,进一步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形成了基于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多因素耦合的建筑分类模型,并以北京市典型区域为例,对所提出的建筑分类模型开展应用示范。同时,本文提出的建筑分类模型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可解决传统分类应用于具体目标区域时分类指标体系不具备可变性的问题,满足了地震巨灾保险的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848.
1879年武都南8级大地震及其同震破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通过艰苦的野外现场考察和室内相关资料的系统调研,对1879年武都南8级大震的震级、震害、烈度分布、同震破裂及其形成该事件的发震构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武都南8级大震的宏观震中位置、震级及同震破裂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该历史事件同震破裂的分布范围、破裂类型、规模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武都南地震的极震区主体位于甘肃东南部的武都与文县之间,且靠近武都南,为一呈北东东向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70km,短轴长约30km,宏观震中位于极震区东部的堡子坝附近。(2)极震区内分布有3条向北东撒开,向南西收敛的同震破裂带。(3)主破裂带西起哈南白水江,东至固水子、透坊、稻畦子一带的白龙江沿岸。(4)同震破裂主要由地震裂缝、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震滑坡、堰塞湖等构造类型组成,其中以滑坡现象最为突出,保存也最为完整。(5)根据同震破裂的产生部位,几何』结构和形成机制,可认为武都南地震的同震破裂带是在哈南-稻畦子-毛坡拉断裂带左旋走滑兼倾滑活动作用下形成的。(6)根据同震破裂的规模及发震断裂运动量实测数据,可以确定武都南地震震级已达8级。  相似文献   
849.
地震巨灾风险的特点是低频高损,历史震害数据缺乏、风险暴露快速变迁等因素导致基于大数定理的费率厘定方法无法针对各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的风险暴露进行精细化定价.本文基于"五代图"潜在震源区模型的随机事件集解决观测数据不足的问题;并使用"五代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模型与工程易损性方法计算地震事件对风险暴露造成的损失,从而...  相似文献   
850.
河尔格头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发育大量花岗岩岩石组合,对该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构造- 岩浆演化历史,还可为古特提斯洋俯冲及洋盆闭合时限提供约束。本文报道了对河尔格头地区花岗岩的LA- MC- ICP- MS锆石U- Pb定年、地球化学、Sr- Nd- Pb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为建立完善的年代学格架和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本次在河尔格头英云闪长岩中获得了230. 9±0. 7Ma的锆石U- Pb 年龄,结合野外接触关系,可以确定该期花岗岩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河尔格头晚三叠世花岗岩为准铝到弱过铝质岩石,属中- 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和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同程度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负铕异常,属I型花岗岩。从Sr- Nd- Pb同位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尔格头晚三叠世花岗岩具有较高的 I Sr 值(0. 705058~0. 707582)和负的ε Nd ( t )值(-2. 05~-5. 14),双阶段模式年龄 t DM2 为1170~1422Ma,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经校正后的 ( 206 Pb/ 204 Pb) i 值为18. 37949~18. 58525,( 207 Pb/ 204 Pb) i 值为15. 56543~15. 59755,( 208 Pb/ 204 Pb) i 值为37. 79668~38. 27230,Pb同位素组成图解显示其物质来源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综合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研究成果,河尔格头地区花岗岩显示板块俯冲阶段的特征,可能为阿尼玛卿洋壳消减过程中的产物,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或可推迟至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