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417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6 毫秒
391.
常规DST地层测试工具不适用于煤层气井。为了解决煤层气井DST测试中的难题,避免井下开关井困难和动作管柱误操作,通过对DST测试理论及煤储层特征的分析,研制出外膨胀式封隔器和井下电磁开关阀组成的煤层气井DST测试专用设备,并对目标煤层进行了DST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DST测试专用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测试结果可靠,工期短,成本低;适用于煤层裸眼测试和套管测试。   相似文献   
392.
为了揭示贵州花溪区海相P-T界线附近粘土岩的成因及物质来源,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粘土层中粘土矿物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共有两种物质来源.样品YN06质地致密,粘土颗粒具有一定的定向性,主要粘土矿物成分为伊利石和少量绿泥石.粘土矿物颗粒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及参差不齐的边缘;样品脱羟基反应温度为590℃,表明样品中的伊利石主要为tv结构,来源于陆地机械风化作用.其余五件样品主要粘土矿物为伊蒙规则混层和伊利石以及少量蒙脱石、绿泥石,脱羟基温度均大于600℃,表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以cv结构为主,含有少量的tv结构,指示粘土岩主要来源于火山物质的蚀变并伴随部分陆源碎屑物质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393.
针对中浅变质沉凝灰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散幅度较大的现状,在湘中地区碧溪长安组底部凝灰岩几次采集样品测年不成功的情况下再次取样,通过室内重砂样品加工分选等工序,利用立体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锆石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样品是否有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或不同地质背景的锆石。将精选出的锆石进行再次分选,分离成两组样品送往测年,采用LA-ICP-MSU-Pb法测得同沉积期的火山岩岩浆成因锆石年龄751±5 Ma和构造岩浆热事件年龄431.3±4.3 Ma,两组年龄数据与区域地质事实吻合。由此认为对此类样品的锆石进行成因、形态与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将混合锆石进行分组,有助于同位素测年数据的有效集中,保证测年数据精度。本文研究表明重砂精细分析鉴定是同位素精准定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4.
在广西德保发现的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为砷酸盐矿物,于1984年发现于广西省德保矽卡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中,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笔者对其进行了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分析,其结果是化学成分与X光粉晶数据与国外已知数据基本一致,补充了这两种矿物的红外光谱数据和差热分析数据,从而提高了这两种矿物的研究程度。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矿物化学成分相近,但结构晶系相异,二者常密切共生。文章最后还探讨了这两种矿物的成因。  相似文献   
395.
梅山群的变质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果胜  赖兴运 《现代地质》1997,11(1):111-117
梅山群是金寨一带产于佛子岭群和石炭系之间,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石榴长石云英片岩、大理岩等组成的变质岩系。其变质相为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形成的温压条件分别为T=512~679℃、P=05~0699GPa。梅山群的变质岩石学特征表明:它不同于石炭系,在区域上与仙人冲组和原小溪河组的一部分相当,在层序上可能位于佛子岭群之下  相似文献   
396.
In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re are developed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They constitute a trachybasalt-shoshonite-latite-trachydacite assemblage. According to the forming ages, three Cenozoic volcanic rock lithozone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lateau.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and muscovite/two-mica granites forming the three belts in pairs represent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gins of the plateau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fact,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outhern part—Himalayas. The southern part has experienced subduction and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There are developed the Cenozoic S-type granites (muscovite/ two-mica granites) there. But the northern part is characterized by Cenozoic basaltic magmatism which obviously comes from the upper mantle. Slight doming of the upper mantle is recognized underneath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lateau, which is the result of resistance of the Tarim plate to the north direction-sense move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plift machanism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volved three orogenic stages (35−23 Ma, 23−10 Ma and <2 Ma) of uplif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ith the Gangdise-Qiangtang orogenic belt as its core.  相似文献   
397.
介绍了综合物探中几种常用的方法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各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8.
姚百赫  来林  徐文坦 《江苏地质》2018,42(2):264-276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位于兴蒙造山带中段,其东北部敖仑敖包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8.5±1.4)Ma,时代为早白垩世,是区域岩浆活动最频繁的燕山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敖仑敖包岩体具高硅(72.03%~76.37%)、高碱(8.06%~8.58%)、低铝(13.04%~13.81%)、富铁、贫钙、贫镁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至碱性过渡系列花岗岩;稀土元素丰度中等,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海鸥状。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相对较为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d、Ta、Zr和Hf相对富集,而Ba、Sr、P、Ti强烈亏损。上述特征与A_1型花岗岩相似,成因可能为在拉张构造体制下软流圈物质上涌与地壳混染而成。  相似文献   
399.
德合龙洼铜(金)矿床为青藏高原北东端的一个岩浆热液型矿床。研究发现矿石中石英发育富液相水溶液(Ⅰ型)、富气相水溶液(Ⅱ型)和含子矿物水溶液(Ⅲ型)3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呈均一至液相,均一温度为187~413℃,盐度值(NaClequiv.,质量分数)则为2.0%~19.0%。Ⅱ型包裹体呈均一至气相,均一温度为...  相似文献   
400.
荧光示踪剂的干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室内无光照条件下开展干扰实验,探究了荧光素钠、罗丹明和荧光增白剂三种示踪剂之间的干扰规律,并应用于野外地下水二元示踪试验实例,说明了校正荧光示踪仪检测浓度(ΔC)的方法。结果表明:(1)在实验室条件下,荧光素钠的抗干扰性最强,罗丹明次之,荧光增白剂易受到干扰产生检测浓度增大的假象,这种假象服从线性变化规律;(2)当使用罗丹明作为示踪剂时,ΔC钠=0.052C罗、ΔC白=0.012C罗;当使用荧光素钠时,ΔC罗=0.507C钠、ΔC白=0.323C钠。在野外开展二元示踪试验时,建议尽量选用相互之间干扰较小的罗丹明和荧光增白剂进行组合投放,或利用本实验得到的不同示踪剂之间的干扰规律对荧光示踪仪的检测浓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