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2篇 |
免费 | 1242篇 |
国内免费 | 19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9篇 |
大气科学 | 982篇 |
地球物理 | 1161篇 |
地质学 | 3449篇 |
海洋学 | 1096篇 |
天文学 | 184篇 |
综合类 | 554篇 |
自然地理 | 8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267篇 |
2022年 | 526篇 |
2021年 | 592篇 |
2020年 | 459篇 |
2019年 | 476篇 |
2018年 | 432篇 |
2017年 | 434篇 |
2016年 | 468篇 |
2015年 | 470篇 |
2014年 | 419篇 |
2013年 | 491篇 |
2012年 | 493篇 |
2011年 | 430篇 |
2010年 | 431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346篇 |
2007年 | 286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181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解析与建模——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构造解析应从构造的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变形量和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入手,合理的构造解释方案是构造解析的基础,论文将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等几何学方法应用到地震解释中,从以上4个方面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做了系统的构造解析。地层结构揭示第一排背斜带深部发育楔状构造,楔状构造由5个古生界—中生界组成的断层转折褶皱叠加而成,是潜在的勘探目标群。在构造楔沿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向北扩展过程中,台阶状逆断层的大部分位移量沿构造楔顶部的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另一部分位移量则沿西山窑组煤层向北传递至第二排背斜带,在总位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第一排背斜带和第二排背斜带在走向上的此消彼长,反映位移量在南、北两个方向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4.
115.
文章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其作用机理出发,通过Python脚本实现高频词提取,构建了适用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政策的PMC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中6项具有代表性的专项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委出台的政策的PMC指数略高于国务院出台政策;政策作用对象与政策内容间存在正相关性;虽然目前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均处于良好级别且随时间推移得分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港城联动性不足、保障措施不足、政策作用的具体对象不完善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增强港城联动性、优化政策保障措施、细化政策应用对象等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116.
地电场的变化与台址环境的水文、气象及地质背景等相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季节冻土区,11个地电场台站处于较高的海拔,据台址下覆场地属性分为A类(黄土型)和B类(高原草场型)台站。通过对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域的地电场和大地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联系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质环境得出以下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季节冻土区地电场变化对水热环境响应明显,冬、夏两季测值可能发生跃变;长周期的地电场变化曲线可能与台址附近气温变化相关;台站大地电流矢量在冻土部分冻融交替过程中发生方向和幅度值的改变。A类和B类台址显示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地电场曲线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节点各异,这种现象可应用于监测该区域冻土冻融情况和冻土的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Six types of “molecular fossil” indicators are summarized, by which the sources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the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ower Tertiary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Dongpu Basin can be traced and the redox and paleosalinity conditions
restor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