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29篇 |
海洋学 | 11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14.
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综合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喜马拉雅前渊与孟加拉湾盆地被西隆(Shillong)高原分隔。喜马拉雅前渊位于西隆高原北侧,主要以拉萨地块前白垩系为基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新特提斯洋向洋内岛弧、拉萨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前和弧后盆地;中始新世-中新世早期,新特提斯洋逐渐俯冲消亡,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的陆陆碰撞逐渐加剧,形成前陆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加剧,喜马拉雅前陆盆地隆升、剥蚀,只保留了前陆盆地的前渊。孟加拉湾(Bengal)盆地位于西隆高原南侧,其西北部以印度板块的前寒武系为基底,石炭-二叠纪为裂谷盆地,三叠纪为剥蚀区,侏罗纪-早白垩世以火山作用为主,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向拉萨板块俯冲加剧,印度洋板块向缅甸大陆俯冲,孟加拉湾盆地演化为陆缘碎屑供应逐渐增强的残留洋盆。孟加拉湾东南部的基底为前古近系洋壳,始新世以来形成巨厚的残留洋盆充填序列。 相似文献
15.
16.
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各类海洋灾害频繁发生,海上航行、作业环境复杂,因此,海上快速救援对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剖分的格网化编码,提出一种根据有效救援距离和失事船舶位置进行邻域搜索以查找失事船只相邻和最邻近可供救援的船只的方法,其中有效救援距离通过救援船舶的类型和航速来设定,根据有效救援距离设置不同的编码搜索长度。本文将模拟实验区域设定为我国东海海域,随机生成1×104个船位点,在时间检索效率和内存占用两方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船舶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相比,基于格网化邻域搜索的查询方法编码后船位数据较编码转换前船位数据占用内存空间减少56.47%,同时,编码后检索运算的用户时间是编码前用户时间的17.67%,因此,基于格网化邻域搜索的查询方法占用内存小,且运算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提升对遇险船舶邻域救援船只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3S技术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特点,从3S技术课程的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联合教学3个方面,进行了3S技术课程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耦合研究,以期加强不同课程教学间的协同和联系,提升学生学习3S技术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裂隙、冲沟、掏蚀、片状剥离等是中国西北地区土遗址发育典型病害,为探求土遗址本体及其赋存环境变化的内在本质规律,开展土遗址变形监测的研究与实践至关重要。以嘉峪关土遗址烽火台裂缝1号、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16年裂缝变形和环境气温监测数据,寻找其响应关系,探索环境气温影响裂缝发育的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归一化处理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方法对裂缝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土遗址裂缝发育趋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