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15篇 |
免费 | 2157篇 |
国内免费 | 1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6篇 |
大气科学 | 1019篇 |
地球物理 | 1338篇 |
地质学 | 3760篇 |
海洋学 | 869篇 |
天文学 | 218篇 |
综合类 | 578篇 |
自然地理 | 7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02篇 |
2023年 | 254篇 |
2022年 | 440篇 |
2021年 | 479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400篇 |
2018年 | 398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382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350篇 |
2010年 | 369篇 |
2009年 | 331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08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334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237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Rong Xiao Junhong Bai Qinggai Wang Haifeng Gao Laibin Huang Xinhui Liu 《洁净——土壤、空气、水》2011,39(7):612-618
Surface soils were collected in th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ATE) of Yongnianwa wetland, downstream of Haihe River basin of North China in June of 2007.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a total digestion technique before they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r, Cu, Ni, Pb, and Zn to investigate their pollution levels in the ATE. The contamination index, integrated contamination index, geoaccumulation index, toxic units, and sum of toxic units were adopted to assess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levels and ecotoxicit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all the selected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upland soils of the ecotone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land soils. No Cr pollution was observed in all soil samples, but almost all samples were slightly polluted by Cu, Ni, Pb, and Zn except for Site 1. The contamination indexes and geoaccumulation indexes consistently presented no contamination for Site 1 and slight contamination for other sites. The ΣTUs increased from lowland to upland, but the whole level of toxicity in this ecotone was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32.
Xiao Ziniu Zhong Qi Yin Zhiqiang Zhou Limin Song Yan Han Yanben Huang Cong Pan Jing Zhao Liang 《地球科学进展》2013,28(12):1335-1348
Role of solar activity on modern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the decadal scale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observation of decadal solar signal in earth’s climate, with focus on the mechanism of solar radiati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cosmic rays on climate system ,and its valid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assessment of uncertainty in observations, ampl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climate system, as well as possible future impact of solar extreme events are challenges in the present study. Finally, the keys of breakthrough are poin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33.
34.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gas of Kekeya 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This study shows that Permian mudstone i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oil and gas. Based on the carbon isotopes of C1--C4, the carbon isotope of gas in Kekeya field is a little heavier than that in the typical marine-derived g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isotopes of methane and ethane is coincident with Faber equation of gas derived from organic matter Ⅰ/Ⅱ. The majority of gas maturity i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formula, at 1.8%-2.2% besides K2 and K18 wells. In addition, the gas derived from 0.9%-1.2% Ro source rocks may also bemixture. ^40Ar/^36Ar and ^3He/^4He ratios from the gas samples also support the mixing process. Moreover, the gas in this region is mainly generated from more mature source rocks although the low mature gas exists. 相似文献
35.
根据2004—2014年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BOA_Argo)和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冬季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变性率及水团形成率,对南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新生成模态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NPESTMW)和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SPESTMW)的新生成体积及核心密度在2004—2014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NPESTMW主要经历了2005—2009年和2010—2013年2次持续4~5a的体积和密度增加过程,其中体积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最小值则出现在2005和2014年。南半球SPESTMW则经历了2007—2009年和2010—2013年共两次持续3~4a的体积和密度减小过程,其中体积的最小值出现在2009、2013年,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合成分析发现,由冬季海面热通量异常引起的深混合层内与模态水密度相当的水团表层形成率异常,可能是导致NPESTMW和SPESTMW新生成水体积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SPESTMW新生成水的年际变化受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年际变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6.
以2020年第6号台风“米克拉”为例,采集了5916条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综合应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挖掘、分析台风的灾情时空过程。基于LDA主题模型建立了主题-词矩阵并进行隐含主题聚类,这些微博文本被分为灾损类信息、预警类信息、防御类信息和无关信息;从主题信息和文本情感值两个角度入手,对此次台风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克拉”登陆前有大量积极情感的微博,主要包含渴望降雨、降温等信息,此类微博大量分布在漳州、厦门、福州等地区;在台风入境后消极情感的微博大量增多,主要描述道路、树木等受大风和大雨影响的灾损类信息,此类信息的空间位置主要分布在漳州和厦门,能较好地反映台风灾害影响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微博主题类别和情感极性进行时空分析,实现台风灾害事件发展趋势的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马山硫金矿床的矿体分为层状矿体、接触带矿体和穿层矿体。层状矿体和穿层矿体受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地层层位和层间断裂控制。接触带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具矽卡岩型矿体典型特征。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 ,矿床成因为层控矽卡岩型硫金矿床 相似文献
38.
科尔沁沙地巴克窑地区近150年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沉积和花粉分析的基础上,对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巴克窑地区过去150年的植被和环境演变进行了重建。巴克窑等湖泡的诞生时间是在上个世纪前期,约1837年前后。这个时间也正是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首次大规模人口移入和垦荒年代。突然增加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沙丘植被的迅速破坏,而植被减少和沙丘活化引起区域水文循环的重新调整,即原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输出的水量明显减弱,致使地下潜水位上升,形成一系列湖泡。以后,沙地系统的演化主要是在人类活动、气候和系统内部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39.
许贤泽;白翔;徐逢秋;吕云;翁名杰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6):60-64
锂电池组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质量良莠不齐。针对便携式电动工具锂电池组,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多通道锂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旨在提高电动工具电池电压和电流检测精度,能更加合理地选择充放电策略,并提供过流、过充、过放等保护功能。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其中,硬件包括双量程的电流采样模块,双探测器的温度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保护电路等。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锂电池充放电数据的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40.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坡最大的前新生代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由于新的地球物理资料未得以充分应用等问题导致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分布特征存在诸多不同看法,这些问题制约了盆地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最新实测1∶10万高精度航磁数据为基础,采用切线法对研究区航磁异常深度进行反演计算,结合钻井、地震及南海北部陆域物性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磁性基底分布特征.在充分调研珠江口盆地已有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以盆地磁性基底展布特征为基础,结合断裂、区域构造等对珠江口盆地内部构造单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磁性基底深度在0~9 km之间,磁性基底呈“三隆两坳”构造格局,整个坳陷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NE向深大断裂为控盆断裂,常为盆地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界,NW向断裂常控制次一级构造单元并影响其展布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