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5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486篇
地球物理   704篇
地质学   1320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论述了民和盆地中侏罗统含煤及油页岩层系的生油特征,探讨了盆地独特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原油主要地化特征为:Pr/Ph比值偏高(2.65-3.15)、甾烷/藿烷比值极低(0.03)、C27甾烷较丰富、Ts/Tm>1低硫芴/氧芴比值、较高含量的C29降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及相对丰富的长链联苯及烷基四氢萘系列化合物。中侏罗统煤-泥页岩层系含生油潜力明显不同的多类型油页岩,多数油页岩属由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母质组成的混合型有机质,沉积环境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条件,其地化特征也表现为高Pr/Ph比值(平均为1。98),低甾烷/藿烷及低硫芴/氧芴比值等特征。某些油页岩富含C29降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它们应为主力源岩。油页岩多含再沉积型或沉积改造型有机质。异常地热作用对源岩演化及原油地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端头扩大型土层锚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锚固力是土锚重要的工作性指标,端头扩大型土层锚杆技术作为提高锚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虎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在这着重介绍国内外土层锚杆端头扩大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3.
广东麒麟绿钙闪石巨晶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群科  张宗清 《地质论评》1997,43(6):638-645
本文对罕见的幔源绿钙闪石巨晶进行了综合的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特征表明;绿钙闪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地幔条件下的结晶产物;相对于寄主玄武岩,绿钙闪石巨晶均属捕虏晶,它们与共存的橄榄岩包体无成因联系,其形成可能与共存的黑色包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断裂活动过程中留下的各种地质标记研究断裂发育史是比较困难的 ,已有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归纳出七种 ,都存在局限性。岩层离距图法是以地震剖面为基础 ,将穿过断裂的各剖面上的标志层投影到沿断裂走向的铅垂面上 ,得到多组标志层的垂向断距数据 ,然后用下部各标志层的断距减去最上部标志层的断距 ,并作多轮次计算 ,直到最后的断距差近似为零或仅剩一个非零标志层。每一轮次计算代表一个活动期次 ,如果出现负值 ,则表示有构造反转。对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作了实例计算 ,结果为该断裂发育经历了三个正断活动期和一个逆断活动期 ,与盆地区域性活动有些差别。岩层离距图法比起其他已有方法 ,可靠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6.
Rb-Sr isochron ag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the Fuwan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is 68 - 6 Ma, the silver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μ values (10.67 - 10.95 ), which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re-hosted Paleozoic strata and are close to those of ores hosted in the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coupled with much high background silver contents (200-1000ng/g) in the Proterozoic basement and relatively low silver contents in the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region of the Sanshui Bas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of the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came mainly from the old basement. The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related genetically to the intense volcan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Upper Cretaceous to Eogene. The formation of the Fuwan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the following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 ( 1 ) The intersection of deep faults and contemporaneous faults at the margin of the Sanshui Basi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excellent structure as passageway for ore fluids; (2) The special ore-hosted rock association forms a ore gathering-trap structure that favors the precipitation of ore; (3) The silver-rich old basement, multi-stage mineralization and multi-episode volcanic activities which constitute a geothermal conve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07.
黄增保  金霞 《西北地质》2004,37(1):51-57
位于北祁连山造山带西段的昌马地区,1:5万东湾、三道湾幅区调在中寒武世地层中发现Leiosphaeridia,Lophosphaeridium,Cymatiosphaera,Retisphaeridium,Synsphaeridium,Multiplicisphaeridium,Retinarites等晚震旦世的藻类化石。据此,笔者将本区中寒武世地层解体为3部分:晚震旦世地层、早寒武世地层和中寒武世黑茨沟组。并对锅底坑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对本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110.
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首先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证明了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的震源谱基本满足ω-2 模型。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S波观测谱中的噪音、仪器、路径、场地等影响的逐一消除 ,得到了研究区 10 5次ML2 5~ 5 7地震的震源谱 ,进而根据Brune的圆盘震源模型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这些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 与ML 震级线性相关较好 ,关系为Log10 M0 =1 10ML+ 17 2 0 ;震源半径在 10 0~ 15 0 0m之间 ;应力降介于 1~ 16 0bar之间 ,优势分布于 1~ 10 0bar。地震矩与拐角频率的关系呈现出两段趋势 ,可能表明了研究区震源的多重标度特征 :当M0 小于 4× 10 2 1dyne cm时 (相当于ML4 0地震 ) ,应力降显示出对M0 有依赖关系 ;当M0 大于 4× 10 2 1dyne cm时 ,地震的应力降不依赖于M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