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43篇 |
免费 | 7109篇 |
国内免费 | 40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04篇 |
大气科学 | 2094篇 |
地球物理 | 3181篇 |
地质学 | 10663篇 |
海洋学 | 3552篇 |
天文学 | 261篇 |
综合类 | 1218篇 |
自然地理 | 20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508篇 |
2023年 | 655篇 |
2022年 | 1003篇 |
2021年 | 1148篇 |
2020年 | 990篇 |
2019年 | 1069篇 |
2018年 | 1092篇 |
2017年 | 968篇 |
2016年 | 950篇 |
2015年 | 1133篇 |
2014年 | 1060篇 |
2013年 | 1253篇 |
2012年 | 1384篇 |
2011年 | 1337篇 |
2010年 | 1359篇 |
2009年 | 1242篇 |
2008年 | 1330篇 |
2007年 | 1207篇 |
2006年 | 1140篇 |
2005年 | 995篇 |
2004年 | 689篇 |
2003年 | 521篇 |
2002年 | 575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438篇 |
1999年 | 231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MAXIMUMINFORMATIONENTROPYTHEORYOFEFFLUENTBANDINOPENCHANNELUNIFORMFLOWKeZhongHUANG1andTaoJIANG2ABSTRACTTheprincipleofmaximum... 相似文献
94.
1970-2000年中国降雪量变化和区域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源自NOAA-NESDIS北半球积雪覆盖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期间,我国降雪覆盖范围基本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依据全国无缺测、具有连续日降雪观测的台站资料波谱分析显示,1970-2000年我国降雪量年变化波谱组成比较简单,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和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划分出4个降雪量年变化相似区域:除东北... 相似文献
95.
滨州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主要由弹性储存量、越流补给量、径流量、压密释水量组成,地下水滞留时间长,更替时间缓慢.通过40年来深层地下水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认为过量开采是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降落漏斗形成的主因,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快速扩展是咸水入侵的根本原因.采用解析法计算两个约束条件下深层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2001.9 m3/a.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防止成水入侵,提出了限量开采、回灌补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96.
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中山带森林发育与气候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干旱区山地森林发育状况及其土壤因素影响的分析,对干旱区乃至全球山地森林带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区,主要利用森林调查与遥感影像数据,确定该流域森林带的分布状况,并结合流域气象与土壤采样数据,重点分析气候土壤因素对森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流域森林带位于海拔1 510~2 720 m,胸径与树高随海拔增加呈双峰曲线;其中胸径两个峰值分别位于约海拔2 000 m与2 550m,而树高峰值分别为海拔2 100 m与2 600 m,均稍高于胸径的峰值海拔高度;2.在森林带内,年均温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最冷月均温(1月)则表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与其他地区相比,该流域高山林线年均温较高,最冷月均温相差较大,而最热月均温差异不明显;年降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海拔2 0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土壤属性随海拔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趋势:森林带内海拔约2 000~2 700 m树木发育较好,其有机质、全磷及全氮含量较高;CaCO3,pH值及电导率最小值与海拔2 000 m的最大降水带恰好吻合;土壤A层(0~10 cm)有机质、全磷及全氮含量与B(10~30 cm)、C(>3... 相似文献
97.
以永新工区高精度采集的地震资料为例,对高精度勘探的面元细分方法及细分处理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评价。首先给出了面元细分的方法及面元细分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介绍了现有的一些分辨率计算方法。对于纵向分辨率,主要从λ/4传统薄层分辨率和高截频二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横向分辨率,从菲涅耳带半径、防空间假频、Lindsey分辨率定义、考虑偏移孔径的分辨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研究,得出了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结论:①在现有常规检波器条件下,面元细分处理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影响较小,其变化不大;②在单道记录信噪比已较高的情况下,想通过提高覆盖次数来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其提升空间有限;③就横向分辨率而言,考虑偏移孔径的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准确;④对于东部地区,从性价比上考虑,覆盖次数150,200已能满足要求,太高的覆盖次数没有从本质上改进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基于不同退耕模式的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地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是目前国家关于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措施。在总结赈济退耕25、赈济退耕15和梯田退耕各模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耕地坡度分级数据、农业人口数据和不同模式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分别计算了黄土丘陵区各县(市、区)退耕25°和15°以上坡耕地、新建园地、新修梯田、林草植被恢复的面积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额度。在构建并采用生态环境建设指数、政策性补贴资金密度指数和投资需求密度指数等指标,对55个县(市、区)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模式下的生态环境建设规模及投资需求地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