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3篇 |
免费 | 993篇 |
国内免费 | 14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3篇 |
大气科学 | 1095篇 |
地球物理 | 1071篇 |
地质学 | 2796篇 |
海洋学 | 691篇 |
天文学 | 99篇 |
综合类 | 393篇 |
自然地理 | 7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258篇 |
2021年 | 308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313篇 |
2017年 | 272篇 |
2016年 | 301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330篇 |
2012年 | 325篇 |
2011年 | 330篇 |
2010年 | 338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28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364篇 |
2001年 | 285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现有的变化检测方法中,针对差分图像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该框架下的技术都在在像素层面上决策产生的变化检测结果,这易使结果中存在诸如有噪声般散落的杂点、连通区域内有孔洞及边缘不平滑等缺陷。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在区域层面上决策生成变化检测结果的技术,其核心为抽取并处理感兴趣区域,而关键在于获取合适的抽取感兴趣区域的标签和如何在区域层面上生成变化检测结果。为使抽取的感兴趣区域包含几乎所有的变化类信息,我们用平稳小波变换和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算法分两步获取抽取感兴趣区域的标签;为在区域层面上生成变化检测结果,我们依据标签搜索感兴趣区域内所有的连通区域,并把每个连通区域看作为一个数据点,再由阈值技术处理这些数据点生成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对真实SAR图像数据集的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其主观效果和客观性能都优于其他相关技术的。 相似文献
92.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海表温度(SST)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09年5月31日—6月13日和2012年5月18—28日发生在渤海西部海域的2场相似气象因子影响下的典型高影响赤潮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结果表明:(1)2场高影响赤潮过程都发生在春末夏初的赤潮高发期,持续时间在10天以上;(2)赤潮爆发前期,伴随有暖湿气流影响形成适度降水,渤海西部的周平均海表温度(SST)升温明显,且SST≥16.2℃,赤潮发生海域为SST的暖脊控制,对赤潮过程的潜势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3)850 h Pa以下层次的温度迅速上升,近地层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和地面6 m/s以下偏南、东南气流在渤海西部海域的汇合,利于渤海西部海洋浮游生物积聚和突发性繁殖,是赤潮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特征。 相似文献
93.
94.
东准噶尔造山带泥盆系沉积相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准噶尔造山带纸房地区自晚志留世—泥盆纪可划分为哈甫提克山、绵脊梁、色克森巴依、塔克札勒、博格达五个构造沉积区。各个构造沉积区的沉积盆地内有各自的沉积相特征 ,且反映不同的古地理环境。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早期海域自西向东逐渐扩大 ,在其加里东期地体 (微地块 )外围形成近 EW向带状海槽 ,为滨海环境 ;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形成全区域性海侵 ,从滨浅海—半深海环境均存在 ,以滨浅海为主 ;晚泥盆世为多岛洋的鼎盛时期 ,属有限洋盆。自北往南为海陆过渡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环境 相似文献
95.
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过程及其空间效应——以无锡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金融是伴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化、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而逐渐产生的新生事物。以中国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无锡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科技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锡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政策、市场和社会因素是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金融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产业转型,专门的科技金融空间出现,同时在科技金融支持下新的产业空间出现,并引发人口空间转移和社会空间转型等。本文可丰富科技金融和高新区转型的理论,并为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100.
关联演化视角下地理学区域韧性分析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韧性是一个区域应对发展进程中短期冲击与长期变化、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与转型的能力,表征了区域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新兴理念反映了地理学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研究的新需求。本研究综述了区域韧性研究进展,基于关联演化视角,探索构建区域韧性认知框架,将情境分析与过程分析并重,思考并总结区域韧性分析的方法论,尝试建立区域韧性评估方程,从经济、社会、环境及制度四个维度进行区域韧性评估,将区域韧性应用于中国地理学研究,分析中国区域韧性研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将区域韧性研究对接中国实际问题,以期对区域韧性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助推地理学区域发展研究及相关认知领域的跨学科讨论、知识集成与学术交流,为国家制定相关区域政策提供参考,并为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