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6篇
  免费   1824篇
  国内免费   2401篇
测绘学   584篇
大气科学   2362篇
地球物理   2696篇
地质学   5006篇
海洋学   1295篇
天文学   687篇
综合类   1020篇
自然地理   111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44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u  Xing  Wei  Wanhong  Ye  Weilin  Meng  Xingmin  Wu  Weijiang 《Natural Hazards》2019,96(3):1367-1385
Natural Hazards - Based on classical mechanics and the law of energy conservation, we present a model for predicting landslide sliding distance. We conceptualize landslide movement as the movement...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应用海洋围隔实验技术探索围隔生态系中环境因子对长牡蛎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养殖密度与牡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养殖水体的N、P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6.4和2.5μmol/dm^3的水平时牡蛎生物较佳;服物浓度过高会导致牡蛎死  相似文献   
73.
A series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flective and transmitting performances of quarter circular breakwater (QCB)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semi-circular breakwater (SCB). Based on regular wave tests,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QCB are analyzed and a few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investigated. Then, the wave energy dissipation as wave passing over the breakwat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hydraulic coefficients of QCB and SCB. In irregular wave experiment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of QCB and their spectrums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QCB under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4.
肖庆农  伍荣生 《气象学报》1996,54(4):456-465
建立了一个二维非静力平衡模式,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使得模式低层有较高的分辨率。对重力流的模拟结果显示;本模式模拟出的重力流冷锋主要特征,如抬高的头部、头部较强的上升运动以及等位温线密集带与实际大气观测很一致。此外,模式还成功地模拟出了重力流头部后面底层的高速潜流层。应用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对重力流的移动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当考虑地形时,重力流在山前受阻,其头部比不考虑地形时高,且产生了向上游传播的“涌浪”;重力流过山后其头部降低,位温梯度减弱,头部后面的水平速度减小。此外,还对非静力平衡与静力平衡条件下重力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5.
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是扩大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领域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土壤中Cu、Zn、Fe、Mn、Co元素的全量、有效量、pH值、有机质与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元素有效量与土壤中元素全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作物产量与元素有效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6.
一维积云模式计算降雹最大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保民  盛裴轩  王雨曾 《气象》1997,23(10):3-7
采用一维积云模式计算积云的发展和冰雹的增长,根据当天07时的探空资料,用模式计算积云的发展,给出云顶高度,云顶温度,云底高度,云中0℃层高度,云内、外温度分布,以及云内上升气流速度和含水量的分布;再由设定计算冰雹的增长,求出雹云中生成的最大冰雹尺度,考虑0℃层以下冰雹的融化,计算出降到地面上的最大冰雹尺度。与实际观测的最大降雹尺度比较,发现计算结果较好,由此得出结论,用此模式预报最在尺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鲁东南地区"2004.07"大暴雨中尺度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田文  吴君  朱时良 《气象科学》2007,27(Z1):77-84
对2004年7月16、17日出现在临沂市的大暴雨过程的进行中尺度分析,应用 MM5v3.6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用美国 NCEP 再分析资料作初始场,采用双向三重嵌套模式,进行高分辨的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这次大暴雨的天气尺度背景和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和发展的结构及演变,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合为暴雨过程提供环境条件,大暴雨出现在高空西风急流轴线出口区与低空西南风急流轴向出口区北侧之间;数值模拟看出在强降水产生时,雨区上空存在较强的中-β尺度系统,该系统有强而窄的垂直上升运动、上下垂直的辐散辐合结构,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在对流层低层还存在对称性不稳定.低空急流提供充沛的水汽,并通过强而窄的上升运动向高层输送.  相似文献   
78.
79.
Through analysis of seismic ambient noise recorded by the GHENGIS array, we constructed a high‐resolution 3‐D crustal shear‐wave velocity model for the central Tien Shan. The obtained shear‐wave velocity model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etailed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Tien Shan. The results obtained at shallow depth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known subsurface geological features. Low velocities are found mainly beneath sedimentary basins, whereas high velocitie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mountain ranges. At greater depths of ~43–45 km, high velocities were observed beneath the Tarim Basin and Kazakh Shield; these high velocities extend forwar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tilt down towards the central Tien Shan to a depth of in excess of 50 km, most likely reflecting lateral variations in crustal thickness beneath the Tien Shan and surrounding platforms.  相似文献   
80.
五台山区滹沱群变质基性熔岩中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伍家善 《地质论评》1986,32(2):178-184
滹沱群青石村组刘定寺变质基性熔岩为海底火山喷发的基性熔岩,岩枕及气孔充填构造发育,具变余拉玄结构及变余间粒结构。岩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在AFM图(图2)上落在拉斑玄武岩区,在TiO_2-K_2O-P(?)O_5图(图3)和FeO-MgO-Al_2O_3图(图4)上属大陆玄武岩类型。该熔岩中锆石晶形完整而复杂,光泽强,透明度好、从五个不同粒级组分的锆石测得U-Pb一致线年龄,其上交点年龄为2 366_(-94)~(+103)Ma,下交点年龄为178_(-46)~(+43)Ma(图5)。该年龄首次为滹沱群的下界提供了可靠的同位素年龄证据,有助于关于滹沱群时代争议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