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2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118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916篇
地球物理   889篇
地质学   2060篇
海洋学   475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5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A numerically efficient and stabl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Biot's consolidation of multilayered soils subjected to non‐axisymmetric loading in arbitrary depth.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Laplace–Hankel transform and a Fourier expansi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Then, the analytical layer‐element (i.e. a symmetric stiffness matrix)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ized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of a layer is exactly derived in the transformed domain. Considering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the global stiffness matrix of multilayered soils is obtained by assembling the inter‐related layer‐elements. Once the solution in the Laplace–Hankel transformed domain that satisfie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has been obtained, the actual solution can be derived by the inversion of the Laplace–Hankel transform.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theory 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layered soil properties and time history on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r.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42.
同构造沉积盆地的沉积作用与构造环境及其活动性质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尽管控制沉积作用的因素很多(诸如气候、物源等),但最基本的因素乃是同沉积作用的构造活动,它控制着沉积体的分布、厚度、相型等。甚至不少沉积体是在两种或三种构造环境下发生的,因而有着纵横交替、相互更叠的复杂层序。而作为特殊沉积作用的沉积矿产,则更显著地制约于同沉积构造活动,尤其作为导矿构造的基底构造以及盆地演化中的控制性构造,则是寻找隐伏矿产的一  相似文献   
243.
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雷卞军  强子同 《地质论评》1994,40(6):534-543
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论礁体围岩为生屑灰岩的埋藏压实流体白云岩化模式,简述礁控白云岩储集特征及其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白云石结构成因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244.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245.
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进行大气CO2本底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按WMO关于开展全球CO2监测的要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建立了我国开展大气CO2本底浓度连续测量的红外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及有关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1ppm,完全满足全球本底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此基础上,首次取得了我国大陆上空大气CO2的本底浓度资料。  相似文献   
246.
中国大气向下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47.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黄杏元  倪绍祥 《地理学报》1993,48(2):114-121
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例,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中的应用,着重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区域土地利用决策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单项适宜性评价模型和生产布局决策模型的建立与运行,可以有效地进行研究区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和为区域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8.
Study of the oxygen-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5mm wave band is important for remote sensing of theatmospheric temperature profile from satellites or ground.In order to obtain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profile rapidly and accurately,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imple,but accurate formula of the oxygen-absorp-tion coefficient.In this paper,formulae of the oxygen-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a certain range of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at a standard isobaric surface have been derived.These formulae may substitute for Meeks-Lilley formula in 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249.
作为构造活动和古地理演变最为敏感产物的三角洲系列(泛指河流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广布于不同类型的构造盆地中,盆缘坡度常是构造活动的表现。地貌,扇三角洲的堆叠及其几何学和与之共生的层序组合就成为指示构造活动的一种物理参数。裂谷演化过程中,形成扇三角洲—浊流沉积—辫状河三角洲组合的特殊充填序列。前陆盆地则发育着由深变浅的次深海(或深海)—浅海浊积扇/扇三角洲—海陆过渡—陆上磨拉石组合。走滑拉分盆地中构成特有的歪斜扇体,普遍为向上变粗和变粗又变细的层序。故可以此作为判别古构造性质的物理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250.
The upper part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rainage basin supplies 50–60% of the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only 10% of the total river sediment load, while the middle reaches contribute 30–40% of the water flow and 90% of the annual sediment load, because of severe eros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Large variations in both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ccur in the Huanghe. Heavy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nel makes the river bed aggrade several centimetres per year.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river, 90–95% is deposi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iver course and in the coastal shallow water area; less than 5–10% escapes from Laizhou Bay and enters the Central Bohai and/or North Huanghai (Yellow Sea). The active delta complex now propagates seawards at a mean rate of 42 km2 year−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