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8篇 |
免费 | 602篇 |
国内免费 | 8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7篇 |
大气科学 | 800篇 |
地球物理 | 720篇 |
地质学 | 1222篇 |
海洋学 | 385篇 |
天文学 | 122篇 |
综合类 | 342篇 |
自然地理 | 2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71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在InSAR干涉图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会由于轨道参数不准确而导致去平地效应后,干涉图中仍残留部分线性相位。为避免线性趋势对数据处理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图条纹频率检测的去除线性趋势精化方法:首先,通过Chirp Z变换精化干涉图条纹频率估计,计算出精确到0.1的线性相位条纹数;然后,模拟线性相位并从干涉图中去除。利用通过模拟和真实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彻底地去除干涉图中残留的线性趋势,对提高InSAR技术的监测精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利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的气象、电离层及气候卫星探测系统(COSMIC)湿空气数据,基于相对湿度廓线出入云层时发生突变反演云边界高度进而获取云垂直结构参数的思想,对中国及周边八个不同地区云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掩星样本数随季节的变化较小,不同季节各地区间差异却较大,且多层云样本数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掩星最低探测高度集中在3.0km以下,各地区多层云受限制概率大于单层云,主要影响部分中低云参数的反演.(2)南方各地区云厚及晴空厚度都大于北方,双层云上层云厚大于下层,三层云从大到小依次为顶层、底层和中间层,且顶层与中间层晴空厚度大于中间层与底层;各地区不同季节内各层云云顶高具有相同的排列规律,云底高也基本遵循类似的排列顺序;多层云晴空厚度季节变化不显著,各季节内南方大于北方.(3)中国地区各类云云底高和云顶高二维频率季节变化不大,出现两个较大值区但分布高度各异;另外,南北方有不同的频率分布特点,其中西南和华南在16.0km以上出现"尾翼"分布,表明有深厚对流云产生. 相似文献
965.
966.
本文以蚌埠地区金矿资源预测为例,探讨了覆盖区及半覆盖区矿产预测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多种信息的综合解译和与矿产地质信息的有机关联,是揭示隐伏矿成矿规律的重要手段;采用“矿产二次预测方法”通过大区矿产预测模型向预测区逐步扩散,建立起本区统计预测模型,是在覆盖区开展模式类比预测的可行途径。文中讨论的成矿预测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地区金矿预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我国中西部地矿产地质研究程度不高地区的成矿预测,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7.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ed climate impacts of the 2015/16 ENSO cycl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latest global climate observational data, especially that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rong El Niño event fully established in spring 2015 and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to one of the three strongest El Niño episodes in recorded history. Meanwhile, it is also expected to be the longest event recorded, attributable to the stable maintenance of the abnormally warm conditions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since spring 2014. Owing to the impacts of this strong event, along with climate warming background, the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Chinese mainland reached record highs in 2015. Disastrous weather in various places worldwide have occurr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is severe El Niño episode,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h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North China, especially over the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nd the coastal areas surrounding Bohai Bay. Serious drought has occurred in some of the above areas. The El Niño episode reached its peak strength during November-December 2015, when a lower-troposphere anomalous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prevailed over the Philippines, bringing about abnormal southerlies and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a negative phase of the Eurasia-Pacif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dominated over the mid-high latitudes, which suppressed northerly winds in North China. These two factors together resulte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frequent haze weather in this region. Currently, this strong El Niño is weakening very rapidly, but its impact on climate will continue in the coming months in some regions, especially in China. 相似文献
968.
北京地区酸雨的天气影响因素及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北京市2003-2009年的全市性酸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酸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并结合气流后向轨迹分析和上甸子站酸雨离子成分浓度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影响北京地区酸雨的天气系统主要为低涡低槽型、西来槽型和副高边缘型天气系统.3种天气系统对应的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4.5,达到强酸雨水平.降水前北京地区受持续的偏南风影响、上升运动的强度较强且维持时间较长,降水前出现逆温现象,都是导致北京地区出现强酸雨的重要因素.对北京大气污染有影响的气流轨迹在低涡低槽、西来槽和副高边缘型天气系统的比例分别为59%、74%和66%.西来槽型天气系统的电导率K值与水溶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低涡低槽型和副高边缘型. 相似文献
969.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