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3篇
  免费   5103篇
  国内免费   2714篇
测绘学   1712篇
大气科学   2248篇
地球物理   2973篇
地质学   8369篇
海洋学   1913篇
天文学   381篇
综合类   1408篇
自然地理   1736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403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901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925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1006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896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969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101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1042篇
  2009年   916篇
  2008年   854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屈利军  王庆  李波  姚伟 《物探与化探》2020,(6):1313-1321
通过在香花岭矿田三合圩矿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法快速掌握了磁异常分布特征,并推测磁异常与NE向断裂带有关,再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磁异常进行解析,发现中深部存在连续高阻隆起异常,推断为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之上对磁异常进行了半定量反演,发现磁性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且位于低阻异常带中.利用物探推断成果选择有利部位进行钻探揭露,钻孔ZK502、ZK1601和ZK3001成功验证推断的隐伏岩体并在跳马涧组砂岩中揭露了高品位锡、铅锌多金属矿.结合钻孔、物探成果和地质背景等,对本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成矿模型,并圈定了下一步找矿靶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深部成矿预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
碳酸盐岩地层因成藏复杂,缝洞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给勘探和有效开发带来较大难度.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对于储层中尺度较小的裂缝,由于地震的分辨率较低,常规测井方法探测深度较浅,难以对数十米地质构造进行准确评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单井偶极横波反射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低频横波的传播特点,对井旁20~30m范围内的声反射体进行成像.纵波径向速度成像技术利用多接收阵列反演井壁1m以内的纵波速度变化,能较好地指示储层的可改造性.偶极横波反射成像较好地发现井壁裂缝延伸以及井旁裂缝,纵波径向速度成像可反映井壁附近储层纵波速度变化,综合认为裂缝较发育,延伸较远或存在井旁隐蔽裂缝储层且井壁纵波径向速度变化较大的层段,具有较好的储层改造潜力.应用该方法对华北油田河西务潜山几口井进行处理分析,分析结果与储层改造后产液有较好的对应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古石背地区具有良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发现了一些矿化点和铀异常,前人工作主要集中在矿化点的周围和浅部,对研究区整体成矿环境的评价和深部成矿条件的认识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氡、地面伽马能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的工作方法,通过综合物探测量对研究区铀成矿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开展土壤氡、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工作,圈定了铀矿异常位于地表的大致位置,通过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查明了控矿断裂古石背断裂和控矿岩层石帽山群的发育特征,推断解释结果得到了钻探验证,为该类型的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
云计算为地质行业软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笔者采用云计算技术,研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在线重磁网格数据处理系统,使得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便捷获取滤波、延拓、导数计算等数据处理功能.该工具采用了三层架构设计,分别为展现层、计算服务层和逻辑控制层.其中展现层利用web2.0前端技术开发,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及数据可视化功能.计算服务层封装了一系列网格数据处理算法,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数据处理任务并返回数据处理结果,该层包括滤波计算、频率域向上延拓方法和差分迭代向下延拓算法等.逻辑控制层连通展现层和计算服务层,根据用户提交的数据处理请求调用所需算法并返回计算结果.我们利用RGIS软件对比检验了系统可用性,通过不同计算平台对比,验证了系统的跨平台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薄壁断裂南段的电性结构特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方法,对薄壁断裂在峪河口以南至方庄镇段的电性结构进行探测,共布设4条测线,总长度为10.47km,探测结果揭示在测线下方存在有明显的电阻率间断面,认为是薄壁断裂在该处的反映.结合已有地质地球物理结果,认为薄壁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以峪河口为界,以北至上八里镇石门河出山口处,在第四纪早期有明显活动,以南至方庄镇附近为隐伏断裂,走向NE,倾向SE,倾角约为60°,上断点深度为30m.  相似文献   
96.
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潍北凹陷古近系孔一段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可以划分为3个亚段、11个砂层组。在西部鄌郚—葛沟断裂和东部昌邑—大店断裂控制下,地层东西向发育稳定,仅在北部洼陷带地层显著加厚;在北部古城—潍河口断层控制下,地层向南部超覆,地层由北向南变薄。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南部斜坡带发育小范围三角洲相。孔一下亚段,物源供给充足,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发育大规模的扇三角洲相;孔一中亚段,湖盆水体变浅,物源供给减少,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继承性发育扇三角洲相,但分布范围变小;孔一上亚段,湖盆水体最浅,物源供给少,全区发育滨浅湖亚相,仅在央斜4井区和昌11井区发育小范围的扇三角洲相沉积。  相似文献   
97.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98.
长基线高精度GPS网解算是一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用户静态GPS观测数据与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CORS)的基准站数据组网解算具有一定优势,但基准站坐标属于保密数据,普通测绘用户不易获取。为解决该问题,采用网络计算模式来实现CORS-GPS组网解算。基于UNIX平台及GAMIT/GLOBK解算模块,采用Socket多线程并发通信技术,研制了服务器端软件;基于Windows系统研制了客户端软件,解算过程由用户发送数据到服务器自动解算,将解算结果反馈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技术路线可行可靠,为CORS-GPS组网解算提供了技术模式,拓展了CORS系统高精度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99.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烈度遥感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应急获取了多种高分辨率航空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快速解译提取了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利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震后震害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的经验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模型,获得了芦山地震灾区126个主要居民点的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结果,并据此圈画了地震烈度分布遥感评估图.结果显示,本次地震Ⅸ度区面积约150km2,Ⅷ度区面积约900km2.该结果在第一时间(4月21日晚)提供给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对比分析显示,地震烈度遥感快速评估结果与中国地震局4月25日公布的地震烈度图,以及与笔者在现场实地进行的建筑物震害详细调查结果基础上评定的地震烈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后,借助于快速获取的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估计地震烈度分布,对地震灾区灾情估计和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分析天水地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出发着重指出,1654年罗家堡7(1/2)级地震发生在天礼盆地中北东向构造与北北西向活动构造交汇所形成的新生代以来沉陷最深的部位。并对1936年天水镇6级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以及天礼盆地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