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96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Hurst指数的矿化强度识别-以山东大尹格庄金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成矿元素分布的分形特征是揭示矿化富集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重标极差分析(R/S)方法,研究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210 m中段多勘探线Au品位序列随采样尺度变化的趋势,探讨元素序列的Hurst指数与矿化强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矿化强度的勘探线Au的Hurst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均大于0.5;矿化连续分布或间断出现的勘探线元素品位序列的Hurst指数大于0.65,表明元素序列具有标度不变性和长相关性,序列的持续强度与矿化程度基本一致,可为区域矿化强度定量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构造裂缝及其天然气成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气藏发育多套储层,中上部储层(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与烃源岩(山西组下部及本溪组煤系地层)之间发育280~350 m致密砂泥岩隔层,由于盆地断裂构造不发育,天然气运移通道及成藏模式成为该区气藏研究的焦点。在岩心观察、微裂缝研究、测井解释、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及裂缝形成时间分析,对研究区上古生界隔层裂缝分布与中上部气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剪性裂缝,裂缝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缝的形成在改善储层渗透性的同时,为天然气的纵向运移提供了必要的运移通道。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隔层裂缝与中上部气藏在时空上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形成了基于裂缝运移及砂岩储存的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岩性-裂缝型”气藏。  相似文献   
993.
基于HASM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明伟  岳天祥  赵娜  孙晓芳 《地理学报》2013,68(9):1212-1224
当前区域尺度上森林碳储量估算主要依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整个过程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十分耗时,严重影响了森林碳储量估算的时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HASM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模拟方法,该方法以全球植被动态模型LPJ-Guess 输出的植被碳储量为驱动场,以森林清查样地数据为精度控制点,模拟生成中国陆地森林碳储量分布情况。研究以第7 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作为精度控制点数据源,同时作为本文模拟方法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碳储量为9.2405 Pg,考虑到森林资源清查是基于一定的郁闭度进行的,因此HASM模拟的结果与根据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计算得出的7.8115 Pg 相比更符合实际情况,西南山区和东北林区是中国森林最主要的碳库,其碳储量分别占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39.82%和20.46%。同时与之前(1975-1995 年) 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坚持大规模植树造林的碳汇效果显著。同时也表明基于HASM的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模拟方法是有效的,模拟结果合理且精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在全球尺度上森林植被碳储量模拟及其它生态系统中碳储量模拟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土地利用文献分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生态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求解决这些问 题的途径的迫切性决定了开展土地利用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土地利用研究文献则是反映土地利用研究水 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晴雨表,对于展示中国的土地利用研究成果,制定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正确认识我 国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区域和问题)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对近百年来国内发表的中文文献的不 完全统计和分析,以1978~2007 年发表的4531 篇中国土地利用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国 土地利用研究文献的数量、研究区域、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的分布及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中国 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全面采集并分析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场(大井坡实验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地质、地形、遥感、磁、重力和电磁等资料,在试验场内选取3条典型剖面,以电阻率测深剖面为约束,采用多边形2.5D棱柱体模型组合法建立典型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正反演,并通过剖面与平面相互验证的方式,开展重、磁、电综合解释研究。通过研究,全面掌握了试验场内断裂及岩性构造的分布规律,试验场被中部近EW向和北部呈NEE向展布的两条断裂分割成南部褶皱区、中部断隆区和北部坳陷区3个区域,为试验场综合解释填图提供了依据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96.
大连周边海域航空重力调查方法及重要成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海洋航空地球物理探测及应用项目,在大连海域及其周边,应用GT-1A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开展了1∶20万航空重力调查工作,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重力数据9.4万测线km,原始测量总精度达到1.27×10-5 m/s2; 形成了一套覆盖渤海东部、北黄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航空重力系列图件,填补了研究区内航空重力资料的空白。通过综合解释与研究,在基底构造形态分析、主要构造单元边界厘定、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研究以及局部构造异常圈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研究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渤海和北黄海的油气资源调查、海陆过渡区关键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航空重磁综合测量在准噶尔油气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油气资源调查需要、查明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提供新的油气有利勘探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准噶尔盆地中西部开展了航空重磁综合调查。通过项目实施,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空重磁综合测量,共采集大比例尺(1:5万)高质量航空重磁数据6.6万测线公里,填补了调查区内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重磁资料的空白,查明了调查区内航空重力场与磁力场特征,为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磁依据,夯实了航空重磁联合测量和综合地质应用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升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建立滁州市地震小区划 GIS 基础数据库,开发了基于 GIS 平台的滁州市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数据展示,并统一管理。系统采用 Super-Map Objects 6R 组件式开发,包括滁城概况、地震小区划成果、震害预测成果、震灾防御对策和系统管理5大模块,实现系统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 GIS 功能对空间数据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业务流程复杂、过程跟踪困难、监管技术薄弱、辅助决策欠缺等问题,本文采用3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多媒体视频无线网关技术、工作流定制技术,重点突破了多方位于一体的实时监控、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以及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决策与辅助支持模型及技术难题,建立了基于3S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对村镇建设用地项目建前、建中、建后进行全过程监管,并针对再开发业务中的规划与现状对比、宗地占用及基准地价分析、潜力评价等需求,提供了空间决策及辅助支持,以实现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全过程、全业务类型的数字化管理及空间决策支持,促进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健康、规范、有序、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It has been revealed recently that, in the scale free range, i.e. from the scale of the onset of nonlinear evolution to the scale of dissipation, the velocity and mass density fields of cosmic baryon fluid are extremely well described by the self-similar log-Poisson hierarchy.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evolution, the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physical quantities of cosmic baryon fluid should be scale invariant, if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are measured in cells on scales larger than the dissipation scale, regardless the baryon fluid is in virialized dark halo, or in pre-virialized state. We examine this property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ton parameter of the thermal Sunyaev–Zel’dovich effect, y(r), and X-ray luminosity, Lx(r), where r being the scale of regions in which y and Lx a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self-similar hierarchical scenario of nonlinear evolution, one should expect that (1) in the y(r) ? Lx(r) relation, y(r) = 10A(r)[Lx(r)]α(r), the coefficients A(r) and α(r) are scale-invariant; (2) The relation y(r) = 10A(r)[Lx(r)]α(r) given by cells containing collapsed objects is also available for cells without collapsed objects, only if r is larger than the dissipation scale. These two predictions are well established with a scal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observed data, and a comparison of observed y(r) ? Lx(r) relation with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samples.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result on the characteristic scales of non-gravitational heating is also add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