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9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10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81篇 |
大气科学 | 480篇 |
地球物理 | 695篇 |
地质学 | 1986篇 |
海洋学 | 508篇 |
天文学 | 36篇 |
综合类 | 240篇 |
自然地理 | 3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63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258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206篇 |
2015年 | 233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56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41篇 |
2008年 | 251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和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可能的鲤(Cyprinus carpio)两面神激酶2(JAK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包括3 378 bp的开放阅读框,732 bp的5'-非编码区,529 bp的3'-非编码区,总长度达4 639bp。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 125个氨基酸,推测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29.33 ku和6.99。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的鲤鱼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JAK2同源性最高,其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和相似度分别达89%和95%。结构域预测表明,所编码氨基酸序列包含FERM、SH2及两个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这4个结构域也保守地存在于其他脊椎动物的JAK分子中。高级结构预测显示,鲤JAK2主要包括α-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和连接环(loop)等3类结构元件。脊椎动物JAK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JAK1、JAK2、JAK3和TYK2等4类JAK分子分别聚类,鲤JAK2处于JAK2支系中,与所有其他的鱼类JAK2聚为一大支,并与两栖类和哺乳类组成的另一大支构成姊妹群,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基因,为直系同源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鲤JAK2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血液和脑,而在肌肉、鳃、头肾、心、肝、脾中表达量较低;鲤JAK3在脾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很低,甚至未检出。 相似文献
72.
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分析区域性大型“X”共轭节理系统对宏观岩溶作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黔南、桂北的航天遥感图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地表的宏观岩溶地貌明显地受控于区域性大型“X”共轭节理系统,此类节理构成一幅巨型的渗滤网,成为大气降水下渗的主要通道,从而导致被其穿透的岩石遭受溶蚀,形成以线性岩溶谷地为主体的岩溶景观。即水平地层分布区,呈片状“X”形网络结构;直立地层分布区,呈羽状条带结构。水体下渗至潜水面后,将主要沿“X”节理走向向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排泄,从而形成复杂的地下管道网络系统。首次利用网上Google Earth影像研究喀斯特环境,解决了只能依赖航片和卫星照片才能研究地球地貌的瓶颈,这对地貌研究和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廉价便利的影像材料。 相似文献
73.
广州空气污染指数特征及其与地面气压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根据1950~2000年50多年的降水资料,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把雨涝情况划分成4个等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雨涝发生的范围。通过研究雨涝范围覆盖率变化趋势和特征,诊断我国华南雨涝发生发展趋势和变化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华南地区近50年来雨涝覆盖范围有轻微的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冬半年雨涝覆盖范围有较大的增长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强烈;夏半年雨涝范围趋于减少,呈下降态势,但夏季的雨涝范围在扩大,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夏季雨涝范围扩大的趋势较为明显;前汛期雨涝范围有减少的趋势,而后汛期雨涝范围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74.
三次样条函数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函数表达式且计算量大,因而在应用上不便。埃尔米特插值函数的特点决定其能很好地逼近被插值函数,且计算过程简便。公路平面线形实例设计表明,三次埃尔米特插值函数用于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能够满足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的要求,其设计结果与三次样条函数设计结果接近。本研究建立了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埃尔米特插值函数方法,可供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5.
内蒙古伊敏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碎屑沉积物成份与源区构造环境、构造背景及源区岩石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对伊敏地区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砂岩碎屑颗粒成分统计、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LA--ICP --MS U--Pb 年代学等物源分析方法,确定红水泉组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其物源类型为切割型岛弧。红水泉组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338 ± 3 Ma,该年龄值表明红水泉组形成的时代为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中期的韦宪阶或之后。903 ~ 1 676 Ma 的分散元古界锆石年龄和~ 780 Ma 新元古代锆石年龄峰值,可能反映南蒙古微板块基底年龄信息。~ 500 Ma 和~ 380 Ma 的年龄峰值指示源区可能经历了多期岩浆事件: ~ 500 Ma 的岩浆锆石物源可能来自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闭合相关的后造山花岗岩, ~ 500 Ma 的变质锆石可能来自变质基底, ~ 380 Ma 的物源可能反映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至少在晚泥盆世开始碰撞拼贴,并导致该区存在一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岩浆弧。 相似文献
76.
A devastating earthquake of Ms 8.0 struck the Wenchuan area on May 12, 2008. The quake triggered numerous landslides and avalanches
in Ganxi Valley. Aerial photo interpre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landslides and avalanches, presently in a stable state, are
concentrated in 91 subregions of the valley, occupying 10.42 km2, about 29% of the valley area. Some law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gradient, aspect, elevation, distance of rupture, and formation
lithology of geo-hazards in Ganxi Valley: (1) They are mainly situated on slopes between 30° and 50° and increase in number
with increasing slope; (2) Failures are mainly in a southerly direction; and most occurred between 1,000 and 1,600 m, especially
between 1,000 and 1,400 m; (3) Most are within 2,000 m of the Beichuan fault or within 1,000 m of other major faults; (4)
most failures occurred from the T1f + t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geo-hazards status quo of Ganxi Valley provides foundation for the scheme of hazard
reducing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77.
78.
印支运动对济阳坳陷构造形态形成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印支运动动力来源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聚敛,聚敛作用形成巨大的NE-SW向挤压力首先导致济阳坳陷北西向压性构造的形成,产生了一系列NW向褶皱隆起带及其伴生的宽缓向斜,其次在对济阳盆地产生多处NW向挤压逆冲构造,伴之以褶皱构造。印支运动还造成本区地势起伏不平,剥蚀程度差异还导致相对隆起区与相对低洼区相间排列,上古生界保留较完整。 相似文献
79.
Radioactive markers are useful in dating lead(Pb) deposition patterns from industrialization in sedimentary archives. As a well-known natural reserve in the world,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is one of areas most sensitive to global sea level change and is located in the most developed and polluted region of China. Two cores were collected in Yancheng wetland in October 2013 and dated using ~(210)Pb and ~(137)Cs radiometric techniques. Sediments in both cores were sectioned into depth bands and examined systematically for dry bulk density, water content,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in-size. Multiple elements including Pb were also measur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ystems. Unsupported ~(210)Pb activities decreased with depth in both of the two cores, and ~(210)Pb chronologies were established(covering 150 years) using the constant rate of supply(CRS) model. The measured Pb contents ranged from 14.97 mg/kg to 29.40 mg/kg with average values of 17.17–22.79 mg/kg, and the Pb fluxes ranged from 41.70 mg/(m~2·yr) to 172.70 mg/(m~2·yr) with averages of 95.59–123.41 mg/(m~2·yr). Temporal variations of Pb flux, enrichment factors and Pb isotopes show a gradual and continuous increase over time and clearly reflect increased emissions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that most of Pb deposition in Yancheng wetland is input from natural sources by water flows and has the same levels of Pb a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Pacific mineral aerosol. We also stress the anthropogenic Pb contribution in Yangcheng wetland sediment and the reason of our Pb isotopes not showing anthropogenic signature is likely the instability of anthropogenic Pb in high Fe/Mn oxide conditions.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urrent local pollution problems, and society should take action to seek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80.
IPCC于2022年4月正式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Ⅲ)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该报告以已发布的第一和第二工作组报告作为基础,评估了各领域减缓气候变化的进展。报告的第九章建筑章节系统全面地评估了全球建筑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趋势和驱动因素,综述并评估了建筑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潜力、成本和政策。报告主要结论认为,全球建筑领域有可能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但如果政策措施执行不力,将有可能在建筑领域形成长达几十年的高碳锁定效应。报告的主要结论将成为全球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参考,对于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