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2117篇
测绘学   975篇
大气科学   694篇
地球物理   1160篇
地质学   3990篇
海洋学   902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449篇
自然地理   76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河北省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魏文秀 《气象》2010,36(3):77-82
利用河北省142个气象台站的霾资料,对1971—2007年河北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河北霾出现频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月际分布特征。山麓地区霾平均出现频数最高,明显高于其两侧的平原和山地,山地霾频数最小。霾频数的月际分布特征是12月或1月最多,8月或9月最少。利用2004—2007年500 hPa高度和海平面气压实况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统计归纳出河北地区霾日500 hPa的环流形势有纬向型、两槽一脊型、均值场型、一脊一槽型和两脊一槽型5种。分析结果表明,霾的出现与天气形势有关,霾频数大小与空气污染程度和地形联系密切。这些结果对于了解河北霾的生成机制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12.
针对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低、模型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理论的GM(1,1)预测优化模型,首先通过使得生成序列新预测值的误差在最小二乘意义下最小,选取GM(1,1)模型的最优初值,利用指数函数法构造新的背景值;然后将优化的GM(1,1)模型和最小二乘配置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优化的GM(1,1)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优化的灰色最小二乘配置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报,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13.

采用偏心状态下柱状成层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并矢Green函数的解析表达式高效模拟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在井眼中偏心时的响应.为提高精度,在模拟时考虑到了金属心轴、绝缘保护层的存在以及各分量线圈系的具体形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井眼内钻井液电导率相对较高、地层电导率相对较低时,偏心对仪器响应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短线圈距线圈系的影响更为明显,必须进行偏心效应校正.当钻井液电导率相对较低时,偏心对线圈系响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位于相对低电导率井眼中的线圈系而言仪器方位角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当线圈系位于相对高电导率井眼中时仪器方位角的影响极为明显.当仪器偏心率较小时线圈系的响应随仪器方位角的变化较小,仪器偏心率越大线圈系的响应随仪器方位角的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614.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辩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冬春积雪正(负)异常使得从冬到夏高原的地面感热偏低(高)、地面热源偏低(高),造成春夏高原上升运动偏弱(强),长江流域和日本以南西太平洋上升运动较强(弱);另一方面,高原冬春多(少)雪年高原和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偏低(高)、陆海温差的偏低(高)会延迟(促进)东亚夏季风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弱(增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因而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北),造成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多(少)雨。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高原冬春多(少)雪年,由于融雪增湿效应,高原春夏潜热明显增大(减少),使得空气中水汽增大(减小),可能是高原气温偏低(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15.
青藏高原腹地1985年雪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1985年10月青藏高原腹地一次特大雪灾的地面气象要素场及卫星辐射场特征,并对生成重雪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次雪灾的范围与过程,降水量≥8mm与积雪深度≥5cm的范围基本一致,雪盖的后延冷却效应较强,持续时间近5个月;卫星辐射资料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气系统净辐射收支中行星以照率起入导作用。11月积雪中心区域各因子均达极值-行星反照率距平高达16%,OLR距平值减小-14.6W  相似文献   
616.
综合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给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高精度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的统一方法和实施方案.利用我国沿海12处海岛的跨海高程基准统一方法、测量方案、技术手段、数据处理要求和实测数据,对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统一的经验做法、成果精度和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此方案给出了一些跨海三角高程需要注意和值得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17.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18.
使用1981—2000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分析了全年各月大气环流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侧低空基本上存在一个常年正涡度带,这是高原近地面西风与其外围自由大气西风之间的气旋性切变的表现。特别是在90°E附近有一明显的地形槽,我们选取80°~90°E,25°N关键区域内的涡度作为表征该地形槽的指数,分析了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加拉湾(下称孟湾)槽形成和演变特征的异同,并探讨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南侧地形槽的季节性演变与高原热源联系非常密切,其显著的4月突变和6月突变与高原热源发生跳跃性变化相联系。冬季高原冷却作用形成低空反气旋环流,叠加在原本增强的大尺度西风绕流上,促使高原地形槽减弱;由春入夏,高原加热作用形成低空气旋性环流,增大西风绕流作用,促使高原地形槽加深。高原地形槽加强南伸和斯里兰卡低涡持续北移直至二者相互打通是亚洲低纬度副热带高压带在孟湾上空最先断裂和孟湾槽形成的一种触发机制,此后槽前西南气流加强,副热带高压东撤,南海夏季风进一步东扩,最后导致南海夏季风建立。  相似文献   
619.
In this paper the Morlet complex wavelet munction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features of multi-scale wave-intensity during a torrential rain process.Separating the suhsynoptic scale system on 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 fields during a torrential rain process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last dekad of July 1998,the evolution of multi-scale wave-intensity can be expressed by wavelet modules,and its coheren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cross spectrum between the multi-scale wav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on the energy of meso-β scale system was shown in the torrential rain process,and the meso-α scale system had an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meso-β system in a shorter period.  相似文献   
620.
By using data of serially numbered typhoons in northwestern Pacific and NOAA OLR data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of wind field,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lendar years with more (or fewer) summer typhoons and ENSO events, we compared the composites of OLR eigenvectors and tropical summer wind fields during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with more or fewer than normal summer typhoon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summer, without remarkable systematic anomalies of Mascarene High and Australia High in South Hemisphere, the anomaly of Walker circulation will dominate and follow the rule of ENSO impacts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yphoon frequency. Otherwise, when systematic anomalies of Australia High appear during the El Nino events,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South Hemisphere will dominate, and many more typhoons will occur. In 1999, which is a special year of La Nina events, northward and eastward monsoon was induced by the stronger Mascarene High, and fewer typhoons arose. The typhoon source are regions where weak vertical wind shear, warm pool in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area with monsoon troughs are overlapping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ource locations and ranges of more (fewer) typhoons in the events of El Nino and La Nin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