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6篇
  免费   1546篇
  国内免费   2497篇
测绘学   1092篇
大气科学   776篇
地球物理   962篇
地质学   4445篇
海洋学   1121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545篇
自然地理   88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equilibrium climatic response to the direct radiative effect(DRE)of mineral dust and sea salt aerosols in a doubled-CO2climate with two-way coupling of aerosol-climate interactions.In response to the drier and windier conditions,dust emissions increase by 26%in the Sahara Desert and by 18%on the global scale relative to present day.Sea salt emissions increase in high latitudes(60°)but decrease in middle latitudes(30°–60°)of both hemispheres due to the poleward shift of westerlies,leading to a 3%decrease in global emissions.The burdens of dust and sea salt increase by 31%and 7%respectively,because reductions in rainfall over the tropical oceans increase the lifetime of particles in the warmer climate.The higher aerosol loading in the doubled-CO2climate reinforces aerosol DRE by0.2 W m 2,leading to an additional cooling of 0.1°C at the surface compared with the climatic effects of aerosols in present day.The additional cooling from changes in natural aerosols compensates for up to 15%of the regional warming induced by doubled CO2.  相似文献   
992.
A new spatial consistency quality control method (SRF) based on the spatial regression test (SRT) and random forest (RF) was adapt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outliers in daily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 this article. For the new method, the SRT method was used to filter the data and the RF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regression.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he SRF, SRT and RF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set with seeded error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4. Compared to SRT and RF,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RF method outperforms the other two methods for the most cas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led to the recommendation that the SRF method improves the regression accuracy of traditional spatial consistency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reduces the runtime of random forest through data refinement.  相似文献   
993.
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南北跨越了25个纬度,流域上下游气候差异明显。同时遭遇干旱或湿润通常不利于上下游水资源合作,而水文气象条件正常或上下游间的干湿条件不一样时有利于缓解流域内的竞争性用水状况。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合作潜力的影响,基于普林斯顿降水数据集与全球气候模型预估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Copula函数计算了历史时期(1985—2016年)与未来时期(2021—2090年)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时面临干旱、湿润以及干湿存在差异的发生概率。基于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情景的预估结果显示与历史时期相比,未来时期澜湄流域在RCP4.5与RCP8.5情景下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遭遇同期湿润的概率在逐渐增大(最大达到199.5%),遭遇同期干旱的概率则在逐渐减少(最小达到-35.9%),而遭遇干湿差异时期的概率在所有时段均大幅减少(-53.1%~-42.5%)。未来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期湿润概率的增加和遭遇干湿差异概率的减少预计将加大上下游面临水资源竞争的可能性,从而对澜湄流域各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研究可以为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CI指数的淮河流域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五三  田红  王胜  唐为安 《气象》2013,39(9):1171-1175
本文运用淮河流域17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共5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历史干旱灾情资料,研究CI指数在淮河流域的区域适应性,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淮河流域近50年的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基于CI指数计算得到的历年干旱日数与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相关性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CI指数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区域适应性。淮河流域年均干旱日数基本呈纬向空间分布,流域北部多于南部;流域东部和西部的干旱日数略有增多趋势,而中部和北部的干旱日数有减少趋势,但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EOF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4.4%,前3个分布型依次为全流域干旱日数一致多或少型、南北相反型以及东西相反型;1961年以来干旱日数共经历了由少到多4个循环交替,目前正处于相对偏少期;M K突变检验表明近50年来淮河流域干旱日数没有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995.
张容焱  游立军  高建芸  林昕  唐振飞 《气象》2013,39(12):1642-1648
本文针对有水位资料,但没有流量观测的流域,同时又有历史罕见洪水记载、流域断面洪水警戒水位和自动站记载的近年几次小洪水过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雨 洪关系,得到致灾临界雨量;再应用淹没模型模拟洪水淹没情况,得到洪水的风险等级评估。通过对历史特大山洪个例的淹没反演,可以看到由数理统计与淹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的山洪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于洪水记载和考察资料,往往对洪水淹没的高度记录准确,而对发生的具体时间通常是模糊的,本文得到的临界雨量指标是否能够预见洪水需要实例检验。通过2012年前汛期强降水过程的检验,虽然预警了低风险洪水事件,但是风险发生时间有差异,经过合理调整低风险临界雨量,满足了能够预见洪水的目的。对于其他等级的临界雨量的检验,有待于日后更多的实例,进行合理的调整,逐步完善翠江流域的山洪临界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96.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19—20日北疆沿天山一带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着重探讨了湿位涡诊断在新疆暴雪预报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暴雪的水汽输送有3个源地,低层负散度、向北倾斜的涡度“上负下正”分布、等θe线的陡立密集带、垂直速度负值区与暴雪落区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雪主要发生在MPV1〉0、MPV2绝对值迅速增加且等值线密集分布的区域。MPV1下传增大,大气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低层MPV2绝对值增大,大气湿斜压性增强,下滑倾斜涡度增长是暴雪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BPML和XPDL及BPEL4WS都是基于XML的过程定义语言,提供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表达企业商务过程中的可执行过程。从语言的功能、结构、实现细节等方面对XPDL、BPML和BPEL4WS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说明了3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在^3He丰富事件中,高能^3He和重离子具有相似的幂律谱分布这一观测结果,通过数值求解Fokker-Planck方程,探讨经阿尔芬波湍动速后的离子分布随时间的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加速源区的等离子体密度和阿尔芬波湍动能量密度对粒子能谱分布起主要作用,如果取加速源区等离子体密度n=(0.1-1)10^10cm^-3、磁场强度B=50-100Gs、湍动能量密度为0.4-2ergs cm^-3,则在1秒左右的时间内,湍动阿尔芬波能够将^3He和重离子加速到10MeV/nucleon量级,能谱指数为2.0-3.5。理论计算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引言香港是一颗镶嵌在中华巨龙口上的明珠。它被英帝国强行掳去百余年之后,将在1997年7月1日这个光辉的日子回归祖国,海内外每一个有骨气、有良知的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扬眉吐气,并关心着她今后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全面介绍了南京大学天文系在各种教育水平 ,包括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和博士后教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