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452篇
地质学   789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光合细菌净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文华  倪纯治 《台湾海峡》1997,16(4):455-457
养殖水体中大量氨氮,硫化物的产生以及溶解氮的降低严重影响了对虾的正常生长。本文报道了光合细菌在实验室环境中净化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参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H2S含量,并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提出了泥螺室内人工育苗各阶段的技术措施,并就如何提高卵群的孵化率、几种药物在育苗中的应用作了扼要讨论。 在人工育苗过程中,0.28-0.9(×10-6)高锰酸钾,或5-9(×10-6)福尔马林处理卵群,可明显提高孵化率,对卵群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在面盘幼虫浮游期及匍匐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0.5-1(×10-6)的高锰酸钾或5-10(×10-6)福尔马林可以有效地减少育苗水池中的有害微小生物。  相似文献   
993.
几种食用贝类淀粉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10种常见食用贝类成体的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总体消化器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青蛤(Cyclina sinensis),3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2℃;文蛤(Meretrix meretrix),43℃;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35℃;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34℃;泥螺(Bullacta exarata),40℃;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37℃;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43℃;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um),43℃;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43℃;淀粉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4.6-4,9,不同贝类稍有不同;同一种类中肝脏淀粉酶的活性大于肠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采用顶底角钢连接的半刚性钢梁柱连接节点进行了精细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与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该连接性能的主要参数如角钢厚度、柱翼缘连接螺栓与梁翼缘间的距离等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弯矩-转角曲线。  相似文献   
995.
Analyz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calculating the tendon tension of the mooring system are necessary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The six-degree-of-freedom dynamic coupling responses and the mo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LP under random waves are studied by using a self-developed program.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1:40 scaling factor model test conducted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Engineering a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The mean, ran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odel test are compar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ea states and wave approach angle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tendon tension of the mooring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The acceleration in the center and corner of the deck is forecasted.  相似文献   
996.
西北太平洋137°E断面海流的纬向体积输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日本气象厅1967-1989年间沿137°E断面观测到的水文和海流资料,计算了该断面上1°S-34°N的纬向体积输送。纬向体积输送的明显特点是复强冬弱,无论是多年平均的还是个别年份的,不管是东向输送分量还是西向输送分量,该特征都是非常明显的。净输送量有非常大的年际变化,70年代以向西输送为主,80年代则以向东输送为主,峰值出现在ElNio事件前后,二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阵风及其谱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用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风力一般可分为恒定分量和变动分量两部分,认为前者是由于稳定风速所致,后者是由于风速脉动引起的。在实验室中为了恰当地模拟海上环境,不但要实现稳定风速的模拟,而且变动风速也要满足一定要求,这即是阵风谱的模拟。本文在风速的脉动是随机的,并服从高斯分布,且是由无限多正弦风叠加而成的基础上,叙述了海洋工程模型试验中如何实现阵风谱的模拟,并给出了模拟实例。  相似文献   
998.

郑州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区域性系统植物考古研究较少,目前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文章在郑州地区选择位于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等级规模的13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植硅体分析和AMS 14C测年,揭示出郑州地区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中晚期均属于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其形成得益于全新世适宜期暖湿气候下的稻作北传。裴李岗时期,黍粟旱作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黄土台塬沟谷地带,稻-旱混作仅存在于冲积平原,农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不再局限于冲积平原和大型聚落,在台塬沟谷和中小聚落也有分布,标志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结构的优化,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我国目前煤层气评价、勘探、开发中尚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影响煤层气评价的排采井内压力、密度、温度、水气混合液流量等重要参数和各参数在井筒中的曲线应有形态,以及获得各参数的煤层气井下诊断仪的研制思路.达到了解煤层气储层各部分的实际工作状态的目的,为煤层气排采井的产水和产气层位以及气、水单独流量和相应的压力的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The effect of the source water quality on As(V) removal by coagulation/microfiltration (C/MF)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using a jar test and a lab-scale test; the results of the lab-scale test coincide with those of the jar test. It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HPO4 2− and HCO3 concentrations would moderately decrease As(V) removal, and the residual As(V) concentration in treated water is no more than 10 μg L−1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DOC, HPO4 2− and HCO3 in raw water is not beyond 9.22 mg L−1, 1.6 mg L−1 and 300 mg L−1, respectively. Other co-ions, such as Cl, NO3 , F, SO4 2−, and counter-ions including K+, Ca2+ and Mg2+, have little effect on As(V) removal. Both results of the jar test and the lab-scale test demonstrate that Fe3+ dose of 6 mg L−1 is enough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HCO3 whose concentration changes from 350 mg L−1 to 450 mg L−1. In the lab-scale test, As(V) removal ranged from 92.8 to 98.2% at Fe3+ dose of 4 mg L−1 and 5 mg L−1 when As(V) concentration in raw water was about 100 μg L−1.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As(V) removal by C/MF process is sensitive to the quality of raw water, and a jar test needs to be done before C/MF process is used for arsenic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