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570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3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王喜生  李学军 《地学前缘》2003,10(1):163-169
基于饱和等温剩磁(SIRM)获得曲线遵循累积对数高斯模型(CLG)的假设,利用改进的CLG模型分析,成功地对采自泥河湾河—湖相层上部的许家窑剖面样品所含的主要载磁组分进行了分离;结合先前的岩石磁学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和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赤铁矿为许家窑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并对各磁组分对SIRM的贡献进行了定量估算;对CLG模型的优缺点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剩磁矫顽力曲线特征,尝试提出了X参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92.
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学求 《地学前缘》2003,10(1):239-248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 70年的发展 ,已从矿产勘查从属地位的一种战术手段上升到能左右整个矿产勘查全局的战略地位 ,并且从一门经验或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这主要表现在 (1)系统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 ,并根据这些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的理论 ;(2 )发展了各种尺度和各种不同介质的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多元素高灵敏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与图件表达方法 ;(3)发展了不同尺度 (局部、区域、国家和全球 )地球化学填图理论 ,一些国家开始陆续完成和出版了区域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图 ;(4 )在全世界发现了一大批新的矿产地 ,包括从 2 0世纪 30年代一直延续到 70年代在前苏联、北美和南美发现的许多斑岩铜矿 ,70年代在北美发现许多铀矿 ,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现数百个金矿。勘查地球化学尽管取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很大成功 ,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 :(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2 )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 ,(3)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 ,(4 )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新世纪地球科学视野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评价和区分大型矿床 ,一直是近年矿产勘查活动的焦点。最新研究表明 ,大型、巨型矿床与一般矿床的主要并可以量化的区别 ,在于大型、巨型矿床有着巨量的成矿元素供应与聚集。这种巨量的成矿元素供应 ,不是传统意义上元素的全量 ,而是能被成矿过程所利用的活动态分量。文中提出了基于元素立体分散模式和成矿可利用金属分量评价和区分矿床规模的一种定量地球化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托云玄武岩主要分布于托云盆地东侧,按形成时代可分为白垩纪玄武岩和早第三纪玄武岩。白垩纪玄武岩包括早白垩世玄武岩和晚白垩世玄武岩,以碱玄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碱性程度高;早第三纪玄武岩包括早第三纪玄武岩及脉岩,以碱性橄榄玄武岩、碱性橄榄辉绿岩为主,碱性程度低。所有岩石稀土元素(REE)、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相似,REE均为向右陡倾型,富集不相容元素。白垩纪玄武岩的∑REE、Rb、Ba、Th、K、Sr、Nb和Ta等元素富集程度均高于早第三纪玄武岩,相容元素富集程度大体较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显示,玄武岩起源于与洋岛玄武岩源区相似的富集地幔源。玄武岩中赋存有交代地幔捕虏体,这表明玄武岩浆可能是交代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微量元素的特征同时显示,早白垩世玄武岩部分熔融程度较低,早第三纪玄武岩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且在不断的部分熔融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又有结晶分异作用发生。托云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伸环境,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弱的壳幔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以阿龙山地区森林浅覆盖区1:25万地质调查为基础,介绍了单点地震方法的仪器与数据采集及处理,并结合利用探槽和岩石露头所得的基岩地质剖面图,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单点地震技术具有野外数据采集速度快,使用检波器数量少,仪器轻便,实时观测地质体弹性波变化规律和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等优点;与槽探调查相结合,可快速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形态、岩性接触带和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简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存在不足,笔者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地下水质评价与分区的复合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模型计算的常用函数。尝试将模型应用于抚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冯学武  王弋  吴丽萍 《中国沙漠》2003,23(3):322-327
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影响生态环境的因子很多,从土地利用方式、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排泄物等3个方面出发,选取了对环境影响最重要的17个主导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系数法,以旗县为评价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8.35~2.67之间。根据评价结果将内蒙古西部各旗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其中一级占15.4%,二级占36.5%,三级占34.6%,四级占13.5%。结果表明以牧业为主的旗县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旱作农业和灌涸农业次之,城市市区的环境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998.
大别山东部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花岗片麻岩是大别山区除超高压变质杂岩外的另一种重要岩石类型,本文测得南大别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单颗粒锆石U-Pb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789±43 Ma.位于五河一水吼韧性剪切带南缘的糜棱岩化二长花岗片麻岩中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接近一致年龄,为715~777 Ma,平均757 Ma,U-Pb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815±70 Ma,下交点年龄为482±167 Ma.北大别石英二长片麻岩中锆石207Pb/206表面年龄的变化范围较广,介于594~700 Ma,平均为649 Ma,U-Pb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814±97 Ma和477±77 Ma.这说明这些正片麻岩的侵位时间范围大致为750~850 Ma的晚元古代;南、北大别正片麻岩中的锆石年代学显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约480 Ma前后的加里东运动对大别山地区可能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黄土中蜗牛壳Mn^2+的EPR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土高原陕西省洛川和甘肃省西峰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层中的蜗牛壳进行了EPR波谱分析,同时对洛川地区的现代蜗牛壳也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的蜗牛壳具有相近的EPR信号强度,表明不同种类的蜗牛对Mn^2+的吸收没有差异性。(2)黄土层中蜗牛壳的EPR信号强度远大于占土壤中的,即黄土中蜗牛壳所含的Mn^2+远大于古土壤中的蜗牛壳的Mn^2+的含量,说明前者生活在比较还原的条件下,后者形成环境的氧化性较高。因此本认为为蜗牛壳中Mn^2+的含量可反映其生长环境中Mn^2+的含量和氧化还原条件,对古气候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40K可以进行分支衰变成40 Ar和40 Ca。在正常情况下 ,这对40 K 40 Ar或3 9Ar 40 Ar年龄与40 K 40 Ca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应该一致。测定了国家钾标样的含量、国家钾长石 (W 0 3116 )和球团矿 (W 72 0 0 )的钾钙含量、国内K Ar法标准矿物黑云母 (ZBH 2 5 )和角闪石 (ZBJ)的钾钙含量以及Tachiti标样的 (40 Ca/42 Ca)比值和含量 ,结果实测值与标称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大别山碧溪岭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多硅白云母、绿辉石和石榴子石进行了 (40 Ca/42 Ca)和 (40 K/42 Ca)的测定。由15组数据构成的等时线斜率S =0 .12 0 8± 0 .0 4 2 3,相应的K Ca年龄为 2 2 8± 75Ma。然而多硅白云母和绿辉石的3 9Ar 40 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80 7.1± 32 .6Ma和 4 5 6 .7± 2 7.2Ma ,在误差范围内明显地高于40 K 40 Ca等时线年龄 ,这给出了前者存在过剩氩的直接证椐。此外 ,K Ca等时线的初始值 (40 Ca/42 Ca) i 为 15 1.4 2 4± 0 .0 13,相应的 ξCa为 +2 7。由于地幔岩的 ξCa≈ 0 ,所以前者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具有典型的大陆地壳性质 ,这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体是由大陆物质俯冲至上地幔的深度 ,然后折返至大陆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又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