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661篇
地质学   1059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试论全天山地震活动的韵律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0,14(1):9-14
对全天山地震带总体活动特征的科学认识是中亚各国正确认识本国局部天山地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在收集了较完整的全天山地震目录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全天山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发现全天山存在100年左右的大震活动准周期和5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幕;对天山年折合震级时间序列的AR谱分析和周期参数精估计证实了上述分析,并表明还可能存在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的周期。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天山在2000±12年期间处于新一轮百年尺度大震活跃年份,同时在2007年前处在50年尺度地震活动幕中的7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2007年前天山仍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震,最大可达7.5级以上。  相似文献   
972.
苏新 《现代地质》2000,14(3):247-254
对北大西洋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计划 664、 659、 60 8、 60 9、 61 0共5个站位中的上新世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组合演变历史进行了研究。该化石组合的主要分子为Reticulofenestra和 Gephyrocapsa属的一些种类 ,以及 Pseudoemiliania lacunosa和 Emiliania hux-leyi两种。通过对该化石组合的定量分析 ,识别出该化石组合自上新世至全新世的 8个演化阶段。每一阶段的超微化石组合都具有独自的特征优势分子以及相应的地理差异。老优势种不断被新兴的优势种所取代 ,上新世的 Reticulofenestra被第四纪的 Gephyrocapsa所替换 ,Emilianiahuxleyi是现代海洋超微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第四纪超微化石组合演化的特点还在于 ,其优势种由 P.lacunosa与 Gephyrocapsa属中一些种的频繁交替取代 ,并显示出比上新世化石组合明显加快的演化速度。根据这些变化可推知该组合的演变过程 :在上新世期间 ,由中新世延续来的分子 (如 Reticulofenestra,Discoaster和 Sphenolithus属 )的逐渐衰退和上新世新生分子 (如 P.lacunosa种和 Gephyrocapsa属 )的逐渐兴起 ,以及第四纪 Gephyrocapsa属内的迅速演化。这些演化过程导致了该化石组合的主要成分随时间迁移而不断更新。由组合中不同优势种及常见分子生态习性的不同而  相似文献   
973.
Abstract: Possible ore deposition by fluid mixing was preliminarily examined using MIX 99, a FORTRAN program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water-rock interactions. We consider mixing of two fluids, the low fO2 and high temperature source fluid and the high fO2 and low temperature seawater. Oxygen fugacity of a mixed fluid formed by titration of seawater into the source fluid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model A). Sequential precipitation of ore-forming minerals was examined in this model. On the other hand, simultaneous precipitation of the minerals could be followed by simulation of instantaneous overall mixing of the two fluids (model B). Results of simulation of the both models revealed that a temporal sequence of mineralization observed in the Karuizawa mine, NE Japan, can be formed by model A, while model B is suitable for the mineralization of an active chimney found in the Rainbow hydrothermal area of the Mid-Atlantic Ridge.  相似文献   
974.
陈甦  孙毅  沈剑林  岳红  张毅  陈国兴 《岩土力学》2007,28(11):2465-2470
根据某高层建筑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的桩与承台荷载分担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桩基础桩与承台荷载分担、桩顶反力分布、桩间土反力分布等特性。桩与承台可以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桩与承台底地基土分别承担总荷载的80 %与20 %左右;承台底地基土与桩的荷载分担比值,在工程初期变化起伏较大,随着主体完工后逐渐趋于稳定;中桩桩顶反力值小于边桩和角桩桩顶反力值;桩顶反力与承台底土反力沿承台两边基本呈马鞍形分布,实测结果为高层建筑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的设计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5.
安徽舒城旅游客源市场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考查诸多可能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因素后 ,精选出 11个因子 ,采用专家打分模型 ,对安徽省舒城县旅游客源地 (舒城及其邻近的 90个市、县 )的诸多因素进行考察 ,得出这 90个市、县作为舒城旅游客源地的无量纲分值 ,据此作出客源市场的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976.
非饱和冻土的强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冻土的强度是由土颗粒与冰的结合强度所决定,冰含量(或初始含水量)和干容重是非饱和冻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干容重越大,土骨架能够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越大,冻土的强度也越大.同样干容重下的非饱和冻土,冰含量越多,冰与土颗粒的结合面积越大,承受的荷载能力增强,冻土的强度越大.为此,提出冰饱和度的概念,建立了非饱和冻土强度与饱和冻土强度关系,它涵盖了干容重和冰含量的影响作用,揭示了非饱和冻土强度的机理.通过试验验证,该关系式与试验结果具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977.
外源稀土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壤旱作和淹水两种培养方式,研究了外源混合稀土积累对黄褐土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培条件下稀土处理浓度与土壤有效氮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淹水条件下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两种培养条件下,稀土处理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对交换态盐基离子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增加电导率和水溶态离子,尤其是Ca2+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978.
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亚俊  吴素芬 《冰川冻土》2003,25(2):229-231
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湖泊,海拔-154.4m,位于亚洲中部极端干旱区,蒸发量是降水量110~500倍,自然环境严酷.有史以来,在以人为实践主体、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整个系统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艾丁湖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湖水面不断缩小,以致一度干涸.近10a来,受气候变暖湿事件的影响,暴雨洪水给艾丁湖以新的面貌,湖水面变化与河流水量增大同步.  相似文献   
979.
西藏冈底斯带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壳生长演化信息   总被引:159,自引:1,他引:158  
花岗岩是大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矿产资源有密切的关系。西藏花岗岩约占西藏自治区面积的12%,其中,80%分布在冈底斯岩浆岩带。在空间上,冈底斯花岗岩带大致可以分为3个亚带:北带、中带和南带;在时间上,以印度一亚洲大陆碰撞事件为标尺,可将青藏高原构造一岩浆事件划分为碰撞前(〉65Ma)、碰撞期(65~45Ma)、后碰撞(〈45Ma)3大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冈底斯带都产生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花岗岩构造一岩浆类型。冈底斯花岗岩类的形成演化与新特提斯班公湖一怒江洋及雅鲁藏布洋的形成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其岩石的Nd,Sr同位素资料,对地壳生长与演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冈底斯南带的大部分地区的花岗岩,均具有εNd(t)(+)值(+1.64~+5.21),模式年龄tDM也很年青(〈500Ma),具有初生(juvenile)地壳的特征。在花岗岩成因中地幔物质有重要的贡献。而冈底斯中带、北带及南带西段的花岗岩类以εNd(t)(-)值为特征(-5.3~-17.3),模式年龄tDM有两组值1.2Ga及2.0~2.5Ga,暗示这些地区的地壳具有古元古代一中元古代基底在花岗岩成因中,地壳组分具有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980.
赵连才  张威  杨静  张金萍  李鹏  金速 《地质与资源》2005,14(1):61-62,77
根据辽宁省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单元特征,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现代科技发展进程,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的布设从以地下水环境监测为主,逐步向地质灾害监测方向扩展,监测内容从单一的地下水监测扩展到地质灾害监测.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随时调整完善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以国内外最新发展的3S技术为依托,以监测采集的数据为主要信息来源,进行实时环境监测、分析,实现环境监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