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华北陆块北缘晚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事件,构造活动复杂多样,位于其中段的下井-厂汉营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强烈,研究其变形特征以及形成时代,对进一步探讨华北陆块北缘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别是古亚洲洋晚阶段洋壳俯冲的时间和机制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对该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运动学和几何学实测剖面、显微构造解析及锆石LA-ICP-MS U-...  相似文献   
632.
华南准静止锋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兑  甘春玲  陈位超  游积平 《气象》1994,20(2):18-24
介绍了一次华南准静止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的综合观测分析结果。主要有:①暖区内积云降水雨滴浓度不高,但滴径较大,谱型以多峰谱为主;②雨水pH值较低,平均4.43,离子成分中NO3,Cl,SO4,NH^+4,Na^+的浓度较高;③本次降水清除了气溶胶总质量的45%,对Cl,F,NO3的清除率较高;④由于气溶胶中阴离子被雨水清除的效率较高(主要是NO3)而阳离子的清除率低,致使雨水pH值下降,这可能  相似文献   
633.
对都庞岭地区石英脉型、云英岩型锡矿中锡石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①锡石中SnO_2与W、Fe_2O_3、Nb、Ta呈显著负相关,与Mn、In,As、REE呈不显著负相关,与Sb无相关;②稀土元素总体分馏不强,主要表现为LREE,尤其是HREE的富集与Eu的相对贫化;③在锡石中W、Mn、Nb、Ta、In、REE类质同象替代Sn,Sc,Fe~(3+)、As也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Sb可能以其它形式存在;④与石英脉中锡石相比,云英岩中锡石富REE、Fe_2O_3、W、Mn、Nb、Ta、Sc、In,贫As、Sb,其δEu值和LREE/HREE、Nb/Ta比值较低;⑤锡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及稀土配分参数可作为找矿标志,并指示隐伏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634.
大亚湾水域营养盐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大亚湾水域溶解氧,氮、磷、化学耗氧量、盐度、PH等环境因子的调查,对该水域溶解氧的含量分布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湾内NO3-N、NO2-N、NH4-N及PO4-P的时空分布以及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并以氧的饱和度、PH、化学耗氧量、无机氮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研究了该水域的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35.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2~2.2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36.
The blocking anticyclone (BA) observed in the summer of 2010 over the European part of Russia led to enormous economical damag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e mortal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had seriou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human health. Dynamic processes in the troposphere, i.e., wave trains,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anticyclone formation and sustenance,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se wave trains, three-dimensional Plumb vector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in June 2010, three wave trains propagated eastward in the troposphere over the Atlantics. The first two wave trains, having reached Europe, continued to propagate in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directions. Only the third wave train, upon reaching Europe, continued to propagate toward the northeast and, on June 17–19, entered northwestern Russia. The anticyclone, which started to form on June 18 precisely in this region, subsequently developed into a stable BA observed over European Russia up to mid-August.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the wave trains could chang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double structure of the zonal flow in the troposphere. The wave trains are revealed in the middle of June in regions with increased cloudiness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Atlantic Ocean and over the north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Eastwardpropagating wave trains,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BAs that brought anomalously high temperatures to European Russia, were also revealed in July and August of 2010 and 1972. The calculated 10-day backward trajectories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 of motions of air particles that penetrated into the anticyclone over the region of Moscow during the 2010 summer in the period of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37.
On the climatology of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China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638.
大亚湾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分布及其生态危害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分析了1996—1997年4个航次大亚湾西南部海域水体、沉积物与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之间及其与沉积物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且采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推荐的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急性和慢性安全浓度基准,评价了该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Hg、Cd、As、Pb、Cu、Zn、Cr(水体数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58、0.041、2.25、2.4、3.2、42、2.34μg.L-1,0.162、0.042、8.0、32、24、89 mg.kg-1,0.058、0.395、2.22、0.25、3.411、6.1 mg.kg-1;重金属与硫化物、石油类和有机碳相关性较差,而与沉积物的pH呈显著负相关;水体中Cu的含量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而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尚轻。  相似文献   
639.
大亚湾海域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GC/ECD和GC/MS内标法分析测定了大亚湾沉积物柱样(DYW03—8)中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0CPs)的含量,结合^210Pb定年,重建了该海域近50年来PAHs和OCPs的污染历史,并对其可能的来源和输入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50年来该海域沉积物中PAHs和OCPs的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且一般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上升变得更加明显;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即热成因,并可能主要通过大气颗粒物沉降以及工业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等途径进入水体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组成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该区可能曾大量使用过林丹(γ-HCHs)作为杀虫剂,近15年来随着该地区各种经济开发活动的加强,残留在土壤中的这些农药组分更多地随地表径流进入到水体沉积物中。同时,DDTs类农药也可能仍存在新的输入源,但这种输入的强度在近几年似乎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40.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持续完善及其在多领域内的大量应用,拓展了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连续监测站的服务领域,从而提升了对其观测数据的质量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大范围内IGS站点卫星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GNSS的全球覆盖程度以及发展成熟度,本文以GPS为对象,对全球范围IGS站点该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数据所受多径影响、数据观测完整程度以及数据中跳变比例三方面,得出了关于IGS站点GPS数据质量的分析结果,该结果可为地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过程中站点的选取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